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测试设备巨头崛起

图片

来源:内容编译自「theedgemarkets」,谢谢。

摩尔芯闻
摩尔芯闻
您的半导体行业内参,每日精选8条全球半导体产业重大新闻解读,一天只花10分钟,享受CEO的定制内容服务。与30万半导体精英一起,订阅您的私家芯闻秘书!欢迎订阅摩尔精英旗下更多公众号:摩尔精英、半导体行业观察、摩尔App
24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马来西亚半导体市场主要由劳动密集型外包半导体组装和测试 (OSAT) 公司主导。

Inari Amertron Bhd、Malaysian Pacific Industries Bhd (MPI)、Unisem (M) Bhd、Globetronics Technology Bhd 和 KESM Industries Bhd 等公司成立,为包括 Advanced Micro 在内的跨国公司 (MNC) 提供组装、封装和测试等外包服务Devices、ADI、Agilent Technologies(前身为 Hewlett Packard)、Broadcom、Lumileds、Jabil、Renesas、Western Digital、Intel、Dell、Osram、Infineon 和 Micron。这些外国公司在马来西亚设立业务,其中大部分在槟城,有些早在 1970 年代就开始了。

由这些跨国公司和 OSAT 公司推动的半导体热潮反过来又催生了对自动测试设备 (ATE) 制造商和自动化公司的需求,从而为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创造了高价值的工作岗位。

随着世界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 (IR4.0) 和人工智能 (AI)——这将看到各个行业的更多手动和繁琐流程使用具有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机器实现自动化或数字化——半导体和制造业行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 ATE 和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 (FAS) 来保持竞争力。

这些变化促成了 ATE 制造商的崛起,它们的股价在很大程度上优于 OSAT 公司。

本地上市的 ATE 制造商——即 ViTrox Corporation Bhd、Greatech Technology Bhd、Pentamaster Corp Bhd、Mi Technovation Bhd、QES Group Bhd、Aemulus Holdings Bhd、MMS Ventures Bhd (MMSV)、Elsoft Research Bhd 和 VisDynamics Holdings Bhd——都是受益者这些主要趋势。

虽然这些 ATE 公司的盈利能力可能不如 OSAT 公司高,但它们的市值实际上可与后者相媲美。换句话说,投资者愿意为 ATE 股票支付溢价。

换个角度来看,大约10年前,一些OSAT公司的市值已经达到了10亿令吉,而大多数ATE公司的市值还不到1亿令吉。

今天,四大ATE制造商——ViTrox、Greatech、Pentamaster和MI Technovation——的总市值为260亿令吉,赶上四大OSAT——Inari、MPI、Unisem和Globetronics——它们的总市值为30令吉十亿。

并且得益于近年ATE公司的强劲股价表现,ViTrox、Greatech和MI Technovation的创始人现已跻身马来西亚最富有的人之列。

那么,ATE 制造商的未来会怎样呢?未来几年有哪些机遇和挑战在等待着他们?

行业领袖 The Edge 表示,鉴于该国强大的本地供应链和人才库,以及在该领域的多年经验,马来西亚具有成为先进技术设备和高科技自动化区域中心的巨大潜力。

此外,凭借强大的本地设备技术产业,其他行业如 OSAT、电子制造服务 (EMS) 和电气和电子 (E&E) 将在全球舞台上更具竞争力,因为它们将配备更多本地最先进的技术。艺术和具有成本效益的设备,并减少对外国劳动力和技术的依赖。

跨国公司是一把双刃剑?


多年来,跨国公司,以及本地科技公司和 OSAT 公司,一直在该国积极扩张或进行绿地投资,尤其是在槟城。

一方面,跨国公司在发展本地供应链时,为本地设备企业带来更多业务。另一方面,一些人认为跨国公司可能会取代当地企业、阻碍创业和争夺当地人才的风险。

在六月接受 The Edge 采访时,马来西亚半导体行业协会 (MSIA) 主席拿督斯里黄少海强调了“稻荷瀑布效应”。据他介绍,过去五年,稻荷已从当地公司购买了价值超过 25 亿令吉的设备。“而且只有稻荷一个人。也有跨国公司也在做同样的事情,这使许多本地公司受益,他们现在有机会走向全球,”他说。

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槟城投资,Greatech 首席执行官 Tan Eng Kee 认为,本地企业将在技术、商业模式和本地人才提升方面受益。

“从长远来看,这将使国家受益,而不是相反。我认为瀑布效应有利于当地人,不仅是 Greatech,还有其他中小企业。槟城投资的产业很多,尤其是半导体、航空航天和生命科学。因此,总的来说,我们从这些巨头中受益,”他说。

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Greatech 为其客户的制造过程设计、开发和生产系统、机械和设备。

Tan 于 1997 年共同创立了 Greatech,现在是该国第 22 位最富有的人,他重申马来西亚应该鼓励跨国公司通过选择本地制造的设备和自动化而不是外国设备来支持本地供应商。

“除此之外,Mida(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应该考虑与这些外国投资者达成双赢协议,以发展马来西亚的本地企业。由于马来西亚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有吸引力的激励措施,作为回报,Mida 应敦促外国投资者建立合作伙伴计划,以发展本地参与者。这些不应该是外国投资者的选择,而是一项强制性标准,”他建议道。

QES 董事总经理兼总裁 Chew Ne Weng 同意,跨国公司将为当地制造业生态系统增加价值,因为马来西亚的参与者总是可以向他们学习,更不用说商业机会了。

“跨国公司搬迁或扩大业务到马来西亚主要是由于我们熟悉半导体或电子电气相关领域的本地工程人才等因素,以及较低的生产成本,以及我们政府在马来西亚实施的激励措施。免税的形式,”他解释说。

然而,Chew 不同意跨国公司可能会与当地的 OSAT 或当地设备制造商竞争或取代它们。

“多年来,我们一直共存,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相互支持,以建立一个更有弹性和效率的更好的生态系统,”他强调说。

位于莎阿南的 QES 是测试、检验和测量设备的分销商和制造商。

Chew 于 1991 年共同创立了 QES,他认为本地 OSAT 产生的“瀑布效应”将使本地 ATE 制造商能够构建比外国制造商更具成本效益的设备或解决方案。

“同样,由于拥有成本较低,跨国公司也将为本地 ATE 制造商提供机会。有时,我们可以提供更好的选择,因为本地 ATE 制造商拥有丰富的经验,我们可以通过在设计和开发中投入大量精力来提高某些技术能力,”他指出。

Aemulus 首席执行官 Ng Sang Beng 指出,跨国公司的存在培育了本地企业,同时鼓励后者向外看。

“我认为槟城再次复兴是一个积极的发展,现在正对本地和外国跨国公司产生磁性影响。请记住,根据定义,许多本地企业已经是跨国公司。对我而言,仅将 FDI(外国直接投资)视为跨国公司实际上是一种老派的思想,”他观察到。

位于峇六拜的 Aemulus 是一家制造半导体测试仪的设计公司,主要专注于射频 (RF) 和混合信号半导体测试市场。

2004 年与他人共同创立 Aemulus 的 Ng 对跨国公司从当地企业手中夺走业务并不担心,但他承认,外国公司在不受当地公司限制的情况下挖走员工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我认为本地和外国企业之间有必要进行对话。最终,这对双方都没有好处,”他警告说。

多元化,合资企业实现新增长


众所周知,本地 ATE 公司一直在向其他领域多元化发展。例如,ViTrox 已涉足精准智能农业,MI Technovation 正在收购半导体材料业务,而 Pentamaster 正在生产一次性医疗设备。与此同时,QES 和 Aemulus 正在与外国公司合作,以寻求额外的收入来源。

对此,QES 的 Chew 评论说,大多数目前大量参与半导体的 ATE 公司意识到需求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没有什么生意会永远持续下去。因此,我们将尝试计划拥有更多的业务支柱,希望不会偏离我们的专业知识太远。对于 QES,我们已经拥有遍布所有工业领域的广泛客户群。我们正试图通过增加半导体以外的细分市场的价值来扩大我们的制造部门,例如生命科学、航空航天和可能的 EMS 细分市场,”他评论道。

Chew 补充说,QES 的客户群包括跨国公司和本地 OSAT。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客户占集团总收入的10%以上。

“对于本地 ATE 公司,我们需要将价值链从测试组装封装设备提升到包括晶圆制造设备。该池中的市场要大得多,由非常大的跨国公司主导。晶圆制造领域很难进入,但有很多机会。这并不容易,但我认为值得付出努力,”他说。

为此,QES 迈出了第一步,与总部位于美国的 Applied Engineering 建立了合资企业 (JV),通过该合资企业,该集团可以接触到与这一高科技领域相关的前端晶圆制造设备或模块。

同时,Aemulus正与先进的封装设备专家唐仁微智能有限公司合作进军中国市场。CEO Ng 认为,一旦公司看到现有的竞争环境得到优化,多元化就非常有意义,可以扩展到新的领域。

“对我们来说,在现有的细分市场,即第五代(5G)射频、射频滤波器和CMOS图像传感器(CIS),我们仍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同时,由于我们建立了一个可扩展的架构,我们不排除进入相邻市场的可能性很大。这些运动可能需要进一步发展我们已有的 20% 到 30%,这是相当可控的。截至目前,我们正在探索几个相邻的市场,”他透露。

Greatech 的 Tan 表示,该集团的多元化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电动汽车 (EV) 电池、生命科学和半导体。

“我们一直非常专注于我们的方向和目标。除了工厂自动化和ATE,我们不会探索任何其他业务领域。事实上,我们看到工厂自动化和 ATE 领域的迫切需求,这将使我们有更大的空间来占领市场份额。我们很乐观,这将使我们在未来十年保持增长和扩张,”他说。

事实上,到 2022 年年中,Greatech 的建筑容量将达到 100 万平方英尺。“到那时,我们应该有大约 1,200 名员工。通过这次扩张,我们已准备好迎接新浪潮,”他自信地说。

正确的成长路径和良性竞争


MI Technovation 执行董事兼集团首席执行官 Oh Kuang Eng 表示,如今,许多人没有技术就无法生存,而半导体是技术的支柱和主要驱动力。由于预计未来 10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将增长,因此 MI Technovation 制定了明确的 10 年总体规划。

“如果你看看像 ViTrox 和 MI Technovation 这样的公司,我们正走在正确的增长道路上。我希望看到更多马来西亚公司像 ViTrox 和我们一样雄心勃勃。我认为马来西亚的大多数 ATE 制造商都付出了很多努力来开发我们的产品,”他观察到。

例如,MMSV 和 Elsoft 专注于服务 LED 市场,ViTrox 专注于 MVS,Aemulus 专注于射频测试仪,Pentamaster 专注于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而 Greatech 则专注于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电池。

至于 MI Technovation,该集团生产晶圆级芯片级封装分拣机、最终测试处理机、组装机、晶圆制造工具和测试仪器。

“政府和投资者应该意识到本地 ATE 制造商实际上正在发明他们自己的产品这一事实。我们并没有真正跨越彼此的道路。不是我看到 ViTrox 做得好,所以我想复制他们,或者其他 ATE 玩家看到 MI Technovation 做得很好,他们想复制我们,”Oh 说,他于 2007 年创立了这家公司,现在是全国第 41 位首富。

“我们所有人都在 ATE 行业,但我们不直接竞争。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服务于自己的利基市场。这是良性竞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路线图。每个人都在那里为自己出名,”他补充道。

Aemulus 的 Ng 表示同意。“今天,国内有很多成功的ATE制造商,尤其是槟城。我们都在同一个行业,但我们并没有真正相互竞争。每个人在半导体供应链中扮演的角色都略有不同,”他说。

“一些 ATE 公司使用他们的系统在将特定芯片或芯片送去测试之前检查它们是否正确定位。至于 Aemulus,我们的测试人员专注于半导体测试流程前端和后端的功能测试。我们希望确保相机能够从光学和电子学的角度正确捕捉图像,”Ng 解释道。

Pentamaster 董事长蔡春彬强调,在 ATE 制造商中,该集团对医疗领域的敞口最高。

“看看马来西亚的科技股,我们大多数人的交易价格都高于 50 倍以上的历史市盈率(PER)。一些投资者不知道还能买什么,所以他们买入科技股。人们正在展望未来并为潜在增长进行投资,”他说。

“总的来说,技术或半导体相关公司正在盈利并且仍在增长。对一些投资者来说,只要我们的收益还在增长,他们就不会介意我们的 PER(市盈率)是否很高。在我看来,半导体行业不会陷入衰退,因为世界正在进入物联网、工业自动化、5G 网络和电动汽车的时代,”他补充道。

Pentamaster在Bayan Lepas和Batu Kawan拥有业务,涉及四个主要业务部门,即ATE,FAS,医疗设备制造和仓库自动化解决方案。

Chuah 于 1991 年共同创立了 Pentamaster,他仍然乐观地认为,未来几年科技公司将继续在收入和利润方面表现良好。

“我不知道他们的股价会如何表现,但我对他们的基本面和长期前景非常有信心。例如,电动汽车将在电力电子元件组装和测试设备领域为我们创造很多机会。除了依赖智能手机领域外,科技公司还将继续增长,”他说。

“总的来说,我认为 ATE 股票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不是因为旅行限制、全球芯片短缺和供应链中断,我认为科技公司的表现可能会更好。今天,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有订单,但由于供应链和旅行限制问题,我们无法交付,”Chuah 说。

MMSV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Sia Teik Keat 指出,现实中 ATE 公司的收入不可能像 OSAT 公司那样高,OSAT 公司是大批量的量产公司。

“ATE 公司设计我们自己的设备和机器,而 OSAT 公司不拥有任何知识产权。这就是为什么 OSAT 的利润率一直在 15%-20% 左右,而 ATE 公司可以享受 30% 甚至 40% 的更高利润率,这取决于我们的销量和产品组合,”他评论道。

“据我观察,MMSV 和 Pentamaster 专注于定制产品,而 ViTrox 正在构建标准机器。通常,通常的做法是高交易量、低利润率;或小批量,高利润。对于 MMSV,我们大约 80% 的产品是定制的,10% 是合同制造商,其余 10% 是标准机器。如果你问我,Pentamaster 是我们最接近的同行,尽管我们的利基市场更多是在 LED 和传感器市场,以及视觉测试设备,而不是一般的半导体领域,”Sia 总结道。


半导体行业观察
半导体行业观察
最有深度的半导体新媒体,实讯、专业、原创、深度,50万半导体精英关注!专注观察全球半导体最新资讯、技术前沿、发展趋势。《摩尔精英》《中国集成电路》共同出品,欢迎订阅摩尔旗下公众号:摩尔精英MooreElite、摩尔芯闻、摩尔芯球
226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