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动物只吃“菜”?不,其实它们也吃肉......

超模君 爆炸吧知识 昨天

图片

全世界只有3.14 % 的人关注了

爆炸吧知识

图片

小身材大智慧  小零件大作用

百变创意拼搭  玩转空间艺术

点击图片 等你一起开发空间思维


鲁迅有一句名言“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图片

在我们的观念里,牛自古以来是素食动物,食物来源是草,但是印度孟加拉一个小地方却发生了“反常”的事情——牛竟然开始喜欢吃小鸡,这头牛在这一个月内竟偷食了48只小鸡。这让村民目瞪口呆。

牛竟然开荤了?这可真是一件怪事,印度当地电视台记者闻讯赶来,拍下了这头怪牛在短短数秒钟内生吞下一只小鸡的画面。

图片

无独有偶,可爱的鹦鹉也开始吃肉了。欧洲一种名为吸蜜鹦鹉,一般以吸食甘露和花粉为生,然而这些鹦鹉也开始“大口吃肉”了。

鸟类专家发现居民给这些鹦鹉投食的食物中有肉沫和种子等食物,而鹦鹉不仅不会“反胃”,反而吃的津津有味,甚至会为了捍卫肉沫赶走其他鸟类。

图片

素食动物开始吃肉的怪异一行为一度被科学家们解释为当地地区植物稀缺,素食动物体内缺乏磷、盐和钙等矿物质,因此开始“食肉”的现象。

但是,研究发现这个说并不成立。科学家发现就算是人工养殖的健康素食动物,在长期投食肉食下,也会开始出现食肉的习性。

所以,“素食动物”这个叫法只是人类为了更好区分动物,笼统地将它们进行归类。我们以为素食动物只吃素并不正确,应该说素食动物不止吃素,食肉也是它们本性中的一部分。
图片
众所周知,大熊猫特别爱吃竹子,典型的素食主义者,但其实大熊猫的祖先是肉食动物,主要摄取能量的方式就是吃肉。大熊猫究竟经历了什么,竟然放下 “屠刀”,从吃肉的为生的一方“霸主”变成啃竹子的小可爱?
图片
熊猫为何开始吃素?

原来,存在在地球上800万年之久的大熊猫,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洗礼,它们的生长地猎物开始逐渐减少,而竹子却大量生长。

图片

大自然的法则告诉我们:生物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下来。大熊猫也是如此,所以它们开始尝试改变,久而久之也改变了食性,食物来源从肉类转变为植物,但它们仍然保留有食肉的天性。

所以大熊猫不符合素食动物的定义,严格来说属于肉食动物向素食动物过度的杂食动物阶段。

图片

我们一般认为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肉禽,而大熊猫吃的竹子是草本植物,竹子里我们觉得不会含有蛋白质。

事实上,竹子里是含有蛋白质的,但竹子里蛋白质含量还是远远低于肉类的。

但研究人员从蛋白质构成发现:熊猫日常摄入的蛋白质数量与肉食性的狼和野猫日常摄入的蛋白质数量相近

那么大熊猫是怎样维持和肉食动物一样的蛋白质呢?
图片


大熊猫大量吸收蛋白质的秘密

这归功于它们消化道中几十种大量相应的肠消化道微生物,虽然大熊猫的消化道没有能力消化竹子里的纤维素,但是这些消化道微生物不仅帮助分解竹子里的纤维素,还能从中高效地吸收蛋白,以至于竹子中的蛋白质至少提供了一半的动物卡路里。

因此,大熊猫能够从植物提取所需的能量,那么它也就没必要和其他食肉动物竞争吃肉。

图片

与大熊猫相似的脊椎动物中的素食者对于食物的消化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同样有着肉食动物的消化道,但也能在消化道微生物的帮助下才能分解植物中的纤维素。

比如白马鸡,幼鸟时吃“荤”,以昆虫为主,成年后则改吃“素”,以嫩芽和果实为食。

图片

无论是大熊猫还是马鸡,虽然能从植物中高量汲取蛋白,但是显然,吃肉比吃素的能量补充效率更高,为何它们放弃肉食转向素食?这就要来了解一下食草动物是怎样去消化肉食的。

虽然食草动物主要食物来源是植物,但是食草动物的肠道也能分泌肉食动物肠道里分泌的蛋白酶、脂肪酶,然后利用这些酶去消化肉类。

但是它们分泌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数量与肉食动物相比,就少了很多了。

食草动物虽然能够分泌消化肉食的酶,但因为数量很少,所以食草动物只能是少量地摄入肉食,大量的肉食也会影响它们的消化道

肉食、杂食动物可以消化素食吗?

与食草动物相反,肉食动物消化道里不能分泌消化植物的纤维素梅,所以它们宁愿饿死也不愿意去食草。

图片

而人类作为杂食动物,虽然消化道里也没有纤维素酶能够大量消化吸收素食里的有机物,但是与肉食动物相比,我们消化道里有可以少量吸收、利用蔬菜里的微量元素的菌群。

人类食用蔬菜也并不是为了吸收纤维素,而是利用纤维素作为一种帮助肠道蠕动的物质,帮助我们更快的消化食物,然后排除体外。整个过程中,纤维素并没有被人体所吸收。

即便回到远古时期,人类也不是以食草为生的。人类一开始主要以野果为食,毕竟生肉的味道不怎么美味。自从人类学会使用火,便更偏爱吃肉,肉类能给人来带来更多力量,保卫他们的族群。与此同时,吃肉也扩增人类的脑容量。所以与肉类相比,素食在人类演变长河中,对于人类生存没有发挥过决定性作用,因此没有形成吸收纤维素的能力。

图片

而关于“素食动物即可以食素也可以食肉,最终为什么以素食为主”的问题,也可以从大自然法则的角度去解释。大自然里的所有动物都是要遵循着食物链的平衡法则。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获取能量,食草动物通过植物获取能量,食物动物通过捕食食草动物获取能量。
图片

整个生态系统营养级结构是个金字塔形状,食草动物是第一级消费者,二级及以上消费者是食肉动物。而食物链每一级能量转化效率不超过10%,也就是说在金字塔顶层的生物越多,金字塔底层所需的能量消耗越大,但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决定了肉食性的动物只能是少数,大多数动物必须以素食为生。

图片

一旦气候发生巨大的改变,使原本稳定的食物来源发生变化,那么自然界的食物链、食物网就会重新洗牌。

那些在激烈的竞争中落败下来的肉食动物,有些就灭绝了,有些经过进化,变成了现在的“素食动物”,形成新的食物链。

从肉食主义者变成素食主义者,大概这就是成长和生活吧。

所以,演化到现在的大部分“素食动物”都是有吃肉的能力,吃肉是它们天性中的一部分。如果再看到素食动物吃肉,不必惊慌。

图片

而符合真正意义上“素食动物”是屈指可数的,基本上是以植物汁液为食的小型口器高度特化昆虫。它们的体型和口器决定了它们即使想要吃肉也没有这个能力摄入。

自然界物种丰富,除了人类以外,还有数百万种以上的生物。生物为了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演化出不同的生存能力,靠这些演化而来的生存本领才能得以在生物世界中延续。

畅想未来

让我们去畅想一下未来。

在未来,人类如果能够通过利用仍然有食肉能力的素食动物中高效利用植物合成蛋白质的基因片段,将它整合到人类基因中,世界饥荒的问题会不会得到缓解?

整合基因片段后的人类会不会分化成以素食为生的人和以肉食为生的人,进而演化成两个物种?

原本作为金字塔顶端的人类,会不会因此又将重新洗牌素食动物与肉食动物名单?

这些问题就要交给科学家们在未来的某一天为我们解答了。
图片


写在最后


看到最后忍不住想起隔壁家的娃都在玩环保益智玩具——”幽灵魔方

图片

能够锻炼孩子空间思维能力、帮助孩子建立空间想象力
孩子对它爱不释手,完成符合家长所期待的

图片

最厉害的是幽灵魔方还有一整套教程(视频+图纸)
手把手教孩子怎么从零开始学习500+DIY创意造型

现在只需159
即可入手一套思维训练系统!
从入门到进阶,不断升级挑战
点击小程序,马上下单 ↓↓↓
小程序, 数学好物 交易担保 幽灵魔方·益智拼搭软积木

作者简介:超模君,数学教育与生活自媒体博主,新晋理工科奶爸。出版过《芥子须弥 · 大科学家的小故事》《数学之旅·闪耀人类的54个数学家》; 《漫画数学·闪耀人类的数学家》《薛定谔的猫·漫画大科学家的小萌宠》。后续数学文化创意多多,欢迎关注认识!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在公众号中,回复“转载”
参考链接:
【1】Watson, M., Rainbow lorikeets eating meat leaves bird experts astonished, abc.net.au, 23 March 2015.
【2】Nie Yonggang, Wei Fuwen, Zhou Wenliang et al. GiantPandas Are Macronutritional Carnivores[J]. Current Biology, 2019.05.02.
【3】Giant pandas' guts not suited to bamboo[J]. BBC Earth,2015.05.19.
【4】Colin Schultz. This Poor Chicken Got Eaten by aCow[J]. Smithsonian, 2014.04.15.
【5】Marta Zaraska. How Humans Became Meat Eaters[J]. TheAtlantic, 2016.02.19.
少年数学家视频号
趣味数学视频推荐👇👇👇
少年数学家
这些面积都该怎么求?来试试割补法求解!#面积求解#好玩的数学

 限时福利  

任何订单问题,咨询在线客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