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字母榜、AI财经社
五年前雷军在印度夸下的海口,实现了一半;然而未来能不能实现另一半,被印度政府的一纸罚单打个了大问号。
1月5日,印度财政部发布公告称,小米印度公司涉嫌逃税,须补缴65.3亿卢比(约合人民币5.5亿元)。小米回应称,公司遵守经营地法律法规,将继续与印度相关部门沟通。
对于去年营收接近250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30亿元的小米而言,区区五六个亿的罚金不会造成实质影响。不过,这张罚单背后蕴含着十分凶险的态度转折。
与此同时,印度政府与苹果、三星等公司接触,希望通过贷款补贴及其他优惠政策吸引他们投资建厂,让印度成为全球手机制造中心。而中国厂商并未进入视野,显然有减少印度经济的“中国制造”成分的考量。
到了2021年底,印度针对两家中国手机厂商小米和OPPO突击查税,并开出大额罚单。字节跳动此前亦曾因逃税被冻结银行账号。
这并不意味着小米、OPPO等中国手机公司将被迫离开印度。罗宾(应本人要求化名)长期从事出海相关工作,他认为小米在印度设有工厂,同时带来技术和供应链方面的好处,印度政府投鼠忌器。“那些APP的研发都在中国,收入也留在国内;小米不一样,它是建了工厂、提供工作机会的,印度人收点税也算正常。”
不过,印度是小米第一大海外市场,去年销量占比约为1/4。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面前,小米需要未雨绸缪。
纵观全球手机市场,欧美市场已经饱和,出货量年年下滑;中东、拉美市场竞争格外激烈。只有人口庞大、智能手机渗透率低的非洲仍处于上升期。
小米的攻势收效甚微
此前,小米分别于2015和2019年试水非洲市场,却由于种种原因战绩平平,市场份额仅为4%左右。如今,小米越来越有必要第三次进军非洲。
不过,另一家中国公司传音控股在非洲已经布局十五年,甚至比小米的成立时间还要悠久,常年位居非洲手机市场第一名。小米若将出海下一块主战场选在非洲,免不了与传音狭路相逢。
传音与中国互联网产业一向比较疏远,1月13日,前百度高级副总裁向海龙,加盟传音控股并担任移动互联总裁的消息引发了不少关注。一个是百度“现金牛”搜索业务的核心人物,一家是在国内存在感不强,但被称为“非洲手机之王”的手机企业。
与“华米OV”这些大众熟知的国产手机品牌不同,传音在国内的知名度很低,它也不在国内销售,主阵地是遥远而贫困的非洲大陆。所以,它的手机售价便宜,功能机平均售价只有几十元,智能机的均价也不过几百元。
邀请向海龙加盟,也是为了补齐移动互联网服务的短板,像国内手机厂商一样,构建起软硬生态,既能靠硬件赚钱,也能靠广告服务赚钱。但直到2021年上半年,传音控股的收入95%由手机带来的,剩下的业务都还小的可怜,而移动互联业务营收更是占总收入的1%不到。
非洲是一块潜力巨大的市场。它拥有接近13亿人口,与中国或印度相当;人口年增长率约为2.3%,远超亚洲1%的增速。
同时,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功能机仍然占据非洲市场主流。市场调研公司IDC的数据显示,2018年非洲手机出货量为2.15亿台,其中包含功能机1.27亿台,占比59%。
智能机逐步取代功能机是大势所趋。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预测,到202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智能机渗透率将从2018年的39%大幅提升至67%。这为中国手机厂商征战非洲大陆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
小米选择与一家名叫Mobile in Africa的经销商合作,由后者负责进口、物流、营销和售后等环节,自己仅提供货源。但这一合作并未激起太大浪花。
到了2019年,小米在国内市场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开始把更多资源投入海外,非洲市场再度获得重视。
这年1月,小米宣布成立非洲地区部,由副总裁汪凌鸣负责,向小米高级副总裁王翔汇报。不料,仅仅4个月后,汪凌鸣因违法行为被行政拘留,旋即被小米辞退。
这一意外事件显然对小米拓展非洲市场造成了不利影响。但即便没有这场哭笑不得的换帅风波,小米进军非洲的表现也不尽人意。
小米花费三年时间,仍然难以攻克非洲市场,终端售价是最直接的阻碍。
根据小米2020年财报,报告期内小米智能手机平均售价为1040元。对于国内和欧美用户而言,这一价格并不算高;但在人均收入极低的非洲,斥资近200美元购买一部手机,仍然是相当奢侈的消费。
但小米似乎并未重视价格问题,直接将国内或欧美市场的主打产品拿到非洲开售。
以尼日利亚为例,该国拥有逾2亿人口,经济相对发达,是非洲最重要的单一国家市场之一。目前,小米尼日利亚官网的旗舰机型是Mi 10T,售价高达30万尼日利亚奈拉(约合人民币4600元)。最便宜的是Redmi 9A,售价4.1万奈拉(约合人民币630元)。
相比之下,传音的手机价格要亲民得多
根据传音招股书,2018年其智能机平均售价仅454元,其中定位高端的Infinix、面向大众的TECNO和年轻人品牌itel分别位于600元、500元和300元区间。
功能机的价格更加便宜。招股书,TECNO功能机的均价为77元,itel功能机进一步拉低至60元。不到10美元就能买到一部手机,比动辄上百美元更能吸引非洲用户。
不过,近年来传音也在加大智能手机的销售占比,提升整块手机业务的价格区间。毕竟,如果售价仅相当于其他厂商的十分之一,销量必须是对方十倍才能抹平差距;而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传音不可能永远保持这种绝对优势。
这也意味着,要想真正在非洲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小米需要推出一条迥异于其他市场的廉价产品线,然而再由下而上拓宽产品线、提高附加值。
除了价格外,小米在非洲还面临着产品、渠道和营销等方面的挑战。传音正好给小米打了个样,后者可以按图索骥。
回顾传音的发展史,它所呈现的是类似“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故事。一个曾经被视作国产山寨机的品牌,到了非洲变成了机皇。
2006年,波导手机销售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竺兆江,带着一批人创立了传音。靠着在非洲市场的深耕和超低价战略,传音手机一度横扫非洲大陆,统治了近半个非洲手机市场。2019年,传音在非洲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恐怖的52.5%,非洲大陆上平均每售出两部手机,其中一部就是传音。也是这一年,传音登陆科创板,半年内市值翻了几番,一度逼近2000亿元。
传音的成功和其他品牌都不一样,它远走非洲,开辟了一片手机市场的蓝海。由于非洲很多地区经济水平有限,基础建设落后,加上复杂混乱的运营商体系,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具有特殊性。即便是国际大厂三星,也没有针对非洲本土特殊需求做量身定制和优化。但传音早期做的就是这个生意——只卖几十元,经摔耐用、能够续航半个月以上,甚至可以四卡四待的手机。
这样的战略和产品观念,与传音创始人竺兆江在波导的经历有关。在竺兆江离开波导的2006年,波导正搭着海外手机市场快速增长的东风,连续四年拿下国产手机海外出口第一名。在当时,质量被认为是波导手机的致胜法宝。
传音2007年进入非洲,三年后小米正式成立,又过了5年才开始在非洲销售手机。这八年里,传音已经在非洲摸索出一条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发展道路。
在产品方面,传音除了把手机价格拉到50美元甚至10美元以下外,还针对非洲市场的特殊性,做了大量本地化的改进。
传音薄弱的护城河
传音背靠深圳强大的产业链,也凭借着产品质量,通过不断拉近和非洲人民的关系,斩获非洲出货量冠军,在非洲市场的争夺中收获先发优势。传音旗下的三大手机产品线TECNO、itel及Infinix也连年获得“最受非洲消费者喜爱的品牌”相关荣誉。
其中一部分是为了解决当地基础设施差的问题。非洲许多地区供电不稳定,手机充电麻烦,传音早期的手机均支持超长待机,最长可达28天,基本实现一月一充;非洲的运营商众多,跨网通讯资费奇贵无比,传音便推出双卡双待、甚至四卡四待的手机,帮助用户降低资费。
还有一些改进瞄准非洲用户的独特需求。比如,传音研发了豪萨语等非洲本土语言输入法;手机外放音量巨大,部分机型附赠头戴式耳机;还针对深肤色人群开发了“美黑”拍照算法。这些优化的技术难度并不高,但非常契合非洲消费者的痛点。
在渠道选择上,传音在传统的电商、运营商和零售商渠道之外,逐渐找到了第三条道路,可粗略总结为路边摊、夫妻店和刷墙。
非洲大部分地区的商业仍不发达,夫妻二人在路边摆摊卖货的场景十分普遍。传音的销售团队逐一拜访这些档口,以非常低廉的成本把手机摆在摊位上。传音还把国内商场常用的砸彩蛋、送礼物、现场演出等营销手段搬到非洲街头,让当地消费者耳目一新。
此外,传音还把一部分卖家发展为代理人,让他们自行搭建团队、向更多地域渗透。这就进一步打开了传音自己难以触及的更广大市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音的非洲经销商网络逐渐成型。根据招股书,截至2019年传音的非洲经销商已达360家,其中72家年销售收入超3000万元,对非洲地区营收贡献率超76%。
非洲成就了传音,而传音也严重依赖非洲。截至2020年末,传音在非洲地区的主营业务营收占比约60%。
刷墙是颇具中国特色的广告手法,最初为保健品企业发明,后来被各行各业的公司争相效仿。传言把刷墙搬到非洲,蓝底白字的TECNO logo出现在城乡的大街小巷。坊间传闻,传音的大规模刷墙甚至拉动了当地的油漆销量。
不过,传音的营销打法并非一味下沉。除了土味之外,它也十分重视引入非洲本土明星背书,在增强亲切感的同时,促进品牌向上突破。
例如,2017年传音发布一款名为Boom J8的音乐手机,请来尼日利亚乐坛的18位明星助阵,相关话题热度在社交媒体上名列前茅。
此外,它相继赞助了英超联赛的曼城队和莱斯特城队,两支队伍除了战绩彪炳外,还拥有马赫雷斯、伊希纳乔、恩迪迪等非洲球星,在非洲拥有大量球迷。
相比之下,三星、诺基亚等公司虽然比传音更早布局非洲市场,但他们大体上仍然延续全球统一的营销战略,高高在上的广告话术造成了距离感,难以争取非洲用户,市场份额逐渐被传音拿走。多重因素作用下,传音的“非洲之王”地位愈发稳固。
传音在非洲取得的经验,是其最核心的竞争力。本土化、定制化解决方案也是传音经常提及的护城河。根据传音一名高管对深耕本地化的解释,“传音会在我们所在的目标市场深度洞察用户需求,并且深度匹配产品研发和设计,推出深度本地化和差异化的产品”。最终,传音建立高度契合本地需求的研发体系、深度稳定合作的销售体系,以及规模庞大的非洲本土化数据资源,多维度竞争壁垒。
然而,由此构筑的护城河其实并不深厚。在一名手机行业人士看来,传音的确在非洲具备先发优势,但也只能被当作品牌优势,而非护城河。“真正的护城河看的是一个品牌的综合实力,包括技术、研发、产品、人才等等。”
另一位传音供应商的高管在谈到传音在非洲的成功时,给到的评价是:非洲非常艰苦,传音非常实干,脚踏实地,但它的“竞争长板和短板都很明显”。
传音能够在非洲打败三星、苹果、华为,很重要的因素在于非洲整体仍是个超低端的市场,这些厂商很长时间以来并不把这里当作布局竞争的重点。说白了,非洲市场大部分地区都是没有多少肉的骨头,没有多少利润可言。售价低于500元的廉价手机市场,并不在绝大多数头部厂商的涉猎范围中。尤其是国产手机集体步入提升品牌形象的竞争阶段,大肆发布廉价机,对品牌的帮助可能没有伤害大。
“传音的成功更多是利用了信息不对称。”一位非洲创业者表示,在此基础上,通过低价打市场。在他看来,传音在手机最尖端的能力上,其实并不具备什么优势。反而,在后续非洲市场功能机向智能机持续转化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华为、小米、OPPO、vivo这些国产品牌的冲击。
目前传音的手机营收结构中,智能机收入占比已经超过80%。但仍以4G手机为主,5G智能机推出不久,占比还很小。尽管传音非洲出货量第一,但技术研发产品迭代上,由于专利数量相对有限,不及个别头部厂商专利数量的零头,且缺少核心专利,未来可能还将面临更多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2019年上市之前,传音曾遭遇华为的侵权诉讼。
传音在技术能力上,无法与其他国产手机巨头相提并论。2020年传音全年研发投入只有10亿元出头。相比,研发投入规模相对较小的小米,也有100亿元规模,差着将近十倍。同时,传音也没有人才优势。据披露,其研发团队规模在2000人左右。
巨头环伺的非洲市场
非洲被认为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作为最年轻的大陆,非洲人口的平均年龄只有19岁。在众多市场机构的预期中,非洲是全球最后一个“十亿级别的蓝海市场”。到2030年非洲的人口预期将远超中国、印度。未来,人口红利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与传音刚奔赴非洲时不同,如今这片大陆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头部品牌的看重。华为、小米、OPPO、vivo这些代表厂商,均已在非洲展开部署。
这些厂商通过设立本地部门、积极寻求本土合作等方式来寻求非洲市场的突破。2019年初小米成立非洲部,积极开展与当地的渠道合作。而华为早在2017年之前就进军非洲,在当前面临5G芯片断供的情况下,非洲市场反而成了一条很好的通路,因为在那里只卖4G手机就行。OPPO、vivo也都在2019年展开了非洲进军计划,包括OPPO旗下子品牌realme,2018年成立后不久也加入了非洲市场的争夺。
各厂商加入非洲争夺战的大背景是,非洲正处于功能机向智能机转换的大趋势之下。根据GSMA的数据,202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智能机渗透率为48%,预计到2025年该比例将达到64%。非洲智能手机整体的渗透率在2025年将达67%。
这些具备全球化供应链调配能力的厂商,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重视非洲的消费者。目前,虽然这些厂商在非洲的竞争程度不及印度,但随着它们对非洲的关注增强,深入推进加大投入。传音无疑将面临与这些头部品牌的正面对抗。
一位手机分析人士表示,与头部国产品牌们的竞争,是传音接下来的常态。最初,传音远赴非洲,避开了国内激烈的竞争,但如今相遇非洲,碰撞在所难免。不过,其预计,短期竞争感不会很强。原因在于,非洲有50多个国家,市场广阔。各个厂商也存在不尽相同的开拓重点和计划,在产品定位和具体价格段上,预期也不会很快短兵相接。
“传音是从东西非、人口规模较大的市场比如尼日利亚开始,逐渐向北非、南非迈进。”上述分析人士说,但后来的品牌有些是直接从北非的埃及、摩洛哥这些较为富裕的市场开始。小米、OPPO都在这些市场收获了起色和成效。
在他看来,由于非洲消费者普遍对于手机价格非常敏感,所以不同调性和定位的品牌在非洲市场的开拓中会有不同,但终归最后会遇到一起。
上述非洲创业者观察,华为、小米的非洲销售门店数量在体感上有较快速的增长。“在非洲的大多数中国人,不用传音手机。”该创业者表示,他给自己的几名非洲本地员工配的手机,也多为二手的华为或小米这些国内主流品牌的机器。而在北非南非,一些白人数量较多的国家,“白人更多用的是苹果”。
“在低端机市场,小米的低价会对传音造成一定的威胁。”按照他的说法,很多底层非洲人民打工的月收入也就在100-200美元,中层的人才收入可能达到1000美元上下,在200-300美元的价格区间,小米OV为代表的厂商会加大市场进入力度,通过推出更多机型拿走更多的市场份额,形成在非洲市场的进一步话语权。
而传音在非洲实行的洗脑式刷墙宣传,结合笼络街边夫妻店的这些做法,在他看来,也是OPPO、vivo最擅长的。这两家大厂会借助它们的优势进行推进。在网购不够发达的非洲市场,传音十余年搭建起来的庞大线下网络,也面临着其他品牌的挖角和侵蚀。
前文的手机分析人士预计,随着智能机渗透率扩大,市场走向深入成熟,全球化程度更高,具备更高知名度的国产主流品牌们,会更加受到青睐。
“国内消费者肯定用不惯传音的手机。”上述在非洲创业的人士称,当用惯了更好的体验,很难回头再去接受一个体验逊色的产品。“这些年,国产手机品牌的激烈竞争,已经推动了消费者对产品好坏的认知提高。”
非洲也是同理。只是还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其中,传音无法再偏安一隅,与国产手机巨头们之间的竞争已无法避免。
小米这场非洲战役,原本不必打
非洲并不存在统一健全的市场,动荡的局势、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制约了本地消费的增长,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小米2015和2019年两度试水非洲市场,但成效不彰,与客观环境不无关系。
但近几年来,小米海外业务的占比越来越重。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小米52.4%的营收来自境外市场;另据IDC等机构的数据,小米手机海外销量占比已接近3/4。
与此同时,小米在几个主要海外市场均面临不小挑战。
去年1月,美国特朗普当局曾将小米纳入证券投资黑名单,四个月后这条限制令才被推翻;年底印度政府又针对中国手机厂商大规模查税,再度为小米敲响警钟。
值得注意的是,传音正在反攻印度市场。它在2016年4月把旗下廉价品牌Itel引入印度,并在当地设立工厂,如今已拓展逾2000家本地经销商,占据印度智能机市场逾5%份额,排名第六位。
对小米而言,到非洲去、在传音的后院大干一场,正成为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的选项。
尽管在产品、渠道等维度上处于下风,但小米拓展非洲市场并非毫无机会。最大的变数是,非洲手机市场正处于功能机向智能机迁移的阶段,而智能机是小米的主场。
天风证券去年7月发布的一份研报指出,目前非洲手机渗透率只有48%,其中智能机占比仅为44%。相比之下,国内智能机渗透率高达97%。
传音对此已经有所布局,推出了中高端产品线Infinix,配置和售价大幅提升。但受限于品牌、价格、技术、制造等因素,Infinix的综合竞争力与小米及其他一线产品仍有差距。
小米智能机前往非洲,有望形成“降维打击”。当然,前提是小米能够把售价拉到合理区间,而这需要供应链和制造的本土化。
另一方面,智能手机拼到最后,拼的是背后的软件生态。小米从MIUI起家,对于这套打法颇具心得;而MIUI的全球活跃用户已突破5亿,有助于小米迅速在非洲打开局面。
不过,传音已经通过自主研发、第三方合作等方式,在非洲搭建了一套互联网软件生态,8款APP月活破千万,包括“非洲版抖音”Vskit等。其中音乐APP Boomplay用户量突破1亿,是非洲最大的流媒体音乐服务。
这表明,小米想要从传音手里抢食非洲市场并不容易,面临的挑战甚至比2015年初次涉足非洲时更多。
小米在非洲市场能否占据一席之地,或许仍要回归立身之本——性价比上。如今非洲手机市场的基础设施和销售渠道已经有了显著发展,如果小米重现初创时期的超高配置、超低价格,再搭配全球品牌优势,就有机会迅速抢下一块市场。而传音在非洲躺赚多年后,终将迎来来自中国本土的新对手。
1. 上市新机数量趋势分析
2.5G新机数量趋势分析
3. 各品牌新机占比趋势分析
1. 显示技术趋势分析
2. 价格区间趋势分析
3. 屏幕分辨率趋势分析
4. 尺寸区间趋势分析
5. 屏幕比例趋势分析
6. 屏幕刷新率趋势分析
1. 华为
2. 荣耀
3. 苹果
4. OPPO
5. vivo
6.小米
1. 华为
2. 荣耀
3. 苹果
4. OPPO
5. vivo
6. 小米
媒体关系:
市场部经理 Cherry Zeng
TEL:(+86)186-2523-4072
Email:CherryZeng@cinno.com.cn
商务合作:
市场部总监 Ann Bao
TEL:(+86)189-6479-8590
Email:AnnBao@cinno.com.cn
产业资讯:
CINNO Research Venia Yang
TEL:(+86)137-7184-0168
Email:VeniaYang@cinno.com.cn
推荐阅读
更多商务合作,欢迎与小编联络!
扫码请备注:姓名+公司+职位
我是CINNO最强小编, 恭候您多时啦!
CINNO于2012年底创立于上海,是致力于推动国内电子信息与科技产业发展的国内独立第三方专业产业咨询服务平台。公司创办九年来,始终围绕泛半导体产业链,在多维度为企业、政府、投资者提供权威而专业的咨询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产业资讯、市场咨询、尽职调查、项目可研、管理咨询、投融资等方面,覆盖企业成长周期各阶段核心利益诉求点,在显示、半导体、消费电子、智能制造及关键零组件等细分领域,积累了数百家大陆、台湾、日本、韩国、欧美等高科技核心优质企业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