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DB Hackathon 2021:8岁就能写数据库代码是一种什么体验? | 云启科技π

科技驱动的 云启资本 2022-01-12 20:00


 黑客马拉松(Hackathon)为程序员们提供一个比拼和展示的平台,技术er们在短短两天一夜的集会中,合作编写应用程序、创造新的理念设计,启发更多的商业可能性。


 日前,由云启早期被投、中国第一家开源独角兽PingCAP主办的年度TiDB Hackathon 2021 在线上线下联动开启。作为PingCAP的长期支持者,这也是云启第二次参与大赛,其中云启合伙人陈昱作为专业评委出席,评选并颁发最具市场潜力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今年,是TiDB Hackathon举办的第5年大赛以「Explore the Sky」为主题,开辟了内核、工具、生态、「∞」四大赛道,用 Hacking 连接更广泛的生态,围绕 TiDB 探索无限可能。


本次参赛规模超越往届,共有279人64支队伍参加,有来自腾讯、华为、网易、美团、字节、京东、滴滴等企业的上班族,也有来自北大、北邮、中科院、上海交大、RMIT 等高校的学生。

今年的云启 X PingCAP最具市场潜力奖pCloud团队获得。该团队的参赛项目灵感来自于iCloud,slogan是你数据库的iCloud“,在开源+云时代趋势下,搭建上云的桥梁,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开启备份上云功能,针对备份需求改进现有的付费模式。组员中既有第一次组队参赛的PingCAP CTO黄东旭,也有年仅8岁就能写数据库代码的小树同学,所谓英雄出少年,陈昱也是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写开源代码 (๑•̀ㅂ•́)و✧

小树同学对云启君表示

“在 Hackathon 最大的收获,是交到了很多很厉害的大朋友,学了很多语言,用工具能编辑计算机语言。自己会把叔叔们教的 golang 语言跑通,希望明年能以正式队员身份参加 Hackathon。”


图片
作为深耕布局基础软件投资的机构,开源是我们持续关注的方向之一。在2016年领投PingCAP的A轮融资后,云启领投了Zilliz和Jina AI的种子轮,并持续多轮加注。不久前,在知名开源组织OpenTEkr的「大话开源」对话系列中,陈昱分享了一些我们对于开源的观点,以下是部分节选,供您参考:
图片
国际化的社区,无国界的开源

图片开源技术水平,国内不输国外?
陈昱:有些人总是不够自信,觉得中国的软件人才没有国外的好。但从我多年的从业经历来看,我们在软件上面的差距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大,或者说其实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这要感谢互联网,感谢开源。因为有了互联网,大家可以无国界地沟通。因为有了开源,通过互联网传播,哪怕是美国最新的开源软件技术,在中国也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只要你花足够的时间去钻研,其实能够做到和世界级的一些开发者和维护者同样的水平。
比如我以前在国内上学,去美国深造,然后在美国的Google做工程师,目睹了全球最好的Infra到底是怎么建立起来的。目前有千千万万个从海外归来的人才,能够使得中国的开源软件水平不输国外,大家要有自信心
图片如何建设社区的国际化生态?
陈昱首先,要做国际化,就必须要用国际化的语言去运营社区。第二,在合适的时候还需要加入一些基金会,因为一方面是很好的项目宣传手段,另外一方面,基金会有一套社区的运营规范,能让项目更健康地去发展。再者,如果真正走到商业化的这一步,管理层也需要引进一些海外高管。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够hold得住一个国际化的团队,这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挑战,更有文化上面的融合。

 图片开源项目发展有哪些阶段?
陈昱:毕竟做开源最后还是需要一个技术型的项目,我们最看重的还是团队的技术实力。其实开源无非就三个阶段0到1要把项目做出来,这个时候肯定是技术优先的;1到10要把好技术传播出去,是需要社区运营能力的;10到100的时候,已经有一大池子鱼了,怎么把鱼捞出来变现,这里就是商业化能力。开源项目能够做大做强,就要分这三步走,每个阶段要补全的团队技能是不一样的。
图片
「相信开源开放的力量」

图片先融资后做项目vs先有社区后创业,会pick哪一个?
陈昱这两种本身就没有优劣之分,只不过处于不同的阶段。如果项目已经是比较成型的,有一定的社区的话,对于项目判断肯定更加容易。但是如果是做一个全新的东西,很多时候创业者可能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作为投资人,我愿意做一个早期的支持者,陪你一起实现疯狂的想法,这也是个蛮有意思的事情。我们过去在很早期领投了三个开源项目,PingCAP, Zilliz, Jina AI,他们都是在社区没有成型的前提下,就靠idea拿到融资的。
图片投资开源项目,最看重社区什么指标?
陈昱我们会想尽办法从各种公开和非公开的渠道去获取整个社区对项目的评价。社区能看的指标就是最客观的指标,比如GitHub上面的一些统计,星星数,提交的次数,下载的次数等。如果看得细一点的话,我们还会去看有多少是商业化公司自己贡献的,有多少是真正的海内外的人对项目做的贡献。他们是对核心引擎做贡献,还是只是修修补补或者做了一些文档的纠正而已。这些指标可以显示整个社区的活跃度。如果说不这么客观的数据,比如社区的声量,可以问程序员是否听过这个开源项目,是否会去使用它,或者说在一些很活跃的论坛媒体上面,能否看到他们的存在。
图片云启能带给开源创业者什么?
陈昱第一,资金支持充足。云启在早期发展阶段能够做千万级美元的投入。第二,懂你。不单只是我,我们现在的很多投资经理以前是程序员或计算机竞赛出身,能够和开源创业者在一个频道对话。第三,我们是一个帮忙不添乱的基金,会做很多投后赋能。拿招聘领域举例,从系统赋能到细节赋能,比如帮PingCAP员工解决过新加坡的工作签证问题。当然还有品牌宣传的赋能合作,比如云启BBQ活动,我们在上海有一个阳光明媚的院子,经常会邀请业界同仁去那里聊一些共同感兴趣的行业话题。
图片


作为科技驱动的同行者,我们相信开源开放的力量。在未来,我们也会持续构建开源生态,拓展更多开源的未来想象空间。在这里,我们也希望和你交流开源有关的观点和看法。欢迎给我们留言~
图片
◈ 关于云启

云启是国内最早专注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专研型创投机构,从2014年成立伊始,就围绕「科技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方向进行系统化深耕,投资范围覆盖了前沿科技、先进制造、智联设备、SaaS和企业服务、B2B供应链等赛道。

作为早期领投方,云启在过去七年领投了近150家优秀创业公司,近20家已成为行业领头羊企业。投资案例包括:360数科(NASDAQ:QFIN)、英科医疗(SZ:300677)、英科再生(SH:688087)、酷家乐、百布、PingCAP、元戎启行、擎朗智能、XTransfer、数睿数据、环世物流、德风科技、智齿科技、小胖熊、冰鉴科技、积加ERP、Zilliz、东经易网、普莱信智能、三迭纪、追势科技、酷渲科技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关注」「星标」我们,每天接收关于云启及被投企业的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