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份I+T联合推荐的爱心科普书单

IBM中国 2021-12-05 21:29

图片

图片

本文转载自 腾讯志愿者协会微信公众号

“I+T”是个什么“神秘组织”?

这是IBM和腾讯公司的开头大写字母,IT也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缩写。两家公司都以“科技向善”作为自己的使命,都有着深厚的员工志愿服务传统和庞大的员工志愿者群体。

在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这天,I和T组成一支志愿小分队,共同推荐“2021我们一起读”10本优秀科普书。

这些科普书,全部来自于腾讯和IBM员工志愿者的推荐。希望借书启发孩子们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之心,让每一个无论在城市还是在边远乡村的孩子,都能从阅读中看到自身发展的更多可能。

另外,我们还要告诉大家的是:从2022年1月1日开始,腾讯将升级“员工公益配捐计划”:针对员工公益捐款,腾讯将以1:1的比例进行资金配捐;针对员工志愿服务,腾讯将以100元人民币/志愿服务时长进行配捐。

先来看看鹅厂和IBM的人都给娃读什么书吧!腾讯和IBM所选择部分读讲的如下十本图书仅为公益用途。

图片





1、《DK儿童情绪管理:我不生气,

冷静是种超能力》


图片


情绪是什么?人为什么会产生情绪?情绪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什么影响?这本书从科学的角度帮助孩子了解每种情绪,并给出了很多科学方法,帮助孩子保持冷静、控制情绪——“情绪来时不生气,我有冷静的超能力”。


“I+T”的志愿者们很多都为人父、为人母,在面对儿童情绪时时有困扰。他们希望这本书能帮助孩子们学习情绪管理。这样,在发生家庭冲突时,家长和孩子可以从吐槽、抱怨、回避等负面情绪中走出来,更好地聚焦问题、解决问题,


志愿者们也想让爸爸妈妈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孩子可以把觉得跟自己相通、有连接的重点内容标记出来,在生活中多实践情绪管理;对于孩子的改进行为,家长可以适当鼓励。



2、《看不见的森林-林中自然笔记》

 
图片


藏在落叶层里的火蜥蜴,春天里初次绽放的野花,日出时飞过的鸟,随风行走的种子……森林里有多奇妙?志愿者们说,这本书能告诉你。


这是一本由生物学家撰写的森林观测笔记。书的每一章都以一次简单的观察结果作为开头。通过对森林的观察,作者梳理出各种动植物间复杂又微妙的关系,描述延续数千年甚至是数百万年的生态系统。


不管是8岁以上的孩子,还是成人,都可以将这本书的阅读过程视作一次寻找大自然奥秘的旅行。一边阅读一边学习如何做自然笔记,跟随作者这名“导游”,一起去探索存在于我们脚下的奇妙世界。



3、《新科技驾到——孩子看得懂的

前沿科学漫画》

 
图片


6-12岁的小朋友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尤其是对新科技、黑科技感兴趣的小学生千万不要错过!!!


这套书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以漫画的形式呈现给小读者们,用孩子们喜欢的画风和简单的语言形式,对尖端科技和前沿研究成果做有趣的解读。


相信这套书可以满足孩子们对于前沿科技的求知欲,启发他们对于未来的无限憧憬。阅读之后,孩子们可以针对各自感兴趣的领域(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再来一波深度阅读,比如《这就是物理》、《这就是化学》等。志愿者们的推荐书单,读一还送二。



4、《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图片


这是一本非常实用且参考价值非常高的科普书籍,被誉为“在中国观鸟的圣经”。在这本书里,孩子们可以看到1329种鸟类的彩色绘图和所在区域分布图,了解中国所有鸟类的形态和分布等信息。


太专业读不懂?没关系,腾讯志愿者已经亲自“试验”过:“我家小朋友说,只要鸟漂亮就行。”所有热爱大自然、热爱鸟类的孩子和大人都可以通过这本书看到漂亮的鸟。除了认识鸟类之外,还可以了解到中国保护及濒危鸟类的现状,唤醒鸟类保护的意识。



5、《人文草木》

 
图片


从16种植物的起源、传播、驯化开始说起,这本书以植物的历史变迁为切入口,让孩子们在通俗易懂的行文、轻松贴切的用语、生动精美的插画中认识草木,也了解历史。


这是一本读起来轻松的植物历史书,8-16岁热爱植物、喜欢科普通识的孩子可以在通读过程中用笔勾画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志愿者们相信,知识的认知不是来自于书本的灌导,而是兴趣的自主选择。那就从现在开始,一边读,一边写写画画吧!



6、《大自然共生的秘密》

 
图片


大自然中也有“共生”。在这本书里,小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角色和关系,进而更客观地理解人和环境之间的共生、依存关系,说不定还能引发一波共生共存、适者生存的哲学思考。喜欢自然科学的小朋友和大朋友们一定不要错过。


书字不多,可延展的知识却不少。孩子们可以上网查询书中提及的地址位置信息,看看生物的小邻居都有谁;阅读完成之后,孩子们还可以通过回忆的方式画出这些共生关系的思维导图,再进行精读理解,进一步掌握书中的自然科学知识。



7、《Aha!啊哈!原来如此》

 

图片

图片


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没有密密麻麻的计算公式,这本书用浅显易懂的小故事将数学中关于逻辑、悖论、概率、统计等概念进行阐释,让孩子们在趣味中感受数学的神奇与魔力——数学当然不是那些带着深度眼镜、走路撞电线杆上的人才能琢磨的事,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读完之后Aha一声,数学原来如此!


喜欢逻辑思维、喜欢数学的孩子可以从把书读懂开始,再适当地拓展阅读、动手实践。读完之后,不妨摘选书中的题目考考大家,激发自己和身边人对数学进一步的兴趣和探索。



8、《有趣的科学·有趣的力学:

感受到的力》

 
图片


力学是物理学中最古老的分支,现代科学中的很大一部分都建立在力学的知识基础上。为什么上山比下山累?为什么冬天下的是雪,夏天下的是雨?为什么铁块可以沉入水底,而几千吨铁做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把这本书推荐给有许多问号的小朋友吧,或许他的“十万个为什么”能得到解答。

这是一本志愿者亲自认证“我儿子阅读过并很喜欢的书”,好读又好懂。10-13岁对物理和宇宙感兴趣的孩子们,只需要一件事就可以很好地开启读书之旅,那就是:翻开它。



9、《太空日记》

 
图片


星星和太空,是孩子们心之向往的地方。有多少孩子曾许下过“长大了我要当太空人”的愿望?现在,一线宇航员亲自讲解航天工程背后的故事,还原航天工程师的真实工作,在原汁原味的太空日记里了解航天、了解太空。


除文字之外,本书还配以大量的视频帮助孩子理解。如果碰到不明白的专业术语,孩子们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或寻求老师的帮助来理解这些词语。



10、《地球之冠——北极》

 
图片


这本书由科学探索奖得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青年科学家刘倩推荐。书中详细介绍了北极的地理、气候、特有生物等自然状况,既讲述了科学探索和利用北极,也介绍了北极别样的生活和旅行,让向往北极的孩子们能获得对北极的系统了解和清晰全面的把握。


“没有什么限制,怎么读都可以。”科学家刘倩希望全年龄段的小朋友大朋友们都可以参与到这本书的阅读中,一起随文字去往北极,探索那里的神奇奥秘。
 
荐书,也读书。“I+T”的志愿者们会以团队创意读讲的形式,将这些优秀科普书变成有趣好读的音频与短视频,通过腾讯视频、腾讯学堂+、IBM SkillsBuild for Students等线上教育平台,为教育资源欠缺地区的孩子们送上随时随地能听能看的优质科普资源。


从12月6日到10日,每天两节线上公开课,腾讯和IBM的志愿者们会在腾讯会议里,和孩子们有一场不见不散的科普约会。12月8日,科学探索奖得主、青年科学家刘倩也会在线上和孩子们讲讲“北极”的寒冰。
 

参与方式:欢迎学校/个人在直播时间登录腾讯会议观👇
   
https://meeting.tencent.com/dm/WN9zoIAFHZzr,腾讯会议号:810-7905-7048

直播时间

书名

志愿者老师

12月6日

15:10-15:50

《新科技驾到——孩子看得懂的前沿科学漫画》

马艳

12月6日

 16:10-16:50

《太空日记》

汤恒

丁伟

12月7日

15:10-15:50

《有趣的力学 - 感受到的力》

王伯韬

12月7日

16:10-16:50

《大自然共生的秘密》

林原

胡潇

12月8日 

15:10-15:50

《地球之冠:北极》

刘倩

12月8日

16:10-16:50

《Aha! 啊哈! 原来如此》

陆燕

郑维珺

12月9日

15:10-15:50

《DK儿童情绪管理》

王阳

12月9日

16:10-16:50

《人文草木》

王晓雅

12月10日

15:10-15:50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闫莎莎

12月10日

16:10-16:50

《看不见的森林 - 林中自然笔记》

欧阳旻



孩子们可以通过所在学校申请加入“I+T为娃读科普”项目,报名参加线上公开课,项目学校还可以通过问卷提出申请(问卷地址https://wj.qq.com/s2/9379508/e5d1/),微信支付“知识星光”项目为支持”I+T“将发起捐赠,为学校赠书。

“I+T”也向外界更多的志愿者发出邀请,邀请大家参与到“为娃读科普”项目中来,分享读书和求知的喜悦,用所思所想启发更多孩子,拓宽助力教育公平的更多可能。


希望在这个冬日,这份来自腾讯和IBM员工志愿者的爱心书单,能带给孩子们科普和知识的温暖。




END


往期回顾

 IBM 智能化数据经纬(Data Fabric)获「2021年度人工智能最佳解决方案 TOP 10」

→ 今天的 IBM —— 听 IBMer 怎么说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