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聚集诱导发光机理——聚集诱导氧气隔离 | NSR

知社学术圈 2022-01-14 11:30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图片

近日,郑州大学化学学院晶态分子功能材料实验室臧双全教授团队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院士团队合作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发表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磷光分子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机理,即聚集诱导氧气隔离(AIBO)。

图片


在研究炔基配体保护的磷光三核铜(I)纳米团簇的AIE现象时,研究人员发现,用紫外灯照射样品的二甲基亚砜(DMSO)储备液能够观察到快速的磷光点亮效应,并且,经光照后的溶液样品的发射波长,与结晶态以及在水中聚集态中样品的发光波长极为相似,这说明在溶液中与固态下具有相似的发光机制。

在紫外灯的照射下,不同铜簇的DMSO溶液磷光依次被点亮

众所周知,在有光敏剂(比如金属团簇)存在的条件下,溶液中的氧气可以从三线态转化为单线态。单线态的氧气可以与DMSO发生反应生成二甲砜,从而为溶解在DMSO中的磷光分子,提供一个无氧环境,点亮其磷光。

受此结果启发,该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新的AIE机理,即聚集诱导氧气隔离(AIBO):在溶液分散状态下,金属团簇的磷光被溶剂中的溶解氧淬灭,当形成聚集体后,氧气与团簇被隔离开,团簇表现出强烈的光致发光性能。

图片

磷光铜簇的结构、发光以及AIBO机理

为验证这一新机理,研究者还将金属团簇样品分散在多孔硅胶中,结果,负载磷光团簇的硅胶表现出了对氧气的超灵敏磷光响应。

这项工作不仅报道了一系列AIE铜(I)簇,展示了它们的多种应用潜力,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一个普适AIE新机理,为理解聚集对化合物磷光性能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

扩展阅读

 

提高MOF纳米晶的电循环稳定性:双配体策略 + 软硬酸碱原则 | NSR

北大团队在三维外尔半金属中发现一维费米弧边界态 | NSR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 CERN前主任卢西亚诺•马亚尼谈北京谱仪BESIII

只需两步,简单制备多孔碳载体Co催化剂,模拟天然NADH氧化酶功能 | NSR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