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计算所发布业内首部DPU技术白皮书

芯智讯 4天前
近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牵头主编,中科驭数、中国计算机学会集成电路设计专业组等单位联合编写的《专用数据处理器(DPU)技术白皮书》发布,白皮书重点分析DPU产生的背景、技术特征、软硬件参考架构,应用场景、并对目前已经公布的DPU产品做简要的比较分析,为后续DPU技术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图片


     内容提要:


      DPU(Data Processing Unit)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专用处理器。2020年NVIDIA公司发布的DPU产品战略中将其定位为数据中心继CPU和GPU之后的“第三颗主力芯片”,掀起了一波行业热潮。DPU的出现是异构计算的一个阶段性标志。与GPU的发展类似,DPU是应用驱动的体系结构设计的又一典型案例;但与GPU不同的是,DPU面向的应用更加底层,类型也更多样。DPU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基础设施的“降本增效”,即将“CPU处理效率低下、GPU处理不了”的负载卸载到专用DPU,提升整个计算系统的效率、降低整体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TCO)。新一代的DPU不仅可以作为运算的加速引擎,还具备控制平面的功能,能够运行Hypervisor,更高效的完成网络虚拟化、IO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等任务,彻底将CPU的算力释放给应用程序。DPU的出现也许是体系结构朝着专用化路线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本白皮书将重点分析DPU产生的背景、技术特征、软硬件参考架构,应用场景、并对目前已经公布的DPU产品做简要的比较分析,为后续DPU技术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本文的大体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介绍DPU的技术发展概况,首先对DPU做了一个基本的定义,然后阐述了DPU发展的背景,并简要介绍DPU发展的历程,DPU在现有计算生态中的角色,最后以DPU的产业化机遇作为总结。


     第二部分详细说明DPU的特征结构,对DPU的定位做了进一步阐述,然后提出一种通用的DPU的结构模型。


      第三部分介绍DPU的应用场景,本文总结了三大应用场景:网络功能卸载、存储功能卸载、安全功能卸载,这也是DPU目前最重要的三个应用方向。


     第四部分提出DPU开发的五层参考模型,包括设备层、操作层、计算引擎层、应用服务层和业务开发层,既体现了DPU开发过程中的软硬协同,也充分继承了通用软件栈的分层结构。


     第五部分概要介绍目前行业的已经发布或已经披露的DPU产品,虽然其中绝大部分尚未到批量应用的阶段,各个竞品的优缺点也尚未得到市场的充分验证,但是对于后续DPU研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六部分展望未来DPU发展,并作为全文的总结。


图片

图片


来源:本篇内容来自专用数据处理器(DPU)技术白皮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鄢贵海等。

往期精彩文章

平头哥半导体副总裁孟建熠专访:揭开玄铁RISC-V处理器开源背后的秘密

600亿晶体管!阿里自研服务器芯片倚天710发布:5nm工艺,ARMv9架构128核!

最高570亿晶体管!苹果M1 Pro/M1 Max发布:8/10核CPU,16/32核GPU,16核NPU

鸿海连发3款电动汽车,目标5年后营收超10000亿新台币

IC Insights:中国半导体产业要突破困境,收复台湾将是一大选项!

台积电宣布赴日建22/28nm晶圆厂!总投资或达454亿元,日本政府将补贴一半

博通和TI芯片供应不足,苹果iPhone13系列将砍单1000万部

晶圆制造、IC封测市占率全球第一,台湾半导体产业是如何做到的?

络达称霸山寨AirPods市场

联想集团科创板IPO终止背后:研发占比不足3%,高管平均薪酬超3335万元

首发4nm工艺,拥有100万神经元!英特尔神经拟态芯片Loihi 2发布:性能提升10倍!

行业交流、合作请加微信:icsmart01
芯智讯官方交流群:22180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