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硕士IC工资是多少呢?

胡小飞微电子 电路和微电子考研 2022-01-13 15:52

推送会和你一起进步哒,记得右上角把我设为星标哦~


这几天看了我们研分网后台大家填写的秋招去向数据,发现了蛮多信息的,在此很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再次烦请大家填写一下这个秋招去向数据啦。


研分网 交易担保 放心买 研分网 个人信息完善


我看到这些数据的时候,发现研分网爆料的很多数据都是SP,所以之前爆出来的数据都是虚高的,不代表平均水平。


有几个后台数据是苏州岗位,双非一本硕士,薪资是17-19K*16,这其实能具有代表性的。


IC岗位要求很高,我们中国高校开设微电子学院的大都是名校,所以我们接触到的基本上是超级优秀的名校硕士生,这一批本就是天之骄子,其实他们的薪资不代表平均水平的。


虽然说我们行业的一本硕士,薪资不算低,也蛮高,但应该没有大家预想中的那么高。


我们行业没有一毕业就找工作很难的情况,这个在普通学校、甚至是本科生身上都不会出现。


这完全是因为我们行业学生人数少,开微电子学院的高校就没有几个,很多985比如湖南大学还是今年成立了集成电路学院,之前都是零零散散的沾边专业。


学生少,导致的之前的讲师很少,而国家目前好像没有大批量的引进各种高大上的人才做教授啥的,目前没有看到很火的招聘信息。


所以IC学校一下子扩招是不现实的,因为老师还没有到位,因此近几年我们行业还是很好就业,学生总体而言比较少,至少比计算机少20倍+。


但不知道国家如果后续引进大量的老师,高校大幅度扩招、泡沫散去,微电子很多企业倒闭之后,会出现什么现象,这也是我们大家共同担心的问题。


但如果国家不去宣传,老是说泡沫散去之后该怎么办,这样我们微电子也得不到真正的发展,会被慢性致死的。没做起来估计就是一开始时候种了一下种子而已。


这颗树得需要大量的工程师去灌溉他,一批一批的,如果这棵树最终很旺盛,不需要很多人灌溉,但很多工程师可以在这棵树下乘凉。


但如果没有多少人去灌溉它,迟早有一天它会枯萎。那时候恐怕更可怕。


我们国家互联网水平很先进,普及到方方面面,这也是因为有人才堆出来的。我们国内甚至国外很多市场都是由我们本土企业霸占的。


而生物制药这方面,国内还是有一大批的外企,我们国家这方面比国外还是落后很多,市场上还是外国企业为主。


如果有一天市场上的微电子芯片产品真正是由中国来创造的,那么就算是人很多,也不会导致很卷的。


我们和土木工程不太一样,之前国内还没有大兴土木,大有可为,现在基建各方面都差不多了,所以土木工程没多少市场了。


但科技产品是每年换代更新,手机基本上是几年一换,生活中各种科技用品(手环、充电宝等等)是生生不息需要供应的。


电子化、信息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任务与使命,做好这一个,我们国家才有更多的市场。


除非有一天出现新一次的技术变革,不需要科技了,或者不需要硅了,产生了完全能替代现有科技的手段,那我们就应该真的要过时了。


很多人说,芯片在国外是夕阳产业,但其实我觉得不是的,只是比较成熟,国外已经占据了100%的市场,没有很多发挥的空间而已。


但芯片是很必要的,是重要的。是表征国家实力的一个重要象征。


我上周去参观了一个昆山的机器人公司,它是一个千人作为创始人2012年创建的,虽然有4幢楼,看着很光鲜,但我参观后,感觉大部分是机械化的机器人,没有大幅度的电子化、信息化、芯片化。


随后我上招聘网站看了一下他们的招聘薪资,他们招聘标准不高,本科即可,最高的研发薪资只有一万出头,平均薪资也远在1万一下。


我当时就明白了这个很优秀的千人开头讲的,公司创业9年,希望2022年营业额订单额过一亿,利润2000-3000万。


有4幢大楼的公司目标还是一个亿,我当时就感觉机械制造业果然很难。


电子化、信息化、芯片化的高科技产品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所以美国才会卡中国脖子,芯片在美国并非是真正的夕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