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国投创合党支部:硬核科技投资背后的红色堡垒
国投在线
国投创合
昨天
收录于话题
国投榜样
2021年7月12日
国资委党委召开
中央企业“两优一先”表彰大会
国投5名个人和5个集体
分别荣获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
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先进典型巡礼专题
今天,带你走近
“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
国投创合党支部
硬核科技投资背后的
“红色堡垒”
2021年8月11日,伴随着一声锣响,国投创合直投企业长远锂科登陆科创板,这是第60家登陆科创板的创合投资企业。以“硬核科技”为标签的科创板开板以来,创合投资企业一直稳稳占据该板块上市企业总数的五分之一。
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东风,这个组建仅5年、平均年龄35岁的年轻集体在新兴产业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加速前行。引人注意的是,其中党员占比过半,15位部门、团队负责人中有13位是党员。
或许这就是创合团队激流勇进的原因——一个以“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初心使命的党组织。
今年7月,创合党支部被评为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
只有同频共振
才能激发更大能量
年轻,是国投创合团队的特点,也是创合党支部的特点。5年前,创合党支部刚成立时,公司员工仅十余人。5年间,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创合团队,员工队伍壮大至70余人。
“只有同频共振,才能激发更大能量。”如何增强这一不断壮大的年轻团队的凝聚力,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是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刘伟常年思考的问题。
2019年9月的一天,党支部即将启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可否利用此次机会,让党员带动全体员工学习党的优良革命传统,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前行动力?刘伟思索良久,拿出地图,圈出了3个地点:香山、颐和园、西柏坡。
这正是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路上的3个重要站点。徒步登香山参观双清别墅,颐和园健步走重游益寿堂,最后回到“进京赶考”的起点西柏坡——刘伟决定以年轻人喜爱的运动形式,带领大家重走“进京赶考”路,汲取精神力量,坚定初心使命。
受疫情影响,这次重走“进京赶考”路从2019年走到了2021年,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到了党史学习教育;也因疫情影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在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大家在路途中的所思、所得、所悟更加深刻。
支部重走“进京赶考”路,走进西柏坡
“这是一次极易引起共鸣的沉浸式学习,正如当年老一辈革命家从打赢解放战争走向建设新中国,迎来新的考验,我们当前正面临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考题。”一名年轻党员在她的学习体会中这样写道,“作为国家基金管理团队的一员,答好这张考卷是我们的使命。赶考,永远在路上!”
除了这样统筹策划的“沉浸式教育”,支部还创新采用“云参观”等模式,以党员代表在红色景点现场直播、其他党员通过手机远程观看等方式学习党史、革命史,让年轻党员、广大员工更易“入脑入心”,提高认识、凝聚共识,团结到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共同使命上来。
开拓业务跑在前
创新工作先支招
党员带头,是创合团队的另一个特点。今年初,国投创合完善人才梯队,让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挑大梁、担任团队负责人,进一步加强“传帮带”。至此,公司共设立了15个部门、团队,而在这15位负责人中,就有13位是党员。
“优先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作风正派的员工,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刘伟介绍,创合用这种方式为员工们树立起学习、对标的“参照系”。
在关键时刻,这些党员发挥了带头作用。2020年1月,新冠疫情暴发,如何稳步推进公司各项工作、支持投资企业跨越危机,是当时公司面临的一大挑战。刚复工不久,运营管理部负责人、党员李旭就带领团队第一时间调查摸底了1300多家投资企业,了解中小企业受疫情冲击情况,以及当前最急迫的需求,并向有关部委建言献策。
有100多家企业反映,社保减免、税收优惠就像“及时雨”,减轻了他们的负担,但令人担忧的是,不少企业对这些政策还不了解。李旭和同事立刻决定,请普华永道的税务合伙人来讲课,大家一起提升,也方便之后为企业做好服务、解决问题。就这样,一场针对性极强的创合讲堂推出,吸引了200多家企业、子基金在线参与。
子基金在线参与创合讲堂
武汉解封不久,湖北办公室负责人、党员冀飞和团队成员就积极协调将公司捐赠的防疫物资运送给湖北当地合作伙伴。随后,他又和运营管理部、生物医药投资团队同事共同组织了湖北生物医药企业专场路演,助力疫后重振。财务部负责人、党员蔡艳玲则带领团队成员及时梳理汇总了所有投资企业所在地财政部门的涉疫支持政策,并联系银行为资金有困难的企业提供优惠贷款。
这些及时的支持举措发挥了作用。等到5月,李旭团队再次调查投资企业时发现,73%的企业复工复产进一步好转,信心稳步提升。
在疫情之外的日常工作中,他们也为其他员工树立了一个高标准的参照系——开拓业务跑在前,创新工作先支招,遇到困难敢担当,年轻员工从这些党员身上不仅学到了具体的工作方法、行业实践,更感受到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创业精神。
这支党员带头的队伍保持着每年设立一支新基金的节奏,此外,开辟上海办公室、湖北办公室、厦门办公室,牵头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网络信息安全全国创投联盟……他们在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搭建起融通政策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生态圈,行业影响力不断扩大。
2021年8月,国投创合当选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理事单位,刘伟当选兼职副会长。
学习型党组织
带领高学历团队
高学历,是创合团队的又一特色——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约80%,据清科研究中心最新报告,这一数字显著高于国内VC/PE行业60%的平均水平。学习型党组织带领下的高学历团队,这也是创合近年来在高科技投资领域“攻城略地”的秘诀。
从天上的无人机,到水下机器人;从纳米级的芯片到数十米的船用大功率推进器;从造福百姓的创新药到国之重器北斗产业链企业——国投创合已经投资了3000多家掌握前沿技术的创新企业。这与创合内部党员带头学、争分夺秒学的文化氛围,问题导向、行研先行的投资方法论密不可分。
在一场投决会上,投委询问信息技术团队负责人之一金叶晖,“我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进入云计算赛道,青云科技这个项目你们看准了吗?”他这样回答,“我们已经对云计算领域做了深入的学习研究。青云科技在业内率先布局混合云业务,建立了统一架构,覆盖大量头部客户,现在就是进入的最佳时机。”
金叶晖和团队成员、其他同事讨论项目
每周,金叶晖都会和团队成员一起开会,堆着研究报告、尽调材料的会议桌,展示行业格局的投影,围坐讨论、挂图作战,就是他们的日常。带着问题研究学习,讨论交流后解决或提出新的问题——直到把一个细分产业彻底“摸清吃透”。
这个团队的成员都是党员,而他们投资的青云科技也已经在科创板上市了。
在党员带动下,保持陡峭的学习曲线已经成为创合员工的一种集体自觉——从行业研讨、学术沙龙捕捉第一手讯息,通过“三微课堂”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每月读一本好书并通过创合书会分享,睡前刷一遍行业头部公众号和投资企业官微……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中,创合人一点一点积聚能量。
通过持续学习,他们瞄准需求,发掘了更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通过持续学习,他们深入实际,帮助更多企业跨越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死亡谷”;通过持续学习,他们把握大势,去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先机。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起云涌,创新创业时代浪潮百舸争流。正是有以“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初心使命的党组织把正航向,带领创合勇立潮头——从引领思想、强化组织到融入文化,党建与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为创合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投资企业上市总数突破130家,超过700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200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7000个发明专利……这组不断滚动的数据是他们对时代考题最响亮的回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
#
个
上一篇
下一篇
阅读
分享
收藏
已同步到看一看
写下你的想法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前往看一看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取消
发送到看一看
发送
“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国投创合党支部:硬核科技投资背后的红色堡垒
最多200字,当前共
字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