PC产业发展历经半个世纪,已经逐步从传统PC时代迈向全场景智慧体验的智慧PC时代。
不久前微信更新,终于上线了大家呼吁已久的iPad、PC同时在线,PC端看朋友圈等功能。从产品角度来看,功能迭代不仅是顺应当下的用户需求,也在透露着未来的创新趋势。
在智慧办公成为主流的今天,用手机改文档、做PPT的操作并不少见。与之相对的,想要在PC端直接编辑手机文件、调用App的人也不在少数。此前,华为在笔记本领域提出第三代移动办公,通过软硬件协同,带给消费者生态融合新体验。此次,笔记本智慧功能更精进,华为MateBook 13s、MateBook 14s可以直接装移动APP。 智慧办公新品发布会,进一步拓展智慧办公版图,华为首款一体机MateStation X通过更加高效的连接和分享方式,打破生态壁垒,和其他智能设备无缝连接,华为PC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移动生态与PC生态从一开始彼此对立、倾轧,开始靠拢、融合,诠释“PC不智慧、办公不自由”,真正解决了用户痛点。
相爱相杀,不如相融相合
在功能机时代,手机受算力、存储、屏幕等影响,未能进入办公领域。而此时的电脑已开始将机身、屏幕、键盘等核心部件及外设一体化,笔记本初具雏形,将办公的场景扩充到更大的范围。这个时期的用户需要通过一根数据线,实现电脑管理手机上的文件。
到了智能机时代,随时随地联网成为可能,手机的存储空间、计算力等都得到提升,可以承接起各种服务,触屏操作更是彻底革新了手机的交互方式,智能手机开始在移动办公中占据一席之地。但进行一些内容生产时,诸如编程、图片编辑、视频剪辑等复杂工作,我们还是离不开大屏幕、键鼠操作。
这时候的手机和电脑已经彼此独立,但又保持着各自的优势,某些场景下需要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进行协同,轻薄、便携成为笔记本行业的主流趋势。华为就是在这个阶段入局,将手机上的很多创新技术引入PC产业,加速了笔记本轻薄化的进程。比如把手机中全面屏的理念引入笔记本,使后者体积更小,性能和显示却更好。
当然,同一时期,还有一些公司进行了另外一个方向的尝试,就是让手机“变成”PC。简单来说,就是将手机作为计算设备,借助键盘触摸板+屏幕来实现接近电脑端的操作。
手机的“PC模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手机本身的不足,但本质是模仿电脑,两者并没有进行融合,也没有实现替代。在一些特殊场景下可以用来应急,但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无法成为主力设备。在发现这条路走不通之后,终于有厂商开始着手将两个设备从取代的方向转向协同、融合。
究其根本,手机的优势在于娱乐化和生活化,PC的优势在于专业性和商用性。手机再强大也无法取代笔记本的大屏幕和实体键盘,而笔记本再轻薄也无法超越手机的便携。所以,以哪个角度切入推进两者融合,同时满足人们对于移动娱乐和智慧办公的刚性需求成为关键。
PC不智慧,办公不自由
使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的用户基本上都会有这种烦恼:
干活码字用的是电脑,但接收的资料却通常在手机或平板上;
多任务工作时,电脑手机齐上阵,来回看就很麻烦;
通过微信传输文件,大多需要保存在本地后再使用,大量占据存储空间;
备忘录/文档内容需要联网后才能多端同步……
在移动办公时代,随着我们拥有的智能设备越来越多,在使用上的割裂感愈发被凸显出来。因此,除了轻薄化,用户对于办公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作为生产工具的笔记本能够打破各设备之间的体验隔阻,真正营造出智慧办公场景。
9月13日,华为智慧办公新品发布会上最新发布的华为MateBook 13s、MateBook 14s两款产品身上,华为给出了自己在互联互通上的两套独特方案:一种是借助移动应用引擎和分布式技术,实现生态融合,在PC端顺畅使用移动应用;另一种则是借助华为分享多屏协同等,实现设备协同一碰传、一键热点等诸多创新体验。
具体来看。首先,华为MateBook 13s、MateBook 14s从底层实现了Windows系统与移动App的兼容。这意味着,用户可以从华为应用市场PC版,下载并运行丰富的移动应用,实现在笔记本上刷抖音、大众点评查美食、玩手游等操作。在保持电脑专业性和生产力的同时,补充进手机的娱乐性和灵活性,既帮助用户劳逸结合,提高效率与生产力,也让笔记本成为智慧办公中的超级终端。
同时,在MateBook 13s、MateBook 14s上,用户可直接触控使用移动App,也可搭配鼠标和键盘,让移动App与电脑软件高效协作。复制电脑上的文字,可直接粘贴在App 里,还支持图片、部分文档直接拖拽至App界面进行发送。而华为平板首创的应用内分屏功能“平行视界”,在MateBook 13s、MateBook 14s上也同样支持,左右窗口,一屏两用,高效提升不止一倍。
其次,在华为创新性地在台式机MateStation X中加入了多屏协同、智慧语音、指纹解锁等智慧功能。只要保持电脑和手机的蓝牙、WLAN的开启(无需连接Wi-Fi),就能在“电脑管家”里点击多屏协同功能,让电脑能够无缝接续手机上正在进行的应用。未处理完的文档、看了一半的视频、都可以直接接续到MateStation X上,从而在电脑上继续工作,整个过程技术没有多余的操作。在没有网络或网络不佳时,这种基于本地互传的方式有着相当高的实用价值。而能在一个电脑屏幕内同时控制多个终端设备,也能够更加方便地调取手机文件,减少设备来回切换的麻烦。
此外,MateStation X也添加了独立的智慧语音键,一键即可开启智慧语音,不需要打开或者切换任何输入法,就能在Word文档、Excel表格、记事本等文档进行语音转文字的输入。还可调用AI字幕功能,电脑“内外”的声音都可识别使用。可以说,MateStation X在发挥PC更专业的办公优势的同时,也通过多屏协同、智慧语音等高效操作,重塑传统办公场景,为消费者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新体验。
与此同时,同日推出的首款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激光打印机——华为PixLab X1新品,同样拥有智慧化能力。依托华为的全场景生态,内置了鸿蒙操作系统的华为 PixLab X1 的打印操控相比传统打印机要简单太多。除了传统利用 Windows 和 macOS 的打印功能打印之外,华为 PixLab X1 还可以实现一碰打印、免配网打印,完美落地华为智慧生态理念。
要知道,智慧办公设备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实现用户体验的一个交互界面,所以产品本身不仅要越来越智能化,产品的功能也要更多地与生态融合,提供软硬一体化的智慧办公场景。而无论是哪个行业,降本增效始终是恒定不变的议题。
在华为看来,让设备的连接与操作实现协同、让系统与应用的生态实现融合,体验一致、才能让人从复杂的操作和低效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从而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这既是整个智慧办公行业的难点,同时也是未来智慧办公的发展方向。
领航智慧办公时代
在这个移动信息化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时代,很多人认为传统的PC已经不再是市场的主角。但其实手机作为前端设备只是应用的载体,无论移动应用如何发达,这背后都需要强大的计算、存储性能作为支持,而PC尤其是笔记本电脑,恰恰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单纯从统计口径上来讲,PC其实包括了台式机、笔记本。根据Canalys数据来看,2020年全球PC接近3亿的出货量中,有八成都是笔记本,而台式机的占比仍在逐年下降,从10年前的三分之一跌至如今的不到五分之一。
2020年全球笔记本出货量暴涨26%,凭一己之力逆转了PC市场的10年颓势。而2020年中国PC市场总营收为19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72亿元),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PC市场,仅次于美国。其中,中国笔记本整体出货量同比增长也达到了20%。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笔记本市场都处于一个反弹回暖的机遇期。
作为在2016年首批入局笔记本行业的手机厂商,华为虽是行业新手,但已成长为中国笔记本市场占有率16.9%,排名第二的厂商,净推荐值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
此外,在华为看来,PC产业发展历经半个世纪,已经逐步从传统PC时代迈向全场景智慧体验的智慧PC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