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杏仁专属FM
本期主播
光电工程学院 应物201
唐艺萌
银杏大道金黄的银杏,阳光下随风热烈起舞的精灵,把我又重新拉回那个无数文人惆怅的秋天。满地的杏叶让这个冬天焕发出青春的色彩。
朋友圈早已被那片金黄染遍,但初次从银杏大道的尽头走向二食堂的路口,我仍不禁驻足大呼好美。不知大家有没有这么一种感觉。蓝天白云般的纯色可以涤尽心中的阴霾,阴雨绵绵使人惆怅。而我的情绪也不禁因那阳光点染的精灵而高涨。
回想高中那篇开篇的主席诗词,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刚入学的我们,又何尝不是看万物可爱,看天气晴朗,看未来坦荡? 还没曾想过为了一篇实验报告而四处求索,不会因为温柔的被褥而求室友帮忙答到? 一年两年或者多年前刚踏入那银杏大道往教学楼,图书馆亦或者实验室。看那一望无际的石子路,心中又何尝不是踌躇满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可惜这片金黄最是留不住,终将辞树落尘。黄金染桂尽,壮志随那听不懂的高数,理解不到的循环指针衰去。那时内卷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还没是讨论的中心。躺平也没有用来描述我们的懈怠。听着室友开黑的咆哮,放下手中的笔,心想:“先慢下来吧”。
于是浑浑噩噩度过大一,开始羡慕身边那些自律的人拿了各种奖学金。开始发现为什么有些人学习又好社交圈子也广。抖音铺天盖地的推着“卷死你们”,大家互相调侃着就躺平了吧?那就真这么算了吗?习惯如此,就不能改掉吗?
这个时代不缺鸡汤,不缺一时的怒发冲冠。缺的是那一时兴起却不去坚持的勇气。我看着身边的朋友因为一时兴起去报了板绘课,最后没学成板子也吃了灰。我看着室友有人报了培训班专攻c语言,但现在已有好几个月没听课,日日抱怨报班分期的还款。还有立下flag背下四六级词汇,每日七点早起却最后成了天天上课迟到的常客。但我确实而然的看到他们没放弃前报有冲劲时那坚定的目光。
板绘课的那位朋友的板子现在已经成为做作业的工具,但我也曾看到他熬夜肝画,那线条逐渐流畅时他的欣喜若狂。培训课的那位友人也在专业课上拿到了好的名次,拿下了一等奖学金。背了一个多月单词不到的室友,可能多年后回想那段日子,也会感到无比缅怀。他在大一也顺利过了四六级。
我和朋友慢慢地走在银杏大道之上啊。看着满地的杏叶,我在想他们最后落下的那刻,该是多么的灿烂与惊艳。可能如轻云之蔽月,流风之回雪那般在空中,舞完了他们生命最后的一支,留下无限的美好慰藉路过的灵魂。
我恍然发现,已经到了清算自己10多年行为的年龄。九年磨剑,不过把年龄磨大,成绩磨好,距离磨远。假期的觉醒年代火遍了整个青年圈子。我们重温了蔡元培在北大那番振聋发聩的演讲。何为大学? 百年前的先驱已然给出答案——“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清算曾为了一篇报告而上下求索,为了形式政策的一篇论文而当缝合怪的我们。又是否会羞耻满上脸颊?
是的,我们安慰自己。我们所在的学校比不上那些名牌大学。我们也没必要看向他们的标准。为什么我们吐槽着唯分数论的形式,让我们步入不同的学校。却又在面对学业的困难,向我们曾所厌恶唯分数论认命? 又为何要认命? 我们见过无数所谓名校的学生在大学迷失,也见过普通如我们一样的大学生成就一番事业。
所以啊,衡量人生长短重量的不是那所谓的第一学历。就在我敲下这篇文章时,实验室仍然有那些正在debug而努力的代码人,运动场上仍然有那么一群正在恣意撒下汗水的运动人,还有一群仿佛生活在象牙塔,为了一个定义争执不下的辩论人。以及在夜晚教学楼下苦练舞蹈,图书馆门口那些即使摔倒仍然练着技术的洋溢着青春活力身影。
确实我们不能用一套标准去规训每个人的思想。但每个人的回忆无疑都是用一个个小经历构建而成的。至少在多年后回到母校走在同样的路上,我们会因曾努力过,曾为了爱好某事而追求过,感到欣喜。
不知不觉要走到银杏大道的尽头。回头最后看向那片走过的金黄,最后缅怀一眼我过去的成就与不甘。
主播寄语
我想这就是人生的幸事——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不因虚度年华而羞耻。我很喜欢杏仁这个称呼,希望我们成信人,也能如这满地的金黄,有过那么一瞬华丽的谢幕。最后,捧着满天的星光,于无声处听惊雷。
音频素材来源|李佳骏 录音|校广RCC
图源 | 融媒体中心
排版 | 陈嘉骏 审核|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