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拥有最优秀的工程师,却无法制造尖端晶圆厂?

摩尔芯闻 2021-12-23 17:30

图片

来源:内容编译自technosports,谢谢。

印度商务部长皮尤什·戈亚尔(Piyush Goyal)曾邀请印度工业界企业在该国建立半导体制造厂,但由于风险太高且必要投资太大,业内专家对这是否可行存在分歧。

在印中冲突的背景下,政府认为建设此类设施对电子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不是该国第一次尝试建造半导体工厂。自2006年以来,印度一直试图获得一家私人半导体晶圆厂,但此前的尝试均未成功。

前端晶圆厂制造和后端组装,包括封装和测试,都是半导体制造的一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只有少数公司大规模地进行前端制造。

尽管印度在半导体的设计和验证方面做得很好,但大多数主要的半导体公司都在该国设有研发机构,但我们 100% 的芯片、内存和显示器都是进口的。至少,我们今年肯定会看到大约 10-120 亿美元的半导体芯片进口。

VANN Consulting Pvt.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PVG Menon 表示:“政府过去的业绩记录并没有激发人们对私营部门合作伙伴会受到良好对待的任何信心。” Ltd. 和印度电子与半导体协会 (IESA) 前任主席。当一两次尝试失败时,可以将矛头指向私营部门;然而,当多次尝试失败时,人们必须开始质疑政府的政策。”

梅农认为,政府对私营企业的支持对于建立晶圆厂等高科技制造设施至关重要,美国、台湾、韩国、日本和中国的情况就是如此。

“在印度,政府历来不信任每一个私营部门的倡议。“我担心,如果政府打算扮演可疑警察而不是调解人的角色,那么在私营部门的支持下,我们距离建立国家技术基础设施资产还很遥远,”他说。

印度 DRDO


SITAR 是班加罗尔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 (DRDO) 的一个部门,以及位于昌迪加尔的半导体实验室是印度的两家晶圆厂,生产用于国防和太空等战略应用而非商业用途的硅芯片。

半导体晶圆厂的初始投资大约为 80 亿美元,而且这个数字还在迅速上升。据行业观察人士称,它们的运营费用很高,需要每三到四年进行一次技术升级。

根据梅农的说法,为了发展半导体制造生态系统,将需要非常积极和持久的财政支持计划。“过去的历史无法改变,我相信行业会在投资前等待具体情况。”

Moschip 首席执行官 Venkata Simhadri 认为政府必须理解该国的需求和正在讨论的半导体晶圆厂的类型。

“拥有土地储备是建立晶圆厂的最小需求。” 建立一个尖端的 CMOS 晶圆厂耗资数十亿美元,而世界上只有少数企业拥有这项技术,因此他们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将晶圆厂设在印度。此外,他们不能仅仅依靠当地市场来填补晶圆厂的产能,”他争辩道。

相反,Simhadri 认为政府应该专注于发展印度的无晶圆厂半导体生态系统。“例如,像高通、博通和 Meditek 这样的顶级半导体公司没有自己的制造设施。” 印度可能会专注于组建类似企业,为印度市场生产产品。”

“为了支持这一目标,政府将制定“无晶圆厂半导体政策”和“专项预算”。不需要尖端的 CMOS 晶圆厂来满足物联网设备、太阳能设备和电动汽车对半导体组件日益增长的需求。

当地对氮化镓和碳化硅等特种晶圆厂的需求可能就足够了,而且它们的建设成本要低得多。从中期来看,印度应该专注于这些专业晶圆厂并制定明确的支持战略,”他补充说,并强调这不仅仅是提供土地。

根据 IESA 的数据,到 2025 年,印度半导体元件市场的价值将达到 323.5 亿美元,2018 年至 2025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0.1%。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