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 VS 苏富比:拍卖行巨头的NFT之战 |系列之三

腾讯科技 腾讯科技 2021-12-09 11:56

图片

腾讯科技
4分钟带你了解拍卖行巨头的NFT之战 #元宇宙

2005 年,日本企业万视宝电工准备拍卖一批价值两千万美元的珍贵名画,吸引了佳士得、苏富比两家拍卖行前来争夺授权。纠结之下,万视宝决定让双方用石头剪刀布来一决胜负。最终,命运眷顾了佳士得,凭借剪刀战胜了苏富比的布。


不过,这两个死对头的斗争并非总是如此儿戏。作为两百多年前同样发家于英国的同行,佳士得与苏富比如今已是国际艺术市场的两大巨头,在世界拍卖行头把交椅的位置上互相缠斗、轮流坐庄。


而到了2021 年,双方之间又燃起新的战火。为什么这两家老牌拍卖行都不约而同地进军 NFT?在这个新战场,究竟谁会获胜?


图片


佳士得、苏富比关于 NFT 的较量,要从争夺互联网阵地说起。


早在千禧年前后,苏富比就接连和亚马逊、eBay 合作网络拍卖,却都以失败告终,而按兵不动的佳士得则在 2006 年推出了线上拍卖网站,弯道超车。尽管后来苏富比又再次和 eBay 合作,但网络拍卖的销售额还是落后于佳士得。


不过,这点钱只是总收入的零头,互联网始终不是拍卖行的主战场,直到,疫情来了。


由于疫情期间难以开展现场拍卖,两家拍卖行都紧急转战网络。危机之中,苏富比 2020 年的业绩竟然逆势增长,佳士得则大跌 25%,而就在这个时候,NFT火了。


图片


NFT,即非同质化代币,它可以将各种虚拟物品的所有权记录在区块链上,形成可追溯、不可篡改、不可替代的“数字资产”。今天,有不少知名艺术家和数字艺术创作者都在制作 NFT 艺术品。


见此机会,急于翻盘的佳士得在 2021 年 3 月率先领跑,首次在线上拍卖 NFT 作品,这幅集合了数字艺术家 Beeple 共 5000 张作品的图片,展现了艺术家的成长历程以及对生活的洞察和想象,最终以 6900万美元卖出。


苏富比紧随其后在 4 月拍卖了匿名艺术家 Pak 的一组NFT 作品,简单的几何图形,高度概念化,比如其中名为《像素》的作品真的只有一个灰色像素,这组作品的拍卖总额达到 1700 万美元,逊于佳士得。


随后,双方都趁热打铁,接连推出一系列大火的 NFT 作品,这背后的原因显而易见。


NFT 作品融合了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艺术的属性,本身就适合线上拍卖,高昂的售价更能增长业绩。且根据佳士得的统计,NFT 买家中有七成是艺术市场的新人,拍卖行不能错过这些有钱的新客户。


与此同时,佳士得与苏富比也要面对 NFT 对传统艺术市场规则的改变。


比如传统艺术品每次转卖,艺术家本人通常不会获得任何收益,佳士得和苏富比都因此遭到过起诉。而 NFT 市场则会在每次转卖时给艺术家最高 10% 的版税,区块链本身可追溯的特性方便了艺术家掌握作品流向,持续获得收益。


当然,在NFT 这个新战场,佳士得、苏富比都还只是小弟。成立于 2017 年的 Opensea,交易总额已超过 112 亿美元,相比两家传统拍卖行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此外,还有Rarible、Solanart、欧易等各路玩家争夺市场,在这些本身就根植于区块链的平台上,NFT 的交易要比传统拍卖行活跃得多,也便于更多人在此创作、上传、购买 NFT。


然而,伴随着繁荣,争议也从未停止,这些 NFT 真的值这么多钱吗?


传统艺术品的价值往往需要数十年的验证,大卫·霍克尼这幅创作于 1972 年的画最初只卖了 18000 美元,经历半个世纪的数次交易才达成九千万美元的拍卖价格。而Beeple 的 NFT 作品刚问世,就从 100 美元的起拍价暴涨到 6900 万。


无疑,爆火的 NFT 在未来还需接受时间的考验,而在这个机会与风险共存的新兴市场,参与者也要回归价值与理性,警惕炒作和投机。


正如不久前,有人为了买这个 NFT 头像,花费 5.3 亿美元,碾压佳士得、苏富比拍卖的最高纪录,但结果发现,只是同一个人用三个钱包把头像卖给了自己而已。


腾讯科技
4分钟了解元宇宙:为什么Facebook更名Meta进军元宇宙? #元宇宙
图片

欢迎分享、点赞、在看,一键三连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