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 110年当中,IBM 多次重塑自我。然而 IBM 的内核——TA 的基因和灵魂——从未改变,因为这在 IBM 成立之初就是其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且代代相传。
IBM 最重要的创新并不是某项技术或某个管理系统。IBM 最具开创性的想法是倚赖一套坚定的信念来定义和经营这家公司——这些信念超越经济周期、地缘政治的改变,超越不同代际的 IBM 产品、技术、员工和领导。
这一开创性的想法,不仅造就了一家基业长青的成功企业,更是为现代企业及其职场员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企业模式和个人职业发展的模式。
IBM 最重要的发明是 "the IBMer"。
他们是把“成就客户、创新为要、诚信负责”这一坚定信念和价值观贯穿在工作和生活中一群人。“思考(THINK)”是他们的习惯——他们是务实的乐观者,是有担当的改革家,是高瞻远瞩的行动派——“诚信负责”是他们的基本原则。
今天,当我们再次站在科技与商业变革的交汇处,迎接一个新的时代、一个新的 IBM 的时候,IBMer将再次发挥催化剂的作用,用他们的科技与行业专长,推动商业的进步,推进社会的进步。
为此,IBMer 将继续秉持 IBM 价值观,与时俱进,塑造我们的文化——
今天,就让我们由远及近,随着几位不同代际的中国 IBMer 的视角,从他们平凡而朴素的故事中,去了解 IBM 这个百年科技品牌的独特魅力,看看 IBM 为什么会有“信息科技的黄埔军校”这一江湖美誉。
作者:罗粤文(Raymond)
IBM 数据及云平台软件销售
个人简介:追风少年篮球迷,工作(吃饭) 学习(睡觉)样样行。资深英短铲屎官,服务(努力)客户(赚钱)买冻干(猫粮)。
我对 IBM 的初印象开始于 2015年的夏天,当时我还是上海交大的一名学设计的大二学生。设计学院的教授安排了一次社会参观活动,到位于上海张江的 IBM 办公室的 Design Studio 进行校外学习。
我记得当时进公司前,组长认真地强调一些入园的注意事项,大家也很谨慎地聆听着,生怕遗漏了什么重点。是啊,“500强”、 “蓝色巨人”、 “科学家的梦工厂”,这些媒体印象很早就印刻在我们这些同学心里。所以对于“IBM”,大家都出奇地敬畏,因为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母就意味着整整一百余个春夏秋冬的沉淀。
很快,我们悄悄地迈进了这个“巨人”的家。接待我们的 IBM 老师已经站在了门口,在我们准备说出酝酿过的“客套之言”前,老师露出了洁白的牙齿,给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大家大老远跑过来辛苦啦!我们先吃饭吧!饭菜已经准备好了!”
之后随着我们遇到的 IBM 同事越来越多,我们惊讶地发现,在 IBM 工作的这个群体貌似有着相同的基因。他们都有着类似的大大的笑容,都有着类似的乐观,积极与和善。这与我们世界观中的职场“社畜”形象是背道而驰的。但当你深入地去参观办公室的内部环境后,其实答案是一目了然的,如午休的公共区有同事们参加的瑜伽课程,办公室的桌子上有某同事的家庭合影,设计工作坊的墙壁上贴满了有意思的创新人物卡通和五颜六色的便利贴,每位同事都穿着自己最舒适得体的服装。这些都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人性化,有温度的公司,每个人都视这块土地为家园,视这里的同事为家人。
好的企业除了 TA 的人文外,核心还是在于 TA 的产品。当我们在设计坊参观和老师讲授时,你会看到和感受到,一个优秀产品,它必定是经历了从前期的调研,用户画像,需求分析,场景模拟,到粗度和细度建模,调优渲染,再到最后的市场推广,用户反馈迭代……这些原本以为会是在课本上的理论内容,在这次的亲身体验学习和参观中都能够真实体会到。所以说好的企业是会在理论之上坚定地踏出实践一步,并结合员工的智慧再赋予更多的,全新的,创新的概念。
离开园区后,我真的觉得 IBM 给我上了简单而又厚重的一课。告诉了我一个企业的伟大是多方位的。员工的精气神,办公室的格局,工作内容的宽度和广度,产品的内部结构折射出来的温度,这一系列的细节都会坚定地佐证着 TA 的强大,毫不掩饰地向我们诉说着这个企业在岁月长河中的一段段神话。
2020年的春天。原本以为会是设计师的我,成为了一名为客户奔波的销售。原本以为会继续在魔都--上海体会东方之珠的绚烂,却来到了大湾区科技创新的前滩--深圳感受互联网时代的突飞猛进。原本以为是再怎么吃都不怕上秤的瘦子,也成为了天天抚肚叹息的“胖纸”。
我在那一天拿到了 IBM 的 offer。
当我推开了办公室的大门,看到了 IBM 这简单而又熟悉的三个大字后,心中感叹:“有幸在五年前成为见证您伟大的旁观者,更幸在五年后成为这伟大背后的参与者。”
不愧是学设计的,仅仅一次参观体验,Raymond 就敏锐地接收到 IBM 品牌的电波——从浅层的“看起来像 IBM ”、“听起来像 IBM”,到“做事像 IBM”,这是 IBM 塑造表里如一企业品牌的方法。爱上一个品牌,就和爱上一个人一样,难道不也是“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吗?
作者:刘雯
IBM 存储技术销售
个人简介:与超模同名的技术流妹子一枚,性格活泼开朗的养猪专业户(豚鼠,又名荷兰猪)
IBM 就像一个风度翩翩的君子,为人正直、彬彬有礼,又不失温情、待人有方。作为纯蓝 Pure Blue (刚毕业就进入 IBM),这个温文尔雅的君子给予了我初入社会的包容,像一只大手,紧紧地保护着我,在 TA 的陪伴下,我跌跌撞撞地不断成长。君子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与每个 IBMer 交往都如抚琴吹笙,吟诗作对,使人心旷神怡,无不自在!每每想到其中三两小事,在晴朗的夜晚,也足以与月同乐,与嫦娥共舞。
与君子交是知无不言,授无所避,并且总是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的错误,让我作为职场新人及时改正。陈宇翔老师是我进入 IBM 后的第一任师傅(mentor),我经常向他请教问题,大部分时候陈宇翔老师都能完美地解答我的疑问,并且鼓励我自己多动手,从实践中学习。陈宇翔老师作为一名 CTA Team 的架构师,经验丰富、造诣颇深,但他从来不满足于现有的技术水平,他对于新技术的态度,永远是充满激情,每次实践,他都会留下细致的教程,以便于同事们学习,对于尚不确定的新技术、新难点,陈宇翔老师会反复确认后再孜孜不倦地教会我。我除了在技术方面受益匪浅,更是学会了要不断学习、不断钻研的人生哲理,这对我未来长远的职业生涯都会有巨大帮助。
在陈宇翔老师的教导下,我从小的技术工具开始入手学习。对于这些我并不熟悉的工具,从安装到一步一步按照教程来实现功能,看似简单的每一步,都走得无比艰难。为了熟悉一个工具,我常常要花费一两个月来研究学习,为了加快学习速度,经常调试到深夜。陈宇翔老师对于我在动手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回复总是非常及时,记得有一次调试到夜里十一点多,一直无法解决问题,我将问题发给陈宇翔老师,希望他明天可以帮助我解答,令人意外的是他立刻约我上 Webex 来帮我解决问题,那天解决问题之后时钟已经转过了十二点,他仍然保持着激情,并且鼓励我有问题随时问、不要拖。对于我的每一个进步,他都会投来鼓励的微笑,对于我的错误和不足,他也会严厉指出。
九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因为工作变动原因,我即将转入 IBM 的存储工作,即使我将要转入其他部门,陈宇翔老师仍然会极其耐心地指出我工作上的不足。在我离开团队前一天,我跟陈宇翔老师聊了很久,从工作表现、生活态度等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沟通,陈宇翔老师都从“过来人”的角度给了我极佳的建议,为我开辟了全新的视野。最后,陈宇翔老师还不忘风趣得说一句:“以后不要忘了前不久刚学习的 Docker 啊,容器技术是未来技术发展一个重要的基础,不管到哪都会用得上。”
与君子交,其乐无穷,乐在交往于心,不再拘泥于冰冷的工作关系,更多的是紧密的朋友;乐在有话必言,不拘泥于小节,更乐意去直接指出新人的不足。我时常感激能够在如此的工作环境中工作,感动于能够遇到陈宇翔老师这样的良师益友。
当我调入存储技术销售团队后,我发现良师益友并不局限于陈宇翔老师的个例,而是因为 IBM 良好的文化普遍存在于全公司的。我身边的领导、同事们都会不断给予我反馈,推动着我不断进步,而我也在这样的环境中变得更为积极地帮助他人,相互督促进步。我在存储团队的同事,除了同样给予我谆谆教诲外,还带给了我亲人一样的温暖。
2020年初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迟迟未能离去,2021年春节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我并未返乡,而是在上海“宅”家过年。我的新师傅(mentor)胡老师知道这个情况后,专门打电话关心我的情况,假期刚结束他就组织上海的同事们一起吃了个新年餐,那种热闹的氛围,仿佛弥补了今年错失的团聚新年,那种归属感,只有经历过的人也许才能体会得到。
特别是和胡老师,除了技术问题有问必答,经常也会约在公司见面交流。就连之前属于技术团队、现在转入销售团队的赵宇啸老师,也不知不觉的成了我的半个师傅(mentor),大家经常约在一起,聊技术聊生活。他们在我心里不仅仅是同事更像是朋友或者是大哥,可以平等地互相交流思想,对于我不管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的疑问,他们都会毫无保留的给出他们的看法。我在 IBM 短短不到两年,充分体会到了来自身边的善良和互助,让我意识到 IBMer 的翩翩君子并非个例,他们都在用最真实的善意去温暖冰冷的钢铁森林。
有时我会想,人世间的感动大抵是如此:与君子交,表于形,各居于其所,共抚一首高山流水,诉可歌可泣;与君子交,流于心,齐欢聚一堂,同饮一壶绿蚁浊酒,待春暖花开。
IBM 的纯蓝是幸运的吧?身旁有师傅的言传、身教与鞭策。尊重、包容、正直、卓越,这些特质已经深入一代又一代 IBMer 的骨髓,不断传承,即便是在“卷”“畜”横行的时代,IBMer 依然是愿意“用最真实的善意去温暖冰冷的钢铁森林”的那群人。
作者:Alex Feng
IBM 科技事业部安全技术数字销售代表
个人简介:性别男,水瓶座,25岁,身高 184,体重 82 (这是征婚启事吗?好吧,此处保留不改。)
个人宣言:繁华与寂静之歌,理想与汗水同行,成长之路有幸与 IBM 相遇,TA 是微风,是晚霞,是心动不止和无可替代。愿继续保持热爱,奔赴山海!
公司如同一条船。当你加盟了一家公司,你就成为这条船上的一名船员。这条船是满载而归还是触礁搁浅,取决于船上的所有船员是否齐心协力、同舟共济。
故事的主角叫 Alex,在 24岁那年他选择加入了 IBM 这家百年企业,在波涛汹涌的 IT 浪潮里成为了一名 Early Professional Hire (EPH)菜鸟新兵,而他负责的业务正是当下炙手可热却又富有挑战的 Security,15个月来,他正走在属于他和他们的成长之路上。
就在 Alex 到公司的第三个月,在这之前没有丝毫安全领域工作经验的他碰到了一个很有挑战的项目,一家业界顶尖的医药企业想要用新的安全平台替换掉他们的现有平台。这对当时刚入职的 Alex 来说,已经是超级大单了,这个项目能否顺利拿下,对 Alex 个人和部门公司业绩关系重大,Alex 非常期待能够拿下这一单。
然而项目进展并不顺利。一方面,客户这次的新需求并不明确,不确定包括 IBM 在内的解决方案能否满足客户需求,顺利完成项目审批。另一方面,客户的子公司之前用过友商产品,评价颇高,对 IBM 方案价值的感受并不深切。
Why Project, Why IBM, Why Now, 一系列问题都在困扰着 Alex,同时客户复杂的参与要求就意味着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然而赢率可能非常低,投入的宝贵资源很可能白白打水漂。面对如此不利的项目背景和客户复杂的参与要求,这对初出茅庐的 Alex 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甚至因此长时间焦虑失眠。
无奈的他向部门领导 Emma 求助。当时 Emma 正在和同事们加班做明年的业务计划,看到愁眉苦脸的 Alex,她中断了会议,仔细听完 Alex 并不怎么清晰的项目介绍后,拍了拍 Alex 的肩膀说:“这种项目太正常不过了,别担心,会有一大帮人帮你的。”
于是,一场生动的 Security 集体作战狩猎行动开始了。就像是南非大草原上的“坏男孩雄狮联盟”一样,有 Sales 老大哥们不计利益的冲到一线了解项目信息,有 CTP 们腊月 30号和还在打磨项目技术应答,还有一场场数不过来的线上项目沟通会。这也是给年轻的菜鸟 Alex 印象最深的一课。
正月初八新春假期刚过,春寒料峭,空气中还残留着烟花火药的味道,阳光刺眼让人看不清眼前的路。Emma带着 Alex 在内的四位同事们冲到了客户现场。中午 12点,大家在客户附近麦当劳餐厅碰头,简单吃了口汉堡。下午 1点钟,大家就来到了客户现场。按照计划,下午的交流定了 3个小时,分别跟客户的首席运营官和安全团队交流。本想是一场再普通不过的交流,却没想到开始了一场 Alex 经历过的时间最长、也是最感动的一次交流会。
前面 1小时与首席运营官的交流整体顺利,基本是按照原先预判准备的方向在走。1小时过后,到了与客户安全团队的交流,随着交流的深入,IBM 产品方案的价值逐渐影响客户,客户五花八门的各种新的问题提了出来。IBM 四位同事按照分工,有人打技术,有人打商务,有人插科打诨,有人高屋建瓴,分工合作,团队作战,甚至还私底下偷偷打小抄传纸条。双方现场交流不断进入状态,激情四射,不知疲倦,甚至一度忘记吃晚饭。1小时,2小时,3小时……双方足足交流了 10个小时,客户的疑问被一一解答,方案的价值也被充分展现,双方的信任值不断提升,收获颇丰。从中午 12点到午夜 12点,这场“双十二”交流真的是酣畅淋漓。
午夜凌晨大家从客户现场出来,晚风暖暖,浦东的月光透过树枝洒在路面上,光影交错,温柔迷人。坐上出租车,大家依然精神抖擞,总结着今天的交流安排。随着车子开出去越来越远,高度兴奋的大家逐渐静了下来,疲惫感瞬间袭来。Emma 躺在副驾驶上闭目休息,高老师声音略带沙哑,Aaron 用手按压着太阳穴。这一刻的 Alex,一股热流涌上心头。
项目的成败在此刻或许已不再关键,但凡项目总会面临成败,更关键的是在 Alex 最困难的时期,有一大帮人坚定地站在了他的身后,不计得失倾囊相助。未来的路还很长,在以后或许会遇到更加黑暗的时刻,或许会遇到更加复杂的项目,但 Alex 通过这一课坚信:只要人在,团队在,最终的胜利也一定会在!
“别担心,会有一大帮人帮你的。”这是菜鸟 Alex 对自己、对 Security、对 IBM、对未来最大的底气。愿与 IBM 这艘大船继续同舟共济,乘风破浪,直挂云帆!
在 IBM 做菜鸟是幸福的吧?因为背后有高人可以依靠,而且不只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愿所有的 “Alex” 都有 “Emma” 、“高老师” 和 “Aaron” 可以依靠,一起乘风破浪,直挂云帆!
——我与蓝色巨人的点滴故事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作者:贺华
IBM 数据科学与 AI 架构师
个人简介:性格:自信、阳光、真诚、认真、友好。爱好:篮球、书法。专长:开发、设计、咨询、管理。
个人宣言:愿广交朋友,为 IBM 的成功添砖加瓦。
“不幸”接到老板的钦点,需要写一篇随笔展露一下在 IBM 的感悟心声。作为一个技术人,满脑子填充的只是逻辑性的符号、数字、代码、架构,还真难说有什么感天动地、催人泪下的回忆。合着这几天一直在酝酿,白天工作闲暇在想,晚上睡觉时在想,上洗手间时居然也在想,真是一直在 THINK。马上就到交稿截止期了,不管了,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吧。
IBM 被称为蓝色巨人,因为 TA 的 Logo 是蓝色的。好巧不巧,在所有颜色当中,我也最中意蓝色,能在 IBM 工作我感到分外幸运。
2012年,我从全球咨询服务部(GBS)调动到软件部(SWG),面对不熟悉的工作模式、新产品,以及众多新同事,这些挑战让我有点小紧张。以前做咨询,很多时候都是和团队一起作战。在项目里,同事们天天见面,与客户也整天泡在一起。而现在,作为售前工程师,以销售为导向,我经常需要独自出差去面对陌生的客户或者合作伙伴。当时感觉自己突然掉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未知带给了我更多的不安全感。那时候的南方并不如现在这么安全,出差在外的某个夜晚,我接到老板 LG 打来的电话,他没跟我说工作,而是特意嘱咐我:“出差在外,要以人身安全为重。” 听了老板一席话,我心头一热,IBM 的老板真好。
时代在变,蓝色巨人也在变革,作为一分子的我,也需要持续不断自我激励、学习进步。曾经的老板 HZ 除了日常指导我的工作,对于职业生涯的困惑,也会殷切地开导我。记得他曾经说:“不管你今后继续从事技术工作,还是从事管理工作,都不要丢下技术。因为技术是最具生命力的,IBM 就是依靠先进的技术在市场上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我听后真的很受感动,他是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我在工作中不断前行。
2018年,有个重要的大客户想要采购我们的一款软件,但需要做验证测试,而且计划在一个月内完成。但那款软件当时在中国地区没有专门的工程师负责。如果没人做安装测试,很可能这个销售机会就没了。在架构师 ZX 的组织和激励下,我自告奋勇接受了这个挑战。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个软件,我不得不花了一周的时间来熟悉了解这个软件,依靠仅有的官方文档资料,不断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一遍又一遍地尝试着安装、配置、验证、卸载。几乎每天都熬到凌晨三四点才罢手。那股使不完的劲,如今都记忆犹新。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我赶在客户截止日期前在客户的环境中成功部署了这款软件,并完成了对客户的演示。老板 SL 得知我的努力后,还专门在内部的会议上表扬了我。真没想到,在老板和同事的激励下,我也能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真是“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2020年,我参加了公司组织的 “AI 启蒙季” 的公益活动。平时常有客户称呼我为老师,这次我要成为一位小学生们的真老师。我们组成了一个小的虚拟小组,这里有客户销售、IT 工程师、架构师、人力资源专家等等。虽然我们大多互不相识,但工作起来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一样运转。有人负责台上讲课,有人负责课堂纪律,有人负责摄像拍照,有人负责发放问答奖品。课堂下,我们利用工作闲暇时间认真讨论,精心备课;课堂上,小同学们发言非常踊跃,学习氛围超乎想象。每次活动结束时,同学们都会依依不舍地缠着我们追问什么时候再回来,下次讲什么内容,有什么奖品等等。虽然每次活动结束时,大家都有些许疲惫,但能够听到同学们的掌声、看到同学们的笑脸,还有我们大家都穿着蓝色 T恤工作的影像,我们更多体会到的是成功的喜悦,奉献的快乐。
某日与友人聚餐,他问道,“你在 IBM 这么多年了,级别也没变过,还是基层技术岗位,收入与业界其它公司比也不算高。为什么就不愿意另辟蹊径,择良木而栖呢?” 我思考了一会,回答道:“因为 IBM 包容、高效、创新的企业文化吸引着我,亲诚友爱的老板和同事关系吸引着我。在这里我能感受到不断学习进步和成长的快乐。我相信,能与企业共患难的员工,将更能体会到企业成功的艰辛和喜悦;踏踏实实做事的员工,也一定会得到公司的认可。”
古人云,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我在 IBM 工作的时间里,真真切切的感受到,IBMer 优秀的蓝色基因,真的可以像水一样无声无息地浸润到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就是那一件件小事,一句句热心的话,一个个难忘的瞬间,最终让我也化身成为一个蓝血人。我非常庆幸能够工作在这样的公司、这样的集体中。真心希望蓝色巨人永葆青春,不负韶华,再创辉煌。
作为一名在 IBM 辗转不同岗位、练就一身硬本领的蓝血人,贺华确实可以“另辟蹊径,择木而栖”。然而他和无数虚怀若谷在平凡的岗位创造不凡的 IBMer 一样,割舍不下的是 IBM 润物无声的正直善良进取的文化,是 IBM 不畏变化重塑自我的勇气,是 IBM 与所有敢想人(Forward thinking leaders in all of us)一起破局进步的格局与能力!
往期回顾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