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约日报 09.16」小鹏P5上市24小时订单量6,159;宝马i4国内首次亮相

建约车评 建约车评 昨天

新闻摘要:

车型·车市

1.小鹏P5上市24小时订单量6,159

2.富士康汽车首次曝光,或于10.18亮相

3.宝马i4在国内首次亮相

4.通用Ultium中文正式命名“奥特能”

5.雷诺江铃羿公布配置


自动驾驶

1.小鹏发布P5城市NGP工程版测试视频

2.沃尔玛将与福特和Argo AI 测试自动驾驶送货


电动化

1. SK创新将向EcoPro BM采购550亿元高镍正极材料

2.厦钨新能拟100亿元投建正极材料项目

3.宁德时代与巴斯夫加强正极材料及电池回收等合作

4.孚能科技拟定增募资52亿元投建动力电池项目等

5.SK创新将拆分电池业务

6.宝马采购价值1亿美元氮化镓功率半导体


数字化

1.ARM面向汽车行业推出新架构SOAFEE

2.格芯今年汽车芯片产能翻倍 计划投资60亿美元扩产

3.五菱计划将小型电动车的芯片国产化率提升至90%


企业·财经

1. 沃尔沃汽车或于月底IPO 估值200亿美元

2.小鹏汽车或考虑通过并购扩大产能

3.Uber CTO 上任半年后离任



车型·车市


1.小鹏P5上市24小时订单量6,159


9月16日,小鹏汽车宣布,小鹏P5在上市24小时内的订单量达到了6,159辆,其中搭载XPILOT 3.0/3.5硬件车型占比超90%,激光雷达配置占比54%,智能空间选装占比56%。


小鹏P5定位于A+级家用轿车,车身尺寸4808/1840/1520mm,轴距2768mm。


定价方面,高配车型为搭载激光雷达的P系列,550P定价19.99万元,600P定价22.39万元;


中配车型为可支持XPILOT 3.0的E系列,550E定价为19.29万元,460E定价17.70万元;


低配车型为G系列,460G定价15.79万元,550G定价17.29万元。


上述订单,意味着P系列+E系列车型订单数超过5500辆,P系列订单数约为3325辆。


辅助驾驶软件订阅方面,E系列车型可选装XPILOT 3.0,价格为3.6万元,限时优惠价为2万元,简单说,这个辅助驾驶系统可实现高速NGP功能。


P系列可选装XPILOT 3.5,价格为4.5万元,限时优惠价为2.5万元,借助于激光雷达的加持,这个辅助驾驶系统可实现城市+高速NGP功能。



2.富士康汽车首次曝光,或于10.18亮相


9月14日,据台湾媒体消息,富士康汽车曝光了一组照片,照片显示新车的前脸印有"FOXTRON"的英文,表明该车是由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和纳智捷母公司裕隆汽车成立的合资公司“鸿华先进”(FOXTRON)生产。


据悉,该车将于10月18日亮相,在当天还会有其他两款电动车同时亮相。


从首次曝光谍照能看到,车身的造型偏向于四门轿跑车,预计尺寸与蔚来ET7相当。由于底盘目测较高,也不排除跨界车的可能性。


图片


解读:在2020年10月,鸿海推出了自己的EV开放平台。根据FOXTRON针对未来旗下产品的规划,将会提供包括掀背车、轿车、SUV、MPV在内的多款产品,轴距范围2750-3100mm,动力包括单电机前驱或后驱,以及双电机四驱,还有麦弗逊/扭力梁悬架,以及双叉臂/多连杆悬架的组合。


性能方面,FOXTRON将推出容量为93、100和116kWh的电池组,所打造的车型前部电机输出功率为95kW、150kW和200kW,后置电机输出功率为150kW、200kW、240kW和340kW。此外,车辆还将支持远程更新以及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在上个月的鸿海法人说明会上,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表示,富士康将于2023年在美国和泰国开始大规模生产电动汽车。同时,鸿海集团此前也曾表示,特斯拉是电动汽车中的iPhone,他们希望成为电动汽车的Android。


富士康是苹果的重要合作伙伴,据不完全统计,全球一半以上的苹果产品均来自于富士康的郑州工厂。苹果目前正在尝试造车,而富士康新车的推出,或许也为未来代工苹果汽车打下了基础。



3.宝马i4在国内首次亮相


9月15日,宝马集团展出两款新品纯电动车型——iX和i4,其中i4首次亮相中国市场。


BMW iX


iX定位为中大型纯电SUV,该车汇集了宝马在设计、数字互联、电动化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将于2021年底上市。


智能化方面,iX搭载BMW iDrive 8.0操作系统,配备了一体式曲面屏以及重新设计的交互界面,并应用了5G、千兆以太网技术。


BMW i4


i4是宝马首款纯电动四门轿跑车。现场展示车型为i4 M50 ,是BMW M家族首款纯电动车型,主打高性能驾驶体验。


动力方面,i4 M50搭载第五代eDrive电驱技术,最大输出功率可达400kW/544马力,峰值扭矩高达795牛·米,零百加速3.9秒。


图片


宝马集团表示,随着BMW iX和i4两款车型的推出,其电动化转型进入到第二阶段。


接下来纯电动BMW 5系、7系、X1等车型将相继面世,到2023年宝马将在全球提供约13款纯电动车型,几乎覆盖宝马所在的每个细分市场。


宝马表示,未来10年预计将在全球完成约1000万辆纯电动车的交付。到2030年,纯电动车型有望占据宝马全球销量的一半。



4.通用Ultium中文正式命名“奥特能”


9月14日,通用汽车正式向中国市场推出Ultium电动车平台。通用汽车董事长兼CEO玛丽·博拉(Mary Barra)宣布了Ultium的中文名——奥特能。


图片


奥特能平台是通用旗下全新的第三代纯电动平台,可实现几乎所有车型的电气化,并计划在2025年前推出10款以上国产纯电车型,覆盖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三大品牌。


该平台下的首款车型凯迪拉克LYRIQ量产版将在今年内发布,明年初正式上市。在今年11月的进博会上,出自该平台的纯电悍马皮卡也将迎来中国首秀。


亮点:该平台的电池管理系统为全无线连接,可节省90%线束空间,能采用更有创意的方式进行电池堆叠,适应更多车型。



5.雷诺江铃羿公布配置


9月16日,雷诺江铃新能源车型——羿,正式公布配置。雷诺在2020年上半年已经正式宣布退出中国市场,这次的回归不再是东风雷诺而换成了雷诺江铃。


羿共有6个版本,分别为闪耀青春长续航版、闪耀豪华长续航版、光耀豪华长续航版、闪耀豪华GT版、光耀豪华双电机版、尊耀科技双电机版。


图片


  • 外观:

车头使用能量矩阵LED大灯,光源由欧司朗提供,照明距离130米;

车身侧面使用隐藏式门把手,可降低风阻;

车身尾部有一个轻微隆起的小尾翼;

车顶配备一块1.94平方米的全景天幕。


  • 智能辅助驾驶:

搭载自动驾驶芯片TDA-4,配备英飞凌最新的ASIL-D级别微处理器

全车24个传感器,200万像素的前置双摄与77GHz毫米波雷达

具备APA一键自动泊车、TJA拥堵辅助功能


  • 动力续航:

百公里加速5.8秒,提供450公里、500公里两种续航里程,快充时间(30~80%电量)30分钟


该车目前尚未公布售价。



自动驾驶


1.小鹏发布P5城市NGP工程版测试视频


9月16日,小鹏汽车在官方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前一日正式上市的小鹏P5在广州市区进行的城市NGP工程版测试视频。该视频长度约3分钟,测试路段包含了红绿灯识别、黄闪识别、绕行静止车辆、两轮车识别与避让、环岛通行、车辆汇流避让、红绿灯路口左转、无保护右转等场景。



解读:NGP全称“自动导航辅助驾驶”(Navigation Guided Pilot),是小鹏汽车于今年1月正式推送的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在9月15日小鹏P5上市发布会上,何小鹏介绍称,小鹏汽车NGP累计行驶里程目前正以100万公里/月的速度递增,截至7月31日,NGP累计里程达到838万公里。


在当前已交付用户的搭载XPILOT 3.0的P7车型上,NGP功能仅限于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覆盖自动变道、自动超车、自动限速调节、最优车道选择、自动切换高速公路、自动上下匝道、变道自动紧急避让等场景。


基于两颗激光雷达的感知冗余加持,即将于今年10月开始交付的小鹏P5将搭载XPILOT 3.5软件,并依据各城市审批进度,逐步推出城市NGP功能。


如上文所述,城市NGP将会覆盖城市内的非快速道路,支持红绿灯识别、静止车辆绕行、自动左转右转、环岛通行等场景。


据小鹏汽车Q2财报会议透露,截至今年6月底,小鹏P7的XPILOT 3.0渗透率达到25%;在6月单月,高速NGP辅助用户驾驶里程约145万公里,NGP里程渗透率达60%,NGP月均使用率为65%。


根据已知信息推测,小鹏城市NGP的首批正式推送,可能会在2022年初实现。



2.沃尔玛将与福特和Argo AI 测试自动驾驶送货


9月15日,据外媒报道,沃尔玛宣布,将与福特汽车和自动驾驶公司Argo AI 在美国奥斯汀、迈阿密、华盛顿三座城市测试自动驾驶送货服务。


据悉,这一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的测试项目,将采用福特的Escape混动车型,并搭载Argo AI 提供的自动驾驶套件,上述城市的市民可通过沃尔玛网站及APP下单购物,订单信息将与Argo AI 的云端平台打通,并匹配相应的车辆执行送货。


今年7月,Argo AI 宣布将于未来5年与Lyft 叫车平台合作,部署1000辆Robotaxi;此次与沃尔玛的合作,是Argo AI 在自动驾驶技术商业落地的又一次尝试。


2021年以来,美国各自动驾驶公司遇到巨大的“商业落地可行性”危机,尤其是此前专注于直接实现L4级Robotaxi 业务的公司,纷纷转而寻求其他场景业务,以求更快落地、更早获得“造血”能力。



电动化


1. SK创新将向EcoPro BM采购550亿元高镍正极材料


9月9日,据韩国媒体Aju Business Daily报道,SK创新已与韩国正极材料制造商EcoPro BM签署采购协议。从2024年到2026年,SK创新将向EcoPro BM购买价值1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50亿元)的NCM高镍正极材料。


图片


解读:根据目前的平均售价,业内测算这相当于EcoPro BM每年供应11万吨NCM,可用来生产73GWh的电池。EcoPro BM的三年合计供应量预计超过30万吨。


新签合同或为双方现有正极材料供应合同的补充合同。2020年2月,SK创新曾与EcoPro BM签订过一份为期4年的正极材料采购协议,合同期限为2020年至2023年,合同价值2.7万亿韩元(当时约合人民币161亿元)。


SK创新曾表示,其动力电池订单的积压量多达1TWh(即1000GWh)。公司当前的动力电池产能约为40GWh,预计2023年将达到85GWh,2025年达到200GWh,2030年超过500GWh。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产能需求,SK创新正在加紧采购上游原材料。


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SK创新7月以1.3GWh的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全球第5位,市占率为5.9%。



2.厦钨新能拟100亿元投建正极材料项目


9月16日,厦钨新能源公告,公司计划在四川雅安经开区投建锂电正极材料项目,预计投资意向不低于100亿元,项目包含10万吨磷酸铁锂、6万吨三元材料等。


项目将分期建设,其中:

  • 磷酸铁锂项目首期建设规模年产2万吨,预计投资不低于12亿元,建设周期为2年,预计2023年投产;

  • 三元材料项目首期建设规模年产2万吨,预计投资不低于22亿元,建设周期为3年,预计2024年投产。


项目预计总用地面积约1000亩,首期不低于350亩。


100亿元的意向投资金额远高于目前厦钨新能账面资金水平。截至2020年底,公司总资产为62.22亿元,货币资金余额为2.78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厦钨新能主要从事锂电正极材料业务。公司产品主要为钴酸锂和NCM三元材料,应用于3C电子、动力电池、储能电站等领域。


8月5日,厦钨新能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上市首日收盘市值为306亿元,截至9月16日收盘,厦钨新能市值升至375亿元。



3.宁德时代与巴斯夫加强正极材料及电池回收等合作


9月16日,宁德时代发布消息称,公司与巴斯夫就正极材料及电池回收等业务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宁德时代表示,通过与巴斯夫合作,公司将形成本土化的电池回收网络,打造一条有保障的原材料供应链,从而增强在欧洲的客户服务能力。



4.孚能科技拟定增募资52亿元投建动力电池项目等


9月16日,孚能科技公告,拟向不超过35名对象定增募资不超过52亿元。其中,46亿元用于高性能动力锂电池项目,6亿元用作科技储备资金。



5.SK创新将拆分电池业务


9月16日,据韩联社报道,SK创新举行临时股东大会,表决通过了将电池部门和石油开发部门拆分为独立公司的议案。


共有30余名股东出席股东大会,出席率为74.57%,议案以80.2%的赞成率获得通过。


新法人“SK电池”(暂名)和“SK E&P”(暂名)将于10月1日正式成立,SK创新将成为两家新公司的全资控股企业。其中,SK电池将主要负责电动汽车中大型电池、电池租用服务和能源储存系统等业务,SK E&P将负责石油开发生产和勘探项目、碳捕捉和储存业务。



6.宝马采购价值1亿美元氮化镓功率半导体


当地时间9月14日,加拿大半导体厂商GaN Systems宣布,公司已经与宝马集团签署协议,向其供应价值1亿美元的高性能车载标准氮化镓功率半导体。


GaN Systems成立于2012年,主要产品为氮化镓(GaN)大功率开关二极管和晶体管,可使开关效率超过常用的硅基半导体。


2017年,宝马的工程师发现运用GaN可生产尺寸小、重量轻的车载充电器、转换器和驱动逆变器,于是BMW i Ventures于当年7月参与了GaN Systems的B轮融资。



数字化


1.ARM面向汽车行业推出新架构SOAFEE


9月16日,ARM宣布通过与汽车供应链企业协作,推出新的软件开发架构,以及硬件参考平台,以加速实现“软件定义汽车”。


解读:该软件开发架构全称:面向嵌入式边缘的可扩展开放架构(SOAFEE)。


ARM表示,SOAFEE是汽车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半导体、软件和云技术等公司携手合作的成果,为“软件定义汽车”创建了基于开放标准的新架构,使在ARM平台上开发汽车应用变得更容易。


在整车OTA的技术趋势下,汽车制造商面临的挑战之一是,管理整个车型范围和多个年份车型的软件开发和部署过程。


SOAFEE标准框架的作用在于,将软件应用层与底层硬件分离开。比如当汽车制造商拥有多个年份的车型,并且这些车型包含来自不同供应商的芯片时,能够只进行一次软件应用开发,即可部署在多个硬件平台上。


目前,与ARM合作定义SOAFEE框架的公司包括亚马逊AWS、ADLink(凌华科技)、大众CARIAD、以及多家供应链企业。



2.格芯今年汽车芯片产能翻倍 计划投资60亿美元扩产


9月15日,美国芯片代工厂格芯(Global Foundries)表示,今年有望将汽车芯片产量提升至少一倍,并计划投资60亿美元扩大整体产能。不过格芯同时提醒,扩产计划预计要到2023年才会见效,汽车行业明年将持续面临芯片短缺。


格芯汽车业务副总裁霍根(Mike Hogan)表示,60亿美元扩产计划的晶圆产能可用于汽车芯片领域,其中40亿美元专门用于扩建新加坡工厂,另外20亿美元分别用于美国和德国工厂。


作为美国最大的芯片代工厂,格芯拥有5家200mm(8英寸)晶圆厂和5家300mm(12英寸)晶圆厂,是博世、大众、恩智浦和英飞凌等汽车芯片供应商的主要芯片生产合作伙伴。



3.五菱计划将小型电动车的芯片国产化率提升至90%


9月15日,在2021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上汽通用五菱宣布将联合国内多家芯片企业,打造一个开放共享的国产芯片测试验证与应用平台。


据悉,上汽通用五菱从2018年开始联手芯片合作伙伴,共同制定适合五菱车型的国产芯片技术架构方案,并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实现GSEV平台车型芯片国产化率超90%。 



企业·财经


1. 沃尔沃汽车或于月底IPO 估值200亿美元


9月15日,据外媒报道,三名消息人士称,沃尔沃预计将于9月底在斯德哥尔摩上市,估值约200亿美元,预计将成为欧洲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之一。对此消息,沃尔沃与吉利均未回应。


消息人士称,此次IPO由高盛和SEB(瑞典北欧斯安银行)牵头,包括法国巴黎银行、卡内基银行和汇丰银行在内的其他银行也参与了交易。


报道称,沃尔沃200亿美元的估值约合 6 到 7 倍的市盈率,这与其竞争对手戴姆勒和宝马持平,尽管如此,一些分析师仍认为沃尔沃的估值水平过高。


解读:如果沃尔沃汽车成功上市,对于吉利控股集团来说意义重大,当年李书福只花了18亿美元便将沃尔沃汽车收入囊中,收益可观。港股上市的吉利汽车,市值也才约2400亿港币,折合美元约300亿。


早在2018 年,沃尔沃就曾计划IPO,但由于贸易局势的紧张以及汽车股的低迷,交易一直没有进展。


更重要的是,沃尔沃将助力提升吉利集团在智能汽车赛道上的技术实力,沃尔沃最新的目标是到2030年只生产纯电动车。


今年2月,吉利和沃尔沃联合宣称双方达成最佳合并方案。双方表示,在保持各自现有独立公司架构、实现战略目标的同时,继续拓展合作领域。在汽车新四化(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面深化合作。


具体而言,吉利与沃尔沃将以股权合并形式将动力总成业务合并成立新公司,重点开发新一代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和内燃发动机,同时双方将共同开发、使用下一代纯电专属模块化架构,以及高度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新合并方案中,在自动驾驶方面,将由沃尔沃汽车旗下新成立的自动驾驶软件公司Zenseact牵头。



2.小鹏汽车或考虑通过并购扩大产能


9月15日,据外媒报道,小鹏汽车总裁顾宏地在一场电话会议上表示,小鹏汽车或许会考虑收购不太成功的竞争对手,以在未来扩大产能。


顾宏地称,“如果我们在一两年间需要更多的产能,我们可能会考虑通过合并与收购(M&A)获得更多产能。”


小鹏汽车销量增速迅猛,产能需求旺盛。今年1-8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45,992台新车,同比增长334%。8月份,小鹏汽车交付7,214台新车,连续2个月交付量超7千。9月15日,小鹏汽车第三款车型小鹏P5正式上市。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此前曾介绍称,小鹏汽车肇庆工厂已开始P7、G3i和P5三款车的并线生产,预计四季度单月交付量有望达到15,000辆。同时,小鹏汽车肇庆工厂二期扩建项目也已于8月18日正式启动,预计明年上半年内设计产能能够从现在的10万辆/年提高到超过20万辆/年。此外,广州工厂预计明年一季度主体结构完工,三季度正式开始量产。



3.Uber CTO 上任半年后离职


9月14日,据外媒报道, Uber 内部团队的一封电子邮件显示,公司 CTO Sukumar Rathnam 即将卸任。公司发言人表示,Rathnam 计划在 10 月初离开。


报道称,电子邮件及发言人均未提及离职原因,但 Business Insider 早些时候报道称,Rathnam与首席产品官 Sundeep Jain 的分歧越来越大。对此,相关各方并未回应。


在加入 Uber 之前,Rathnam曾担任亚马逊副总裁,负责选品和目录系统团队。


上市首日,Uber 股价便跌破发行价,上市两年来,Uber一直深陷亏损泥潭,与之相伴的是至少四次大规模裁员及高管团队的频繁换血。



新闻回顾(9月15日)

车型·车市

1.小鹏P5正式上市,售价15.79-22.39万元

2.Rivian首台电动皮卡R1T正式下线

3.高合汽车HiPhi X试驾

自动驾驶

1.Momenta获上汽追加投资 报道称此轮由通用4亿美元领投

2.宏景智驾发布全新L3自动驾驶重卡

3.NHTSA要求12家车企协助调查特斯拉Autopilot

电动化

1.特斯拉联创JB Straubel将在美新建年产100GWh正极材料工厂

2.传宁德时代竞购加拿大锂矿企业Millennial 出价高于赣锋锂业

3.长远锂科拟33.39亿元扩产正极材料项目

数字化

1.车规级MCU芯片公司云途半导体获小米战略投资

2.瑞萨与豪威合作推出汽车摄像头系统集成参考设计

企业·财经

1.富士康和PTT将在泰国投资20亿美元建电动汽车厂

2.小米投资乘用车电控悬架系统供应商孔辉汽车

3.传万向集团洽购贝恩资本旗下Apex 交易估值不超过25亿美元



点击了解:《建约车评》招聘了

图片

推荐理由:国内智能电动车产业唯一一份 辅助战略决策 的趋势预测报告。

《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年报(2021年)
2021年报   Q1季报

图片

如何获得《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
  • 《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年报(2021年)》购买价格为:80,000元人民币;

  • 2021年《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季报(2021年Q1)》购买价格为:16,000元人民币

     

温馨提示:购买《年报》获得更多权益,包括:免费获得三个季度《季报》和被邀请参与线下趋势沙龙。【点击了解以往沙龙详情

 
购买报告联系或咨询:
蔚苗   微信:13646207353
石颖   微信:13552299966
 
往期内容参考:《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2020年)》

招   聘

《建约车评》招聘内容编辑,希望与具有如下特点的你,一起打造不凡的汽车科技新媒体。
1. 方向:自动驾驶、数字化、动力电池、车型产品
2. 人品好,三观正;
3. 极强的进取心;
4. 文字好,以写作为信仰;
5. 心态极度open;
6. 英语好。
简历请发2691378@qq.com,附上任意自己满意的作品。
《建约车评》同时在招聘实习生
要求:有基本文字功底、一周至少四天在岗。
图片
建约车评  只做有价值的汽车科技报道


收录于话题
306
下一篇 「建约日报 09.15」报道称Momenta获通用汽车4亿美元投资;小鹏P5正式上市,售15.79-22.3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