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天天IPO ,作者周佳丽
投资界(PEdaily.cn)旗下,专注IPO动态
美东时间12月2日,东南亚版滴滴著称的Grab通过SPAC方式登上了纳斯达克,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SPAC合并交易。祥峰投资是Grab首家机构投资方,祥峰投资管理合伙人郑俊聪接受了投资界的采访。
史上最大SPAC上市正式诞生。
祖籍福建,80后华人第三代掌舵
疯狂一幕:9年融资超700亿
一路走来,Grab的融资往事同样精彩。
9年时间,Grab集结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投资人队伍。Crunchbase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Grab通过33笔融资募集超1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超750亿元),汇聚了祥峰投资、软银、GGV纪源资本、高瓴、鼎晖投资、阿里、滴滴、丰田等超30家投资方。
隐身于这一众VC/PE和巨头公司中的,还有一位神秘的天使投资人——陈炳耀的母亲。当年,在所有家人都否定陈炳耀的梦想时,只有他的母亲站出来支持他,并出资成为了Grab的第一位投资人。尽管他的母亲承认仍然不理解项目的商业模式,但她还是希望儿子的事业能够成功。
祥峰投资是Grab的首家机构投资方。2013年,祥峰投资管理合伙人郑俊聪正在密切接触刚刚崭露头角的滴滴,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投资。在这之后,常年穿梭于中国和新加坡之间的郑俊聪开始更加深入地研究网约车出行模式,很快就注意到了在马来西亚起步的Grab。
不久后的一天,郑俊聪在新加坡见到了陈炳耀,一见面就被眼前的年轻人吸引了,两人相谈甚欢:陈炳耀讲述了他想要改善马来西亚甚至东南亚地区人民生活的初衷,郑俊聪则从投资人的角度分享了滴滴在中国的发展路径。
这次会面坚定了郑俊聪要投资Grab的念头,在他看来,陈炳耀抛开家族的光环而毅然创业的魄力实属难得,同时他的创业理念和想要成功的信念在当时的东南亚创投圈也难能可贵,“他就是祥峰想要投资的创业者。”郑俊聪告诉投资界,“他十分务实,真心想帮助底层民众,是既有创业精神又有企业家情怀的创始人。”
不到一个月时间,祥峰投资就完成了这笔投资,成为Grab成立以来的第一家机构投资方,并在随后的两轮融资中连续加注。郑俊聪向投资界透露,在Grab这一项目上,祥峰投资累计注入超2000万美元,资金之外还在公司诸如开拓新加坡业务、扩充支付业务等战略上建言献策,“多年来,我们一直保持紧密联系,Anthony(陈炳耀)甚至提到过,祥峰比他的家人还亲切。”郑俊聪回忆道。
在Grab的早期投资方阵营里,还有GGV纪源资本、高瓴、去哪儿的身影。2014年,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在新加坡广场的星巴克见到了陈炳耀。那一天,迎面走来的是一位体格健壮、面带微笑的年轻人,“他非常有礼貌,且满脸自信。”符绩勋说。
听完陈炳耀的想法,符绩勋感受到了眼前年轻人对成功的强烈决心,“Anthony从来没想过从家族中捞取钱财——他想自己独立做一番事业。这样的内在驱动力深深打动了符绩勋,后来在调研了Grab马来西亚业务后,GGV纪源资本领投了Grab的B轮融资。
谈起这笔投资,符绩勋说到:“自2014年认识Anthony(陈炳耀)以来,我们一直被他的企业家精神深深打动。在复杂多元的东南亚市场成功并非易事,过去7年,Anthony带领着他的团队,把这个原本叫MyTeksi的学生项目,一步一步发展成为今天的超级应用。GGV非常荣幸可以参与这个过程,见证这一重要的里程碑。我们非常看好东南亚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希望可以和更多像Grab这样的公司合作,支持整个区域的发展。”
但要说起这次上市背后最大投资方,非软银莫属。自2014年的D轮起,孙正义掌舵的软银愿景基金几乎参与了之后的每一轮投资,累计注资超过45亿美元,给予了Grab最坚定的资本支持。而作为同时出手了Grab、Uber的投资方,软银也是促成Grab与Uber东南亚业务大合并的推动者,直接稳固了Grab在东南亚出行江湖的地位。时至如今,软银累计持股Grab 18.6%,是公司的最大股东。
浩浩荡荡的资方助力下,9年间Grab从出行服务起家,不仅在与Gojek等本土玩家的激烈斗争中胜出,还打败了Uber、滴滴等外来网约车巨头,并将业务拓展到移动支付、外卖送餐等,堪称滴滴、美团和支付宝的结合体,成长为今天的庞然大物。
截至去年年底,Grab覆盖东南亚400多个城市,拥有500多万注册司机和200多万商家。这一年,新冠疫情推动了在线外卖配送平台的需求,全年GMV(商品成交总额)达到125亿美元,总收入为16亿美元,但仍面临着亏损。
在东南亚,一群华人正在批量制造独角兽。
这里不得不提到极兔速递掌门人——李杰。师承段永平,互联网上几乎搜不到李杰的早年资料,唯有只言片语:1967年在中国四川出生,大学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营销专业。直到进入段永平打造的步步高公司,李杰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从步步高到OPPO,他年年能拿销售冠军,在各个地区打出了一片天地,是段永平的得力干将。2013年,李杰主动请缨奔赴印尼,成功开辟了OPPO的新市场。
两年后,在OPPO印尼的一场发布会上,李杰宣布卸任OPPO印尼CEO职位,投身于自己的新事业——同年8月,快递公司J&T Express正式诞生。依托OPPO在东南亚的资源、网络体系以及手机配送业务,J&T Express在几年内将业务覆盖了印尼外的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家,成为东南亚最强大的快递黑马。
在东南亚称霸一方,2019年J&T Express化身为极兔速递悄然进入中国,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的新战事。发家于东南亚,如今的极兔速递不管是在东南亚还是中国,都是势不可挡的超级独角兽。就在今年10月底,这只巨无霸还曾斥资68亿元收购了百世快递。作为掌门人,李杰却鲜少在公开场合露面。不少接近李杰的人几乎一致地用“低调”一词来形容这位隐秘大佬。
说起东南亚那些隐秘的华人创业者,Sea创始人李小东不能略过。Sea,江湖人称“东南亚小腾讯”,李小东便是这家独角兽公司的灵魂人物。1978年生于中国天津,李小东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系,随后又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MBA学位。在这里,他认识了后来聚美优品的创始人陈欧,并被邀请加入电子竞技对战平台GGgame。
这是陈欧在新加坡读大学时期创办的公司,但却因种种原因在2008年离开。李小东接手公司后便将其改名为Garena,后来从游戏开发做到平台型游戏运营,很快就拿到现象级游戏《英雄联盟》在东南亚的代理权,一举成为东南亚第一大游戏平台,跻身独角兽之列。
2017年,涉猎东南亚社交、电商、游戏等多板块业务成熟后,李小东再次进行了公司更名——Sea。这里有一段小插曲:高瓴也是Sea的投资方之一,干嘉伟加入高瓴后,还曾被高瓴“借”给Sea,用其在阿里和美团的丰富经验,帮助Sea实现了快速增长。时至今日,Sea总市值超1400亿美元,43岁的李小东也以198亿美元身家登顶新加坡首富。
还有诸如:出生于新加坡华裔家庭的陈明亮,他是知名游戏设备制造商——雷蛇的联合创始人;印尼华裔菲利·尤娜迪创办了“印尼版去哪儿”Traveloka等等。这些公司崛起背后几乎都有着相似的逻辑——正如高瓴所提到,这是中国互联网创新模式的“出海”。
明朝至民国时期,不少福建、广东、台湾等地的中国人选择过洋去东南亚谋生,也由此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人口迁徙——下南洋。就这样,下南洋的中国人成了当地经济开发的主力军。他们的勤奋与努力,不仅改变了所在国经济落后的状况,也彻底改变了自己与家族的命运。
如今,以勤奋聪颖著称的华裔后代们也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祖父辈们的言传身教铸造了他们坚定的打拼意志,生猛的中国创业基因帮助华人创业公司在海外步步进攻,创下了如今为人津津乐道的一幕幕。
东南亚,是近年来最活跃的目标市场,一批中国投资人和中国互联网巨头也纷纷“下南洋”,热闹非凡。恰如一位头部VC的合伙人所慨叹的那样:“东南亚创投市场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一切才刚刚开始。”
祥峰投资 (Vertex Ventures) 成立于1988年,是亚洲最早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亦是新加坡淡马锡控股 (Temasek Holdings) 的成员机构。祥峰投资以新加坡为基地,在中国、美国、以色列、印度等创业活跃国家皆设有分支机构。
祥峰投资中国基金 (Vertex Ventures China) 于2008年在华开展早期风险投资业务,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办公室,旗下有多支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管理规模超100亿元人民币。祥峰中国致力于投资高成长性的创新型企业,重点布局创新科技、新数字经济、医疗健康三大领域。祥峰中国已完成对91助手、摩拜单车、唱吧、微芯生物、IGG、高跟73小时、凤凰医疗集团、和铂医药、地平线、Geek+、SES、云英谷、宇树科技、芯驰科技、伏达半导体、LOHO眼镜、婚礼纪、内外、拉面说、王饱饱、王小卤、精锋医疗、瑞科生物、锐健医疗等一批优质项目的早期投资。
官方网站
www.vertexventures.cn
商业计划书
hello@vertexventures.cn
人才招聘
hrchina@vertexventures.com
媒体合作
press-cn@vertexventures.com
“幸运属于在机会来临时有准备的人。”
—塞内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