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5+个offer的学姐上万字保姆级秋招复盘&经验分享!强烈建议收藏

胡小飞微电子 电路和微电子考研 2021-12-18 15:46

推送会和你一起进步哒,记得右上角把我设为星标哦~

图片
自我介绍
Self introduction

我的本科和硕士都在上海的同一所高校就读,本科阶段拿过两次国奖。平时生活就普普通通平平凡凡了。希望面经对需要的人有所帮助!

小姐姐的邮箱:

1930825@tongji.edu.cn



如果用数据总结一下这次秋招,我的秋招是这个样子的:


图片

参加了13次笔试。

参加了8次性格测试。

参加了26次技术面试,包括16次一面,9次二面,1次3面。其中包括6家线下。

参加了7次Hr面。

拿到了5+个offer。




从7月初开始,到11月1号签订三方协议结束,4个月。或者说从4月份投实习算为开始时间也可以,或者说从6月份开始参与笔试算作开始时间也可以。与其说是秋招,我更愿意说是夏招,因为真的是夏天就开始了。

站在今天,回头看,有些感慨与感悟。总结一下,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我的研究生项目是ADC,这是个创新型架构,数模混合结构,涉及算法、模拟和数字。由于我投递的是模拟IC岗,面经、知识总结对模拟IC的同学可能有所帮助,对数字IC的同学可能只有面试流程等内容有参考价值了。接下来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大家help yourself!



目录
2021

1. 确定方向 

2. 准备与投递简历 

    2.1准备简历 

    2.2投递简历  

3. 复习基础知识和项目 

    3.1复习基础知识 

    3.2复盘项目 

4. 参加笔试 

5. 参加技术面试 

    5.1技术面试中常见的模拟基础知识 

    5.2自我介绍 

    5.3讲项目与面试官提问 

    5.4部分公司的面试感受 

    5.5面试官反问 

6. 参加主管面试 

7. 参加Hr面试 

8. 参加性格测试 

    8.1华为性格测试 

    8.2大疆性格测试 

    8.3类似于阿里的性格测试 

    8.4其他性格测试 

9. 谈薪 

10. 选择和拒绝offer 

    10.1选择offer 

    10.2拒绝offer 

11. 写在最后的话 


第一部分
确定方向


图片

图片

可能大家会觉得自己做数字还是模拟早就定了,做ADC、PLL、serdes、电源还是射频也早就定了,那样是最好的。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对于绝大多数公司来说,针对应届硕士的岗位,数字IC岗和模拟IC岗是明显区分的,即使是在模拟部的数字岗,或者是模拟公司的数字部门,也是专门做数字模块。在我接触过的这些公司里,只有一家做serdes的公司有一个岗位叫作“模电混电工程师”;只有一家电源公司,表示会喜欢懂系统级建模,又同时懂数字和模拟的人,当然不排除这家公司是想让我过去才这样说的可能性。对于一个博士,或者很有技术经验的人来说,数模通吃,会是一件好事。对于一个应届硕士而言,两年的学习时间,还要上课,在多个方面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对打开知识面是一件好事,对找工作来说并不是一个加分项。在面试过程中,有十多个面试官对我说,他们觉得在我的项目中,模拟部分涉及得不多,建模和数字占了很大比重。这些确实是实话,我也承认,但无疑对我的面试是有些不利的。

对于模拟IC来说,市场上主要有信号链类和电源类两类产品,占比分别是30%多和60%多,这也是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的。通常来说,信号链类产品的毛利率较电源类高。公司也分为主做信号链产品的公司,如纳芯微;主做电源类产品的公司,如南芯半导体、晶丰明源、矽力杰;也有少数规模较大的公司两种都会涉及,如华为海思、思瑞浦、圣邦微。其实这些公司也并不会严格区分为信号链公司还是电源公司。工作后,选择做信号链还是电源,也是模拟ICer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基于自己的方向,自己的技术理想,自己的职业规划,某个方向的前景等因素进行权衡。对我而言,我觉得自己两方面都不会,做什么都可以,都是入职之后从头开始学习。而且模拟电路之间都是互通的,都要考虑拉扎维的“八边形”,在其中尽可能做到良好的平衡。


第二部分
准备与投递简历



01
准备简历

网上有很多资源教大家如何做简历,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对于理工科生来说,简历以技术为中心,展现出项目的技术关键点、难点、创新点、指标、性能和结果,能用数据说话尽量用数据说话,简历整体简洁明了就可以。


02
投递简历

2.2.1投递方式

(1)内推

关于内推到底有没有用这个问题,我之前也很想知道。经过这么多次投递简历,我觉得吧,概括起来,就是能内推尽量走内推。内推并不一定能保证通过,也不一定能降低面试难度,但它能保证的是加快流程。在秋招白热化的阶段,简历如洪水的阶段,时间的先后也是拿到offer与否的影响因素,内推会意味着插队,提前面试,拿到offer的概率也有可能增加。可以走在相应公司工作的学长学姐的内推,也可以试一试别人学长学姐的内推,还有一些招聘平台提供的内推码,最差还可以去网上搜一搜。

(2)平台辅助投递

近两年也出现了专门做微电子招聘的平台,主要有

公众号:IC集友圈,小程序:研分网。

小程序可以投递简历、查询薪资,很方便。由胡小飞主办,圈内称飞姐,目前这个平台对学生是免费的。他们还建了一些秋招群,胡小飞会经常发布合作公司的招聘信息,很好地提醒投递了,防止错过时间节点。大家还可以在里面询问进度,讨论公司,讨论offer选择,讨论人生,很有意思。

公众号:大同学吧。

这个平台也经常发布招聘信息,也有秋招群,可以作为辅助。他们有些面试直通卡的活动要拉好友关注点赞,搞得有点像拼夕夕。

(3)自主投递

公司的招聘信息一般在公司招聘公众号、公司公众号、公司官网发布,手机端微信接收信息方便一些。

2.2.2投递份数

这个问题可以自主抉择了,如果是大佬,心里有谱,可以只投递几个心仪的公司。如果是技术水平一般,心里没底,可以走海投路线。就我而言,我确实是有点海投的意思了,虽然刚开始我并没有想过具体要投多少,我本意也没过想那么海。

我觉得在前期,可以适当地多投递一些。原因如下:

第一,除了海思、中兴和紫光展锐,IC公司的规模一般不像互联网公司那么大,互联网公司一次招聘可以招几百人。对IC公司来说,做电路并不需要那么多人,尤其是模拟电路,几个人可能就够了,比如卓胜微的模拟部只有4个人,感觉都很大佬。

第二,做电路很看经验,有些公司之前只社招模拟工程师,比如加特兰、南芯、思瑞浦和圣邦上海都是这两年才开始校园招聘,招聘个数在几十个已经非常多了,多数公司今年都在20个以下,甚至是10以下。

第三,学生在学校,并不能知道公司今年校招的hc(human count,人头数,可以理解为名额),以及公司是否有一些硬性要求,比如必须方向对口,必须有流片经历,是否在意学校排名。对于学生而言,学生是在围城外面,对公司并不了解,对规则也不了解,信息闭塞。比如海思,在去年只发放了极少数的sp,在今年,曾许诺的15级也没有完全兑现。对于秋招而言,历史信息的参考价值是有限的,万一在这次秋招,目标公司真的有额外要求,或者有政策变化,或者由于我们自己没收集到信息,而导致“一场空”,多投几个简历也不至于到时候没有后路,那么被动。

第四,对于学生而言,多投递一些的好处,就是刷经验。看笔试题型,模拟笔试会有一些常考的题目。刷面试经验,我们是否能把自己的电路,逻辑清晰地讲述给别人,让没做过这个模块的人也可以听得懂,这是很重要的。另外,公司的工程思维与实验室的学术思维有很大不同,工程师们会怎样看这个架构,他们会考虑哪些方面,他们提出的问题我们是否考虑过。每次面试也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第一次被问到,是有可能没有考虑过的;回去思考一下,下次再被问到,就是考虑过了;万一被心仪公司问到了,就是妥妥地赚到。


当然,投递太多也有坏处,笔试面试太累,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再者,可能会对以后跳槽有影响,这个要看后面自己的处理方式。


第三部分
复习基础知识和项目



01
复习基础知识


在秋招之前,要抽时间复习一遍基础知识。模拟IC主要有5本圣经,Gray,Razavi,Martin,Alen,Sansen。某学长曾这么评价它们:

知道拉扎维的人很多,但拉扎维上有很多实践上用不到的东西。很适合面试,因为以前的人读拉扎维读得多。拉扎维运放讲得多。

马丁讲得很工程,学长说项目需要啥他讲啥。

Sansen是带着看ppt,和模块相关论文的ppt,在关键点上分析得很到位。同一领域的论文,读多了,论文之间不同的、重要的就那一小块,Sansen就把它总结出来了。适合有基础进阶的同学。

Alen前面的基础知识讲得有点乱。它比较出彩的地方在于第六章开始的放大器设计,有比较详细的设计步骤。

Gray这个了解的不多。有学长说,有前面的那些书,他通常把Gray当参考书用,偶尔查一查那种感觉。

对于秋招复习来说,拉扎维更合适一些,无论是笔试题,还是考查基础知识的面试。至少要看完拉扎维1-10章,加上bandgap,开关电容电路。比较系统地看完一遍一般需要一个月时间。最后,希望达到的比较好的程度,是可以给别人手画出电路,可以不看书、口头简单地分析原理。


02
复盘项目

将自己做过的项目进行整理,能口头逻辑清晰地给别人讲出来,可以画出系统框图,模块的细节图,比如比较器的原理图、二级运放的原理图等等。复盘项目架构设计原因,指标的设计原因,涉及的公式的推导,参数的取值原因,取值过大或者过小会有什么影响等等。

我是准备了一个ppt展示架构设计图,电路原理图等,绝大多数同学都是没有ppt的,口头直接讲述。这个也看个人能力和个人喜好了。


第四部分
参加笔试


笔试题的内容,拉扎维也基本够了。

笔试主要有两种类型。

(1)纯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一般大公司会这样出笔试题,比如华为、紫光展锐、汇顶。

(2)电路分析,一般都是大题,有一问的,也有很多问的。写完拍照上传。多数公司会采用这种方式。

多数公司是线上笔试,思瑞浦、联影是线下笔试。


第五部分
参加技术面试


技术面试主要问项目,以及项目中涉及的基础知识。如果面试官不太懂你的项目,他会开始考察基础知识。有极少的面试纯考察基础知识,目前只有纳芯微的一面。


01
技术面试中常见的模拟基础知识

面试中常见的模拟基础知识考查有下面的这些。

(1)手画二级运放,米勒补偿的作用,米勒补偿对带宽、slewing rate影响,如何消除米勒电容产生的零点。

(2)Bandgap基本结构,原理,CTAT,PTAT,可以手画bandgap,运放正负极的连接关系,这么连接的原因,运放有失调对结果有什么影响?如何减弱失调的影响?如何减弱放大器的失调?

(3)五管放大器的失配怎么考虑?设计上如何减小失配?版图上如何减小失配?

(4)如何减少放大器的噪声

(5)低通滤波器的阶跃响应,高通滤波器的阶跃响应

(6)开关电容电路分析

(7)还有好多,待你发现,慢慢学吧……


02
自我介绍

技术面试通常是先自我介绍,关于自我介绍这个问题,是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问题。在简短的语句里,传达出最多的信息,是自我介绍的意义所在。我有两个小参考tips。

(1)可以先提前写好你的自我介绍。仅仅口头说出来,我们往往更关注内容。当把它打出来时,就会不仅仅考虑内容,还会考虑它的逻辑性,它的简短性,这些问题。

(2)我在每次面试前,都会去相应公司的官网逛一圈,基本了解一下他们的主要产品。在自我介绍阶段,会在最后用两三句话,表达一下我对他们公司产品的了解(虽然有一定可能是昨天晚上刚刚了解的),表达我想加入的愿望。

B站上也有很多讲自我介绍和面试技巧的视频,我当时是看过这个。

面试官自爆程序员面试技巧,技术不够,技巧来凑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44y1r7nd?share_source=copy_web


03
讲项目与面试官提问


技术面试通常是先自我介绍,然后讲项目,然后面试官就项目提问,可能问项目细节,可能问相关或者不相关的基础知识。最后是反问面试官环节。

讲项目尽可能讲得逻辑清晰,让没做过的人也能听懂。

面试官提问环节,尽可能回答得逻辑清晰,答就所问。如果问到了没考虑过的问题,也不要慌,先尝试表达出你的思考,或者从其他相关角度阐述你做过的思考,也许面试官就和你探讨起来了。也不要啰里啰嗦,扯些太远或者没意义的内容。如果尝试解释失败,面试官再次追问,诚实回答没有考虑过就可以,考虑不周也很正常,毕竟应届硕士,要学得还有很多。有些面试官,会把他对于问题的思考讲出来,要虚心求教,有人愿意教也是一件好事,无论最后面试通过与否,也是有所收获的。


04
部分公司的面试感受

对于这些公司的技术面试感受,我就不像知乎上一些帖子一样一家一家挨个点评了,基本大差不差的。印象比较深的,有以下几个。

卓胜微,射频龙头,模拟也很强。模拟部只有4个人。面试问得很细,真的很细,问了一个小时多,只问项目细节,概括一下,就是所有参数的取值,以及为什么这样取值,取值过大或者过小有什么影响,比如电阻电容信号幅度信号带宽等等等。面试官没开摄像头,感觉很大佬,声音很平很稳。我的项目由于比较新,几乎没人懂,但是他懂,还给出了评价。而且,作为一个模拟面试官,他也会提问数字电路的内容,很多模拟面试官遇到数字电路直接避而不谈了。一面过后就没消息了,听说他们只招个位数的人,而且是那种方向又对口又大佬的。虽然这家面试没过,但是我第二天花了一天的时间,把面试官问的问题都整理了一下,基本覆盖了我后面遇到的90%关于项目的问题。

纳芯微,做信号链类,接口产品不错,复旦系。一面纯基础知识面,问得很深入。二面线下,面试官也很大佬,基本每个人都要现场推导公式。还会问你,如果参数或者架构改一改,会变成什么样子,公式又该如何推导。你为什么不这样设计?等等

思瑞浦,信号链很强的公司,有很多很专业的人,可以很快学到很多东西,是个很好的平台,压力有点大,基本领导会以员工能力120%的工作内容作为目标。线下笔试,酒店大厅,上海高校投递者一起笔试,笔试成绩与最终薪资相关。线下面试,面试了我两个半小时,面得头都麻了,后面几乎思考不动。面试官很专业,很耐心,很会把知识讲给别人听,很有条理,这是我很欣赏的一个点,也是我后面有在认真考虑思瑞浦的原因。他问我问题,我如果没有回答上来,他会一点一点引导我,让我回答出来,循序渐进。如果实在没答出来,他会耐心讲给我听。收到offer的时候很是意外,原本感觉是去当炮灰的,感觉面试也面得很混乱,也不知道面试官看上了我哪一点,或许是能坚持面试两个半小时不放弃?还是说信了学长给我立的自驱型人设?总之,这次面试还是很有收获的。

华为海思,会有两次技术面,一次主管面,两次技术面都会现场做题目。华为的提前批find star 5月份就开始报名,个别部门会邀请投递实习的学生投递find star。传闻说今年的提前批会保15级,从我们实验室的情况来看,确实通过提前批的目前都是15级,正式批的多数是14级。如果很想去海思,很建议试试find star,无论是否真的保证高级别,最起码可以增加一次机会。模拟IC可以投递的部门,包括大海思模拟部,大海思射频部,消费者BG下的终端芯业务部(俗称小海思)。关于大小海思的区别,可以理解为大海思为华为内部供货,产品性能高端一些,历史悠久。小海思产品主要用于外售,主要在消费类电子层面,产品性能比大海思低端一些。

圣邦微,八月初就收到了他们家的offer,这是我的第一个offer。看到Hr说,“你通过了我们的技术面试”那一刻,好激动,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原来还是有人愿意要我的,有一个保底了的选择就不那么慌了。

艾为,首次谈薪就给我开出了这次秋招base最高的offer。在那个周五晚上,属实让我激动了两个小时,感谢艾为的认可。


05
面试官反问

技术面试的最后,面试官关于都会问你有什么想要问他的。这个很自由,你可以问些他们公司技术或者人事的问题。关于技术的,比如当前产品的指标、工艺、种类。关于人事的,比如模拟IC设计的人数,新员工培训等等。

我一般会从以下几个问题中选几个进行提问:

(1)做(想去的)这个方向规模,人数,做到什么指标?

(2)上海地区业务范围有哪些?主要涉及哪些模拟模块?

(3)有多少人的规模?是规模最大的吗?

(4)你们想招做什么方向的人?或者想让他入职后主要做哪方面的工作?

(5)多久流一次片?

(6)使用的工艺是?

(7)新人入职会有师傅带吗?

(8)其他你感兴趣的问题。


有关项目的部分因项目而异,大家可以参考下提问方式。有关各个公司概况的部分,是今年的数据,明年可能会有所变化。


第六部分
参加主管面试


主管面主要问项目、职业规划、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之类的问题,可以理解为技术性聊天,涉及到项目的部分通常不会像技术面一样问得那么细致,也会有反问环节。


第七部分
参加Hr面试


Hr面试也主要是聊天,正常发挥即可,不要表现得有极端的心理问题和缺陷,一般问题不大。常见的Hr面试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1)简要介绍下你的本科和研究生生活?

(2)以后想在哪里发展?

(3)在你找工作的时候,什么样的公司会成为你的选择?/你找工作最看重什么?

(4)你对工作后的职业规划是怎样的?

(5)如果你入职了,你希望小组工作氛围是怎样的?

(6)你对公司的印象是怎么样的?/你对我们公司有什么了解?

(7)请说出你三个最大的优点。

(8)请说出你三个最大的缺点。

(9)用三个词评价一下自己。/自我评价

(10)目前还有其他公司和你聊得比较好的吗?/你有其他家公司offer吗?

(11)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我?

(12)你是怎么知道招聘信息的?

(13)其他该公司对你感兴趣的问题。


表达要简洁,突出关键词,语气积极向上。


第八部分
参加性格测试

如果你是一个妥妥的老实打工人性格,比如某力,你就可以随便做,放松做,这部分内容对你就没什么意义了。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或者确定自己不是,而又很想拿到offer,那在性格测试中你就要立住一个人设,并且前后一致地维持住这个人设。对你来说,性格测试并不是企业真的想了解真实的你是什么样子,而是你要像对待考试一样通过技巧通过它。当然,企业安排性格测试,是为了测试应聘者的性格与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否相符,如果强行通过维持人设通过性格测试,而你的性格与企业文化又真的八字不合,有可能你在该企业工作也不会快乐。要自行斟酌。

性格测试主要有4种,(1)华为性格测试,(2)大疆性格测试,(3)类似于阿里的性格测试,(4)其他性格测试


01
华为性格测试

我就是在华为性格测试上挂了两次的人,大三那年投实习就挂了,研二投实习还是挂,我还真是当初的那个我呢。同一年实习+秋招共有两次机会做性格测试,秋招的第二次机会,使用技巧通过了,我只参考了下面这个帖子。

https://zhuanlan.zhihu.com/p/43850897

还要注意一点的是,华为性格测试,是梯度选项,每道9个梯度,一页6道题同时选择:非常强烈地同意,强烈同意,同意,有点同意,不确定(中间这个叫不叫不确定我也不确定了),有点不同意,不同意,强烈不同意,非常强烈地不同意。

比较确定的选项,建议多选择一些强烈(不)同意,(不)同意这样的,表明立场。非常强烈的(不)同意,这个选项可能会有偏激的嫌疑,适当适用。有点(不)同意和不确定,有些没有表明态度,适当减少使用。建议同一页的6道题,适当拉开选项,这样会减少后面的二次选择甚至是三次选择。


02
大疆性格测试

一般公司会喜欢中庸老实的人,大疆不一样,它喜欢创新冒险激进的人,这和创始人的性格和企业文化密切相关。我当时参考了以下几个帖子。

大疆招聘网申测评测试笔试题——逻辑题三段论破解,10分钟理解逻辑题思路,附加2020秋季新题 - 知乎 (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157371591

大疆汪滔:世界笨得不可思议 (ceconlinebbs.com)

http://m.ceconlinebbs.com/ARTICLE/8800083341/?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944976524772982784


03
类似于阿里的性格测试

阿里性格测试类似于公务员行测,前三部分题目每道题限时,需要注意力集中。参考了下面几个帖子。阿里、联影、加特兰都是这种性格测试。

(2 封私信 / 4 条消息) 阿里巴巴的素质测评测的是什么?- 知乎 (zhihu.com)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h411d7yB


04
其他性格测试

做完前三种,这种就不用准备了,真实地做就好了。


第九部分
谈薪


开奖啦开奖啦

小伙计你最后收集到了几张奖券?会不会开出大offer呀?

谈薪时我一般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工资组成、公积金比例、五险一金、年假、股票、上班时间、绩效考核方式、涨薪幅度和次数等等。比如这是某公司曾经开出的offer,其实薪资也是企业机密一部分,不好指名道姓地泄露。

图片 

关于年假

图片 

薪资不满意可以适度argue。Argue得好,加钱;argue得不好,可能就没了。


还想说一点的是,如果某公司开出了较低的薪资,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不要直接和Hr或者对接主管正面冲突。可以先去了解下这一年的行情,本校其他同学、上交和复旦又开出了多少。实在不满,可以私下和同学吐槽。如果真是超级大白菜,可以心平气和地和Hr询问原因,哪怕只是脸上笑嘻嘻,心里mmp。如果真的想去这家公司,尝试argue薪资。总之不要过于生气,不要和公司直接产生矛盾,IC圈子真的不大,万一以后和这家公司有合作,可能今天的行为就给明天的自己挖了个坑。如果给的实在太低,也说明这家公司对你的认可度可能有些一般,可能你们真的不合适,不满意不去这家公司就是了。

图片 

第十部分
选择和拒绝offer



01
选择offer

到了十月中下旬,offer会陆续开奖,要哪个,不要那个,也够大家纠结一阵的了,天秤座纠结了整整一个礼拜。

之所以纠结,是因为不了解公司,不知道其中好坏。也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其实就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进行选择。

不了解公司,就去公司官网、知乎、牛客网、猎聘、脉脉、看准这些网站去找公司的信息,去看各种帖子对公司的评价。还可以去问学长学姐老师,IC这个圈子并不大,很有可能就谁的同学的同学在里面,还能收集到第一手信息。

不了解自己,就要问问自己,最看重就职公司的哪一个方面:你是否有一定要做的方向,你是否有明确的工作地要求,你是否可以接受加班,是965还是995还是996也可以,你是否十分地在乎钱等等。

真的,没有十全十全的公司,就像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02
拒绝offer

不去的offer尽早拒绝掉,不要耽误人家公司选择其他候选人,公司招聘也是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成本的。如何和Hr沟通这件事,可以参考这个帖子。

如何礼貌而又明确地拒绝offer? - 知乎 (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4936382


图片


写在最后的话


读到这里,不知道上面有没有干货让你觉得很有用。下面说点可能没那么干的东西。有几个小tips想分享给大家。

(1)秋招时间很长,今年大概是四个月,像一场马拉松一样,很考验耐力。刚开始的时候,第一次笔试,第一次面试,可能会有些紧张。等到几次过后,就会是重复操作了。你越来越了解你的项目,你讲得越来越熟练,你也会越来越镇静。到了中期,像长跑一样,会进入到一种“惯性”状态,似乎觉得自己可以以这这种状态一直笔试面试下去。当然,到了九月中下旬,开始进入疲劳状态,其实那时候笔试面试也基本接近尾声了。九月中旬的一个礼拜,我有5个面试,包括3个线下,2个浦东,浦东每去一次都要两个小时,好远啊。周六最后一场结束之后,我在出租车上,晕车晕得昏昏沉沉,心里觉得好累啊,觉得自己好可怜啊,是个没人疼没人爱的小白菜。睡一觉醒来,去小拌喝了碗羊肉汤,热汤通过口腔,通过食道流进胃里,好温暖,好像又复活了。

(2)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保持对基础知识比较熟悉的状态。

(3)建议尝试复盘。我是在每次笔试、面试之后,会把当时不清楚的问题搞清楚,面试时问到的问题,会记录下来。下一次面试前,去看一看。

(4)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这句话也是我后来才明白的。我是做ADC,一个数模混合的创新型项目,里面有算法、数字和模拟。其实我技术很一般,这就意味着我在哪个方面都是蜻蜓点水。虽然以前上过三遍模拟IC的课,但很多知识平时不用都忘记了,对拉扎维也不太熟悉。七月初的时候,其实我是很慌的,看着别人都很会的样子,就更慌了。我也很清楚,自己并不擅长做自己没有把握的事,那样的话结果又会大打折扣。开局不利,再加上没有把握,当时那段时间每天都很焦虑,睡眠质量也差。后来,我开始沉下心来看拉扎维,系统地看了一遍,不懂的主动去问。再加上自己参与了几次笔试,及时复盘,不知不觉情形好了一些。面试得多了,也越来越熟练,有时会被问到之前其他面试官问过的问题。可以说,我的信心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点一点。有信心的话,整个过程会舒服一点。我还想提醒大家一点的是,即使我们心里清楚自己很菜,在面试过程中也不要表现出来。当你坐到面试官前或者坐在电脑屏幕前,你要做的就是就尽可能地回答好每一个问题,推销自己,拿到offer。你就是最棒的!菜的问题面试完,下来再慢慢解决。

(5)多和同学交流,保持信息畅通,互相帮助。投递的时间信息、笔试题、面试的方式和难度、发offer的时间、薪资的情况、公司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有好多信息需要收集,一个人自己干会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有可能会错过时间节点。大家互相交流,和实验室的同学,隔壁实验室的同学,外校的同学,都可以交流,有时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讲真,前中期每天花一点时间聊微信,中后期每天花一些时间聊微信,基本就是面试+聊天度过每天,尤其是最后选offer的那个周,每天打电话加当面聊加聊微信,聊到头大。

(6)保持平和的心态。如果哪家公司发了感谢信,或者面试评价不如预期,都很正常。面试具有随机性,面试官可能没做过这个方向,并不太了解,或者,你这次讲得他没听懂,这些情况都可能存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气馁,还是要相信自己。如果心态真的崩了,真的很难受,记得找同学倾诉,说出来往往会好很多。

还有就是不要互相比较薪资,以自己的水平,拿着配得上自己的薪资,就很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这一点上,罗翔的这段话或许可以提醒我们一些。

什么是好的工作?【罗翔老师直播课堂】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h411D7Zb?share_source=copy_web

【罗翔】凭什么他找的工作比我好?求职职场个人体会小分享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z4y1r7kj?share_source=copy_web

(7)注意时效性。有些东西真的是有时效性的,在那个时间它在那里等你,但它不会一直等你,错过了它就是没了,没有什么“我先不去”“我先不选择”。别人不了解你的心路历程,只会看结果和你的表现。比如,对我来说,错过了华为提前批,真的错过了15级,真的就是14了。虽然也有可能,有时候会有第二次机会,比如我也错过了汇顶提前批,但还是还是在正式批拿到了sp。

现在觉得,凡事不能纠结太多,很多事真的无法预期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你也无法确定你了解的是不是全貌。当下看起来很稳定的东西,有可能明天就变了。与其在那里犹犹豫豫,瞻前顾后,不如,喜欢的东西就冲,快乐就去奔赴!虽然我写得很洒脱,我也在想我能做到多少。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好像这段时间真的发生了很多事一样。其实也可以说是平平常常的四个月,研究生生涯里普普通通的一段时间,只是稍微忙碌了一点。在这段时间,不仅仅有苦和累,也有甜和快乐,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比如蹭了很多顿饭,真的,校招可以蹭饭,在哥顿咖啡蹭了三顿饭了,那的菜还挺好吃的。吃了华为三顿饭了,虽然最后也没“有华选华”,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后悔。南芯那天早上的蛋糕好好吃啊,好想再吃到。还蹭了一顿赤坂亭。

还有个同学,和一家公司的模拟部经理聊天,也是同济的一个学长,说秋招每天都在瞎忙,打电话,没有心情干活。学长说“我也好几天,没好好干活了”

还有个同学,和一家公司多次问他要不要签的Hr说,“我现在签不了,我要等华为。”那个Hr说“好的,先不急。也不知道是你们在等华为,还是我在等华为。”

还有个同学,在快签约的那个阶段,被邀请去一家公司参观,那里负责对接的学长,平时也经常交流,很熟悉。见面了直接用手捏了捏他的包,看他带没带三方。

在签三方的第一天,华为四点来开签约会,某个要去华为的同学在那天必须要签掉,他不想自己做第一个签三方的人,要求我和另一个同学在三点把三方寄走。在前一天,时不时跑到我这里,比出“3”的手势,或者直接说“然啊,三点,懂不。”根据不完全统计,他说了不少于20遍。在签约的那一天,我们被上一场的签约会耽误了,没能在三点寄出去,我看到了他的消息:

图片 

以前在知乎上看到了一张图

图片 

还有很多。


最后,感谢和我一起奔波的兄弟们和隔壁实验室的小姐妹,感谢听我絮絮叨叨的学长学姐,多有打扰,感谢今年这么好的行情,让我们可以拿到不逊于互联网的薪资。罗翔说“我们一生有多少东西是我们自己能决定的?我们可能只能决定5%不到的东西。我们决定不了我们的出身,我们决定不了我们的智商,我们更决定不了我们这一生的贵人相助。我们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弃演,一种就是把既定的剧本给演好。”

祝大家都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一个学姐

2021年11月8日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