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利器,刷新了!

微信号angmobile 5G 昨天

图片

图片

行业观察


金秋十月,正是收获时节。5G微信公众平台(ID:angmobile)综合三大运营商、ODCC和通信领域明星企业及专业机构的技术专家与大咖在2021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英特尔5G智能边缘论坛、英特尔5G云网融合+AI技术论坛上分享智能边缘与云网融合的最新实践成果看来,英特尔的领先技术和产品在5G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通过云-网-边的产品组合以及软/硬加速方案和通用参考设计加速敏捷智能的云网融合,从云到端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有力支撑,加速5G赋能千行百业步伐。


图片图片


page

1

智能边缘,进入新高度


为实现成本、算力和时延的最佳折中,时延敏感型应用正在逐渐向边缘站点迁移,边缘计算成为了5G时代的热点技术,是5G网络使能垂直行业的核心技术手段,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赋能平台。IDC在“Directions 2021”中预计,到2023年,70%的企业应用都会在边缘端处理,企业边缘应用程序数量将增加800%,全球边缘基础架构设备支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3%,在边缘部署带有AI功能的新型OT设备将增加50%。


工信部高度重视边缘计算的的发展,大力推进边缘计算在垂直行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产业发展。比如《5G应用“扬帆”行动计(2021-2023年)》深入推进5G赋能千行百业,搭建融合5G 的电力通信管理支撑系统和边缘计算平台,应用5G、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技术,提高水利要素感知水平。又如《“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推进边缘云和5G+边缘计算能力建设,下沉计算能力,实现精准预测、智能预警和超前预警。


综上可见,边缘计算发展到现在开始具备新的特征,即面向特定行业需要具备差异化、定制化能力,满足行业应用在高效算力、海量接入、智能分析、安全防护等方面的需求,赋能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在边缘计算的这一演进中,能力底座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笔者观察到,众多公司基于英特尔软硬件技术与开发工具所开发与部署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的是业界领先的边缘计算能力底座。首先是算力。要求硬件具有高效的计算能力,目前业界通过在边缘侧异构计算环境实现AI处理加速,英特尔提供了可扩展的多样化计算芯片,支持在边缘处理一切任务,包括Intel Xeon、Intel Core(i3/i5/i7)、Intel Atom等边缘CPU;此外,Intel eASIC、Intel Optane、Intel Agilex、Intel Arria、Intel Stratix、Intel Movidius等英特尔边缘加速器提供了支持高密度深度学习(HDDL)技术的参考设计,其中HDDL 技术可增强边缘的计算机视觉功能、加快深度学习推理速度并最大限度地提高计算效率。其次是面向边缘基础设施的优化工具与能力,包括业界熟知的用于AI/分析的OpenVINO、用于RAN/5G的FlexRAN、用于时间敏感网络的边缘控制软件(ECI)等,以及资源编排(OpenAMT)、安全(SDO/FDO)、Telemetry、Dataplane(DPDK)等英特尔网络平台能力。第三是超强软件,包括OpenMEC软件工具箱Smart Edge Open,商用MEC软件Smart Edge。第四是丰富的英特尔边缘加速开发工具,为开发人员带来无缝的跨平台开发体验和软件支持,在开发边缘计算解决方案的每个阶段提供卓越的价值。


在5G智能边缘论坛上,英特尔网络与边缘事业部网络平台部门总监阮伯超表示,随着越来越多数据将产生于边缘而非在传统数据中心进行创建和处理,网络演进会变得愈发复杂。5G和边缘的结合蕴含巨大潜力,能够充分帮助应对这项挑战,英特尔为5G网络及边缘基础设施提供多样化软硬件产品组合,正在通过云化网络解决网络复杂性,并基于广泛生态合作赋能5G和边缘发展。


图片


从专家们的演讲报告看来,边缘计算已成为各类生态应用规模部署的基本范式,英特尔边缘计算解决方案在各个场景下得到广泛的应用,不断释放边缘数据潜力,赋能行业用户智能化转型。


中国联通研究院研究员吴越深入介绍了中国联通的开放接入云网研究及实践,从其对中国联通推出的CUBE-Net3.0多功能一体化云基站——CUBOX的介绍看来,采用轻量级云原生平台OpenNESS,参考英特尔CERA架构,实现基站、数据转发和边缘业务在同一平台部署,从而具备网业能力一体、设备部署灵活、覆盖多样弹性、智能开放定制、操作维护简单等诸多优势,广泛应用于港口、工厂、园区等场景,提供高品质网络+业务一体化产品服务。


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研究员李功介绍,面向满足医院MEC自主可管可控、小型化、网络能力开放、企业网络统一接入管理等诉求,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打造了5G医疗边缘云解决方案,其中基于通用X86服务器及GPU搭建的5G边缘计算平台iMEP是承载医疗行业应用能力的关键,提供医疗应用统一管理、医疗用户管理、医疗服务治理、医疗行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统一集成能力服务以及灵活应用等面向医疗行业的能力集成框架,结合5G医疗专网网关iGW形成云网融合服务,解决了医院信息化系统资源孤立、流程不畅、建设成本高、维护难、数据安全风险大等难题。此外5G微信公众平台(ID:angmobile)了解到中国移动旗下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也与英特尔合作打造和完善OneNET边缘计算平台,加速制造业智能化创新。


为了让边缘应用交付更简单,推进边缘应用快速在企业投入使用,天翼云创新研发了Serverless边缘容器产品。从中国电信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其栋的介绍看来,在Severless边缘容器赋能下,天翼云CDN云原生容器技术平台创新性地将kubernetes、微服务、容器、DevOps等云原生技术应用于传统CDN业务,构建了以应用为中心的kubernetes云原生管理平台,为构建和运行可弹性扩展的CDN应用奠定了基础。据5G微信公众平台(ID:angmobile)观察,天翼云与英特尔一直有深度合作,最近的比如与英特尔共同实现CDN节点缓存系统和索引能力的优化,有效提升了CDN的服务效能,为5G时代的用户带来更优体验。


从联想集团首席研究员李瞳对于联想云网融合助力行业智能化转型的阐述看来,在联想云网融合解决方案中,边缘云是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英特尔CERA与关键技术所构建的5G端到端融合边缘计算平台,联想率先实现了把极简UPF、轻量级5G核心网、BBU、边缘计算应用部署在一个统一的云原生平台之上,极大地提升了5G垂直行业边缘应用部署的便捷性,在工厂生产线(如“联宝科技”)、智能交通(如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5G+V2X+MEC解决方案)中大显身手。


从潮信息边缘计算高级产品经理陈家哲的介绍看来,与英特尔合作打造的边缘计算产品(包括边缘算力设备、5G云网一体机、边缘计算管理平台IECP、生态应用等)在能源电力、智慧零售、智慧金融、智慧物流、智能制造、无人驾驶、车路协同、智能安防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边缘计算带来的超低时延与超高速率为AR应用的落地奠定了基础。从北京亮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CIO张立的介绍看来,与英特尔合作打造的边缘AR解决方案在先进制造业、航空业、安防业、建筑业、冶金业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典型案例包括“特变电工”的工业AR平台、南航的AR+AI飞机巡检系统、“三一重工”基于AR的知识库+远程专家指导系统等。


腾讯云与英特尔有着多年的合作。据腾讯云渲染产品总监黎国龙介绍,腾讯云结合5G边缘,依赖于英特尔高密度和低成本的GPU,大幅降低了应用云化的门槛,云端实时渲染,低延时,全终端SDK支持,可以不断衍生拓展,助力产业变革,未来将会做更多的叠加,实现元宇宙场景的落地。


拥有业内最全、最完整的端到端超高清解决方案的北京数码视讯集团和英特尔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合作,据该集团副总裁王雪介绍,数码视讯已经把视频的处理、安全、传输和调度能力全都基于云上部署,面向不同场景的需求基于英特尔第三代可扩展处理器和服务器GPU打造编解码和转码产品,为广电及电信运营商提供了高密度低TCO解决方案。最新进展是在Intel® Server GPU上可以实现单台32路4K 265路处理——与普通GPU方案相比,同等压缩率下,编码速度提升4倍;同等速度下,压缩率提升15%。


北京博雅睿视科技有限公司也与英特尔有紧密合作,比如去年与英特尔共同发布SVT-AVS3实时编码器。在9月28日的论坛上,博雅睿视产品总监韩巍介绍了最新重要进展,将在今年12月发布基于英特尔Intel SX2800 FPGA的8K AVS3实时解码产品。5G微信公众平台(ID:angmobile)认为这将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因为届时将不再需要用服务器而是用很小的FPGA就能解码。


page

2

云网融合,谱写新篇章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数字中国”建设步伐持续加快,ICT行业的发展正在全面迈向5G成熟商用的新时代。随着5G技术标准不断演进、应用场景更为具象,连接带来的全新价值正在推动社会和产业的新发展,迎来极具空间的行业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新阶段——显著特点是将“物”纳入智能互联,借助ICT技术与OT的深度协作与融合,推动从产品向服务运营全生命周期转型,5G的大规模部署正在加速这一进程,云、网、边贯通融合的桥梁已建立。从而,5G+云网融合肩负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底座重任,将作为数字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重要引擎,更好地赋能垂直行业和产业数字化。


从英特尔网络平台部门市场拓展高级经理严峰在5G云网融合+AI技术论坛上的介绍看来,英特尔持续引领产业网络转型,助力运营商分阶段逐步实现云网协同、云网融合与云网一体,提供从智能终端、无线接入技术、接入网、核心网到云的5G端到端解决方案。网络云化方面,英特尔提供网元解耦、网络功能的云化部署及云原生的参考设计,包括云原生5GC、FlexRAN和Intel SEO PaaS平台。高性能入云网络连接方面,英特尔推动基于FPGA、Tofino以及以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为基础的异构但通用的高性能接入网关参考设计,并利用网络可编程能力来适配灵活的网络特性需求。网+云+应用的融合方面,英特尔提出CERA和SASE是典型的云网融合应用,利用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Tofino可编程交换芯片以太网交换机产品线及FPGA,英特尔可提供高性能SASE接入网关,配合QAT以及安全应用组件还可提供高效安全应用能力,帮助服务提供商的应用部署到统一基础设施,降低运营和应用成本。


图片


此外,5G时代,AI不仅仅是组成部分,而是成为一个核心的部分。5G与AI是相互使能的关系,一方面AI能够帮助提升5G的能力,另一方面5G也将推动AI不断成熟,使其能够更大地发挥作用,最终通过“网络AI”使整个社会受益。严峰介绍,网络AI是英特尔推动的电信网络演进的下一个驱动点。利用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深度学习加速技术DLBoost(VNNI,AVX-512)、Intel® Data Analytics Acceleration Library(DAAL)、Intel® Deep Neural Network Library(DNNL)加速库以及Analytics Zoo工具集,英特尔和合作伙伴一起针对不同用例建立AI模型并优化性能,同时简化网络AI的应用部署。目前英特尔主要关注无线网络智能化、网络安全智能化和核心网智能化。其中,英特尔Tofino可编程交换芯片已助力中国移动构建面向云网融合的广域网开源解决方案。高效P4语言的可编程特性将网络创新的钥匙交给最终用户,极大缩短新型网络数据面转发协议的开发及应用周期,加速实现网络创新。


从专家们的演讲报告看来,很多公司都在基于英特尔丰富的智能化方案持续推进网络演进转型,引领5G云网融合发展潮流,探索智能化未来。


中国电信研究院研发中心产品经理刘洋从5G小基站的应用场景、面向行业专网的小基站探索以及边缘云网融合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介绍,此方面一直与英特尔开展合作,从最开始的FlexRAN到采用Intel eASIC做加速器,进行低成本的迭代研发。此外据5G微信公众平台(ID:angmobile)一直以来的观察,中国电信还通过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英特尔傲腾固态盘等产品为MEC平台提供强大计算与存储能力,并采用Intel SEO(Smart Edge Open)、英特尔工业边缘洞见平台、OpenVINO工具套件等强大软件,进一步强化了MEC平台的整体竞争力。


中兴通讯SDN/NFV首席科学家屠嘉顺提出一个很好的愿景——立足5G网络,构建无处不在的云服务。中兴基于Intel XeON等打造的iCube云网一体柜,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集成了i5GC+BBU+OLT轻量化专网、MEP+TCF统一云底座、预置典型应用、ToBeEasy行业运维。基于英特尔提供的PaaS平台能力,iCube聚焦智慧轨交、智慧电力、工业互联网、智慧港口、智慧钢铁、智能物流、智能采矿等诸多行业场景,已经有了携手北京移动/三一重工提升数字化生产能力、携手中国电信实现用5G+MEC制造5G等典型应用。据笔者观察,中兴与英特尔有着很深入的合作,比如以全新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及拥有动态设备个性化(DDP)功能的英特尔以太网800系列网络适配器为基础打造的5G核心网UPF解决方案,实现了云原生和微服务架构,服务间可相互解耦并独立升级,能够加快实现业务创新。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助理主任工程师张建军这种介绍了应科院对5G核心网的微服务化的研究探索,其微服务化建立在虚拟化/云化平台上,其中在阿里云上的相关平台由英特尔助力建立。据笔者观察,香港应科院早在2019年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就展示了与英特尔合作开发的5G SA核心网。


垂直行业有广泛的无线专网需求。从新华三5G解决方案架构师杨学金的演讲报告看来,新华三在5G云网融合赋能垂直行业方面做得很扎实,其中关键的5G云网融合产品——5G小站,BBU基于英特尔的参考架构设计开发,采用X86服务器,并使用FPGA加速卡(现在已经开始用eASIC加速卡);此外通过英特尔LPP接口获取空口策略,新华三能够实现RAN智能控制器(RIC)上的智能应用,进行链路预测并指导优化游戏应用相关策略,实现了5G小站智能化。


5G时代,许多新的业务场景提出了对SLA的差异化需求,带来了网络运营的复杂性。面对未来通信场景的复杂化、业务需求的多样化、业务体验的个性化,3GPP新增NWDAF(网络数据分析功能)通过把人工智能技术引入5G网络可有望提供按需服务和更高的网络资源利用效率。从亚信科技技术创新与标准化部总经理王达的介绍看来,借助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AI高性能服务器(含英特尔傲腾SSD)、大数据分析及AI平台Analytics Zoo,亚信科技AISware NWDAF产品已经试点,并利用AI和大数据技术提供智能化分析服务。


此外,笔者在此次论坛期间还了解到,通过与英特尔合作,联想基于Intel CERA架构与关键技术的5G云网融合产品ThinkCarrier云平台能够实现开放解耦和边云协同,且兼具高安全和低成本。


page

3

智融未来,继续共创


我国5G发展正在迎来应用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期。要真正实现技术与场景的融合,需要产业各方深入携手,进行持续的探索与革新,相信英特尔将领先的云-网-边产品组合、软硬加速方案及通用参考设计在此过程中为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智能变革、产业转型及数字经济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喜欢
关注我们 ↓↓↓


请关注我们

我们是专门关注5G、F5G、物联网、AI、车联网的第一大新媒体平台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15026472759。
图片
喜欢
分享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