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战胜电机驱动设计中的那些难题?

作为现代运动控制领域的核心单元,伺服驱动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装备领域,可帮助高端设备实现高精度的运动控制。据预测,2026年全球伺服驱动器市场规模将达到9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3%。


物联网、5G、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推动了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2020年以来,电机驱动技术继续朝着全数字化、交流化、智能化、集成化等迈进,输出器件也越来越多地采用IGBT,MOSFET等高开关频率的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电机驱动技术正以不断提高的精准的驱动能力,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和需求优化能力,刷新人们的新认知,创造新需求。


如何战胜新需求下电机驱动设计中产生的难题,是英飞凌2021年新的课题。

10月14日,电源网“电机驱动直播节“即将开场!作为首场直播以及打头阵企业,英飞凌将携手北京晶川电子,武汉迈信,同时还有西安理工大学博导宋卫章教授,4方联动,带来两个精彩主题,帮你搞定电机驱动新难题!


图片


首场电源网电机驱动直播节议程

2021年10月14日(周四)14:00-17:00




《矩阵式电机驱动器关键技术与同步磁阻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讲师介绍


图片

宋卫章

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博导


宋卫章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援外项目等23个项目。授权发明专利6项。主要从事节能环保型电源、特种电源系统及控制,同步永磁/磁阻电机高性能控制技术等研究。


直播亮点


1.矩阵式变频器拓扑结构、性能优势以及工业需求
2.矩阵式变频器产品化情况
3.矩阵式变频器产品化制约因素及解决措施
4.同步磁阻电机结构及性能优势
5.同步磁阻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及其工业应用的核心技术与问题



《如何让使用英飞凌IGBT7设计高性能伺服驱动》


讲师介绍


图片

赵佳

英飞凌工业功率控制事业部高级工程师


赵佳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拥有丰富的IGBT及SiC MOSFET应用及测试经验。


图片

苏建中

北京晶川电子技术发展总监


苏建中一直从事电机驱动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先后主持多个新能源汽车863课题的电驱动系统项目的研发,对电驱动系统有较深的理解。


直播亮点


1.英飞凌联合北京晶川电子深入剖析IGBT7的芯片结构与特性

2.现场展示基于IGBT7的伺服驱动器的组成架构与软硬件配置

3.现场直播伺服驱动器的带载运行过程

4.现场展示系统运行及器件温升情况


直播产品说明


伺服驱动器响应速度快,过载倍数高,小型化和高功率密度的趋势更是对功率器件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英飞凌明星产品IGBT7凭借超低导通压降、dv/dt可控、175℃过载结温、完美契合伺服驱动器的所有需求。而英飞凌—晶川—迈信联合研发基于IGBT7的伺服驱动完整解决方案,可显著提高功率密度。配合英飞凌最新一代X3系列驱动芯片,最大驱动电流可拓展到14A,且能达到加强绝缘标准。因为IGBT7独特的电容结构,不易寄生导通,因此可以使用单电源设计,最大程度上简化了驱动设计。主控MCU采用XMC4700/4800,电机位置检测采用TLE5109,实现转速与位置的精准控制。



一场直播

两个精彩主题

4方联动

搞定电机驱动新难题

把脉趋势,重启思维

10月14日

英飞凌邀你共赏电机驱动直播节

扫码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


图片


扩展阅读

22kW通用变频器参考设计

IGBT7的dv/dt可控性

如何理解并运用IGBT7 175℃的最高运行结温

IGBT7的短路能力及降额曲线

1200V IGBT7和Emcon7可控性更佳,助力提升变频器系统性能(上)

1200V IGBT7和Emcon7可控性更佳,助力提升变频器系统性能(下)


关于英飞凌

英飞凌设计、开发、制造并销售各种半导体和系统解决方案。其业务重点包括汽车电子、工业电子、射频应用、移动终端和基于硬件的安全解决方案等。


英飞凌将业务成功与社会责任结合在一起,致力于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安全和环保。半导体虽几乎看不到,但它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论在电力生产、传输还是利用等方面,英飞凌芯片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它们在保护数据通信,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降低车辆的二氧化碳排放等领域同样功不可没。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