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明病毒的侵入,世界卷入灾难,被感染的动物变成异兽大举入侵。人类筑起围墙成立基地市作为最后的堡垒。后来的人们将这一时期称为“大涅槃时期”……
这是《吞噬星空》动画描绘的未来世界,而影片的制作方也将各式年轻人喜爱的元素穿插其中,机甲、怪兽、赛博朋克画风,让这部作品一经上线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累计播放量超过10亿,单集播放量超过4000万。
当然,近年来,国漫作品的异军突起已非孤例。
从《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再到《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等作品的相继面世,国漫作品正在不断突破商业化的天花板,同时也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接受。具体而言,飞速进步的视觉效果呈现,让人们看到了国漫的自信。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显示,我国网路动漫用户规模从2016年的1.14亿增长至2020年的2.97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40%,呈现出高速增长状态。
除了文化软实力的崛起、消费习惯的养成,又是谁推动了国漫的第二次崛起?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动漫的崛起史,就是无数前人创作者的血泪史。
由于基础设施搭建不够完备,工业化体系尚未成熟,国漫制作一直走的是“拼盘”路线。即创作团队们往往会采用本土化的故事创作、本土化的研发,再找好莱坞技术团队做代工,最终也只能采用好莱坞的创作手法和好莱坞的制作班底。
在大洋彼岸,好莱坞的动画作品创作史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迪士尼创造的故事板,成为了海外团队创作动画作品最初的工作模式。同时依托于雄厚的资金实力,好莱坞工业体系也打造了无数成功的动画作品。
但在国内,由于早年间动漫消费市场尚不成熟,许多动画作品耗费了巨大的财力人力物力,最终都无法取得好的收益,以至于投资国漫作品的人越来越少,行业一度陷入死循环。
直到《大圣归来》到《青蛇劫起》等多部现象级作品的面世,超10亿元的票房体量再度奠定了人们的信心,越来越多优秀动漫作品不断突破市场想象力,让优秀的行业人才和资金重回动漫产业,最终支撑国漫产业的第二次发展。
图片来自《吞噬星空》动画番外幕后纪录片
从对技术要求较低、更多依赖美术风格的2D动画创作,到如今向更加工业化的3D CG动画迈进,中国动画产业迎来了全新的时期。而技术与算力的全面进步,所带来的极致的视觉效果,也让国漫树立起更加强大的自信。
2021年,多部优秀动漫作品再度面世,市场利好信号不断释放。另外,年轻消费群体也展现出越来越强烈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于国漫的消费需求。
在不久前的腾讯视频V视界大会上,一系列动漫片单的发布,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其中,就包括即将转为年番的《吞噬星空》动画。
不过,在等待正片到来的日子里,为了满足粉丝们的求更诉求,《吞噬星空》动画的制作方率先放出了一部番外篇。这部作品也遵从第一部的世界观,完美延续了前作的宏大背景。流畅的战斗场景,绚烂的宇宙银河与星际穿梭,末世人类与“神舟号”航天飞船的跨次元相遇……这些未来感与技术性极强的元素都被一一呈现在了番外篇中。
《吞噬星空》动画番外
有意思的是,这则番外篇背后,实际还蕴藏了另一个合作故事。这部番外篇的制作正是联想用TruScale一体化服务和ThinkStation工作站强大的算力实现。
在动画作品制作的过程中,建模与渲染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这将消耗相应硬件产品的大量算力。从画面精细程度和复杂程度来说,有时候哪怕是一根头发,或者寥寥几秒画面,也可能耗费上几天的制作时间。硬件算力跟不上画质要求,成为了不少动画制作企业的痛点所在。
而联想与《吞噬星空》动画制作方的合作,则在技术层面予以了后者强力支持。
《吞噬星空》动画番外执行导演向36氪表示,这部作品作为科幻题材,没有实际建筑可以参考,大量设计都是从零到一完成,“场景平均模型数量超过1.8万个,总面超过1.2亿面,既可以满足脚下特写,又满足全景拍摄,这都是依靠多个工序环节的密切配合的,需要高性能的软硬件服务和算力支持”。
针对《吞噬星空》动画制作组对算力的高要求,联想使用了明星产品ThinkStation P340,作为业内领先的基础专业高性能工作站,ThinkStation P340不仅支持酷睿及至强处理器,而且最高搭载了NVIDIA QuadroRTX5000专业显卡,不仅能使动画渲染时间极大地缩短,生成速度及产出画面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即便是高达8K的流媒体内容也可实现无缝剪辑。
《吞噬星空》动画番外幕后纪录片
不少看过正片和本次番外篇的粉丝表示,番外篇动画中星空场景、战斗场面的细节处理,罗峰的毛发、衣物及表情精细度等都呈现出了更加生动、细腻的效果,在视觉上给人以更好的观赏体验。
作为背后的技术支持者,联想突破了内容植入、硬广等传统合作模式,在尊重内容创作的前提下,将品牌、制作方、粉丝紧密联结在一起。为了让粉丝更有参与感,联想还全网征集粉丝投稿,邀请粉丝内容共创,罗峰大战九头蛇龙的部分打斗场景,就是来自于粉丝手绘投稿。
图片来自《吞噬星空》动画番外
在成熟的好莱坞市场,科幻题材的走红素来离不开强大的技术支持。
让国漫产业持续绽放活力,也与国内影视制作工业化水平飞速发展脱不开关系。只有当硬件基础设施足够扎实,才能够满足更大范围内的想象力落实,才能不断充实画面,给人们带去更极致的视觉体验。
据联想官方透露,在这一次的合作中,通过对“端-边-云-网-智”新IT技术的充分应用,联想功能强大的算力系统使玄机工作室的内部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整合升级,动画制作的人力成本及时间成本实现了大幅度降低。
对此,《吞噬星空》动画番外执行导演也在感叹,“国产动漫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相信我们能把困难的事做漂亮。更好的效果,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除了我们自己用心做好作品之外,也离不开像联想这样的科技公司在整个过程中的保驾护航。”
能够用科技实力为国漫的第二次崛起保驾护航,离不开在研发、创新方面持续不断地投入。据联想集团2021/22财年第二财季财报显示,第二财季,联想集团研发投入同比大幅提升57%。近三年,联想集团累计投入研发337.58亿元人民币,年平均研发费用超100亿人民币。
在联想集团看来,数字经济是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未来,联想集团仍将把握新IT服务、ICT基础设施升级驱动的巨大需求,围绕“新IT”技术架构坚定下注。加码研发、投资创新,继续深入推进服务导向的智能化转型,以科技实力助力文化软实力的崛起。
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大势之下,文娱行业也走到了工业化及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路口,为了持续不断提升文化作品的制作水平,让我国不仅在制造业领域,在文化领域也能够从“世界工厂”晋升为引领世界文化走向繁荣的“世界发动机”,动漫从业者仍在不断积极求变,以联想为代表的科技公司提供的技术支持,也同样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