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金智维科技 ,作者廖万里
金智维是一家专注于企业级RPA技术的人工智能公司,以"RPA+AI+大数据"为核心技术,在国内率先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PA软件机器人。官方网站:www.kingsware.cn 商务咨询:0756-3337989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中国面临“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银行业的发展也将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全球经济经历疫情的洗礼正在逐步回暖,国内的经济也正在发展向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任务,加快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环境下,银行业务数字化的转型是大势所趋。传统的“面对面”业务模式无法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金融业务需求,线上服务成为“刚需”,银行业需要加快服务的数字化与现代化转型。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发展迅速,以新兴技术为实施手段的商业应用也在银行业广泛落地,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
本文重点介绍如何利用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流程机器人的技术赋能银行业的金融业务创新。
随着工厂流水线的工人被工业机器人所代替,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生产线的主要力量。现代化企业生产线流程中存在着大量重复的劳动,包括系统的操作、数据的录入、数据的搬运等,这些工作正在被RPA机器人所代替,因此RPA也叫“数字员工”,它是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能够实现大量重复性、具备规则性的工作流程任务的自动化操作。
通过大量的实战经验和知识积累,金智维对RPA机器人作为“数字员工”的技术特征有以下总结:
第一,数字员工能够处理高度可重复的任务。
第二,它可以基于明确的规则进行操作。
第三,它以非侵入的形式进行部署。
第四,它可以完全模拟人在电脑上的手工操作来实现自动操作。
从这四个维度可以看到:RPA机器人实现了人类员工在信息系统上重复劳动的替代。

从RPA的应用领域来看,我们同样可以从4个维度去理解RPA:
首先,是重复性规则性工作的替代。解放了员工生产力,实现从操作员到管理者的转变。
其次,是数据的搬运。RPA能够快速的连接不同的系统,实现数据的高效流动。
第三,是自动化的延伸处理能力。我们日常使用的一些应用系统,如果要延伸它的自动化能力,需要对现有的系统进行改造,工程投入较大,而通过RPA来实现,则比较经济高效。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简单的重复劳动正在由RPA数字员工去完成,人类员工在从事更有价值的工作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效率。RPA数字员工所具备的全天候自动执行和零错误率等特性,有效地实现了企业的提质降本增效和人力资源的释放。
金智维相信RPA数字员工将成为未来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最有效的技术手段。
金智维RPA已经在银行的金融创新业务场景中实现了大量的应用,这里分享某国有大行的RPA应用情况,以便大家能够更好地深入了解RPA在银行业的应用场景。

截至目前,此国有大行已经上线应用了700+个场景,累计处理的自动化任务超过了170万个,日解决最高达8000+个工时,相当于每年可以节省1000+个人员的工作量。银行RPA数字员工的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涵盖了业务运营、风险管理、信用卡业务、财务会计、人力资源、IT运维等多个领域,场景涉及了17个总行部门,37家境内分行,3家境外机构,3家子公司,累计处理的任务数量已经超过200万。
RPA数字员工自下而上贯穿银行的全业务流程,从前台业务部门至中后台的支撑部门,都可以挖掘到RPA的流程运用场景。通过RPA数字员工优化银行工作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合规风险管理能力,帮助银行实现降本增效,有力地推动了银行从各个业务维度来实现数字化转型,并得到行业普遍认可。
一些知名权威机构的市场研究结果体现了RPA应用前景的广阔:
例如Gartner的研究数据显示:在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RPA都成为企业软件应用的冠军,它的增速超过了62%;今年10月发布的《2022年12大技术趋势》中,超自动化已连续3年入选Gartner技术趋势报告,成为入选次数最多技术之一。

图源:Gatner《2022年12大技术趋势》
IDC则预测到2024年,45%的重复工作任务将通过由“RPA+AI”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所提供的数字员工来代替。
我们相信,未来金融行业对RPA的需求会持续稳健增长,RPA将成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底座,促进企业数据流动,提升运营效率,实现工作流程的重构。


END
金智维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