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昊,男,新雅72班,入选“思源计划”十七期、清华大学“英华学者”项目。曾任新雅72班班长、新雅书院新雅学社副社长、清华大学学生一带一路研究协会执行主管。曾获“一二·九”奖学金、清华之友——张荣华奖学金、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F奖(前1%)等。分别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和第三作者身份在机器学习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两篇。 人文学院-卞格 答辩语录:尽自己的力量去推动一些变革,成为自己人生舞台上,最闪耀的player 介绍人刘昊老师说:“卞格让我看到:关于人文学科的困境与出路,传统与现实需求的讨论,学生可以如此出色的应对这种困境。她的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国际视野——一种融汇贯通的能力和活力。” 大一时,莎士比亚的“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引起了卞格的心灵共鸣以及对语言的兴趣。对语言的热爱,让她保持了专业第一的好成绩;对语言的敬畏,也让她选择了选修法学双学位 。 表达光有兴趣是不够的,卞格很注重在表达方式上的探索。她练过演讲、打过辩论、说过相声、做过志愿,目前正在学习主持。最让卞格难忘的是,当她拄拐去南开大学打辩论,一瘸一拐地在北京动物园担任国庆70周年志愿者,也曾台上光鲜,却在后台因为腰疼而被迫躺在地板上休息。那时她想:如果连身体的疼痛都阻挡不了对交流与表达的热情,那么也许这就是真正可以从事终生的事。 大三下学期,卞格在社科学院于晓虹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探讨了在中国,女性官员是否会因为腐败行为而受到更重的刑罚,以及法官自身的性别又是否会对量刑产生影响。发现了国内研究结果与国外情况的不同后,她意识到许多我国特有的文化语境、法制故事在国际统一的视角中被忽略,更加坚定了她从事涉外法制领域的决心,希望努力向世界传达中国企业的逻辑和态度。 在答辩最后,卞格阐述了她眼中文科生的价值:运用语言与纸笔的力量,以己所能,以声为剑,给更多被忽视的社会问题以关注,给更多有需要的群体以关怀,给更多有价值的诉求以关切。正像她的名字一样,尽自己的力量去推动一些变革,成为自己人生舞台上,最闪耀的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