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特质让这群华为应用市场开发者在数字浪潮中被看见?
36氪
2022-01-24 18:18
收录于话题
科技的发展不是为少数人,也不是为多数人服务的,它是为更多人服务的。
在
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已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生产工具,
App
更是成为与用户最亲密、最直接产生交互的产品,渗透进人们的生活。
根据极光发布的《2021年Q3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显示,移动网民人均安装66个App,Z世代人均安装75个App。而在社交购物、效率提升等工具型应用之外,可以表达自我、传递情感、具有更多人文关怀与社会价值的创新型应用,也在越发受到人们的青睐与主流的认可。
不久前,华为终端云服务携手新青年,以“我们的十年‧生活因你而精彩”为主题讲述了一群华为应用市场开发者的故事,并把他们作为新青年精神的代表之一。作为移动互联网生态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年轻的开发者们正在用思维驾驭代码,创造出能够改变世界的产品。其中,凭借着创新性、实用性和设计感,格志日记、心岛日记、念念手帐在“华为应用市场2021年度榜单”中荣获“年度新锐应用”,CoStudy则是2020的“年度最佳效率应用”。
那么,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之下,这六位华为应用市场开发者是如何用App演绎不同的新青年价值?
不起眼的“头号玩家”:把静默的文化,推向大众的平台
“我们自认为是一群有趣的人,做的是一件靠谱的事,希望给电子手帐圈带来一些不一样的玩法。”念念手帐的创始人高龙说道。
手帐起源于日本,早期是指用于记事的本子,不同的页面划分具有超强的整理功能,以满足工作、学习、生活、旅行等不同需要,甚至衍生出了“手帐哲学透视人生”的说法。流入中国后,除了好看、好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写手帐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龙带领团队开发出了念念手帐,一款以“星球”为主题的手帐创作App,用户可以在里面释放个性,收藏生活碎片。
凭借着可爱轻松的手绘游戏风格和实用的手帐图文拼贴功能,同时依托华为应用市场
多场景
、多终端的分发能力和丰富的激励推广资源,念念手帐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喜爱。
“华为应用市场有《匠心奖》和《开发者说》两个针对优质应用和开发者内容推荐栏目,念念手帐在得到栏目推荐后,在华为应用市场的下载量级增长了30倍。
同时,也
带动了许多其它应用商店和网红KOL、博主的推荐。”高龙表示,上线一年半,念念手帐在华为应用市场的下载量就已超1845万次。
与此同时,电子手帐的形式也让国内的手帐文化从一个封闭的小众圈子中走出来,获得越来越多人喜欢手帐。
如果说念念手帐的兴起,带来的是小众文化的“出圈”,那么西窗烛的出现,则是对传统文化的另一种传承。
《百度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显示,与国潮相关内容搜索热度十年来上涨528%;在过去一年中,关注国潮内容的人中有48.6%是90后,25.8%是00后。可见,当代年轻人对国潮等传统文化的热忱不减,只是需要更能适应当下数字生活的方式。
因此,“如何把传统文化通过更现代的方式呈现?”,成为西窗烛诞生的契机。
出生于湖南沅陵的瞿章才,10岁以前基本上都在山里生活,常常捉鱼虾、爬树,在牛背上吃樱桃。“儿童时光如诗如画,西窗烛于我有一部分是在精神上对诗意生活的一种向往和寄托吧。”
出于幼年时光的眷恋和对古诗词的热爱,瞿章才想要去建立诗词与用户、传统与现代、价值与传承的沟通桥梁,让用户可以更便捷、更全面、更自由地触达到更广阔的中华诗词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域。
2016年瞿章才成立了北京西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发出古诗词鉴赏应用西窗烛Pro。凭借简约的产品设计、丰富的文库著作,结合渐进式的阅读体验以及趣味互动,西窗烛Pro很快聚集了一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的爱好者。
2018年,瞿章才团队与华为应用市场启动了西窗烛App联运合作,继续融入了孔庙等一系列代表中华文化精髓的场景。据了解,西窗烛全网累计总下载量超1亿,海外用户分布在全球289个城市,在华为应用市场累计下载量超4000万。
“我们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会得到华为应用市场的各种支持和帮助,比如建立专门的业务沟通群,可以随时获得指导和协助,产品也会被邀请在华为的终端设备上进行应用适配和呈现。我觉得这是一种认可和荣誉。”瞿章才表示,西窗烛在华为应用市场的帮助下,已经适配了华为多终端场景,譬如手机、平板、智慧屏、IdeaHub、智能手表、车机等。
在如今的数字时代,不断注入的新科技、新元素,让许多静默的文化不再被困之于圈子,束之于古籍。通过以人们喜爱的形式呈现,引导其用新视角了解各色文化内涵,不仅有利于增进人们对这些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也会使后者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Z世代的“观察者们”:更加重视自我,也更渴望陪伴
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1年9月,Z世代用户同比增长13.5%,规模达到3.12亿,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构成。出于对“我是谁”、“我想成为谁”的探索,很多Z世代都热衷于尝试新鲜事物,以此来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更懂得去挖掘好的价值和服务。
2013年,曹舒旻依据自己之前的晨间日记经历,开发出了格志日记的第一个版本。主打引导式日记,以格子填空的形式鼓励用户开始写作,每个格子里都有一个问题,相当于一种提示,帮助用户梳理一天内发生的事情。
例如需要自省,可以问问自己:“今天完成了什么?”“今天犯的错误是什么?”“是否按计划行事”;记录生活,可以问:“今天为家人做了哪些事?”“今天最开心的是什么?”“今天帮助了谁?”等等。
前期由于团队只有三个人,没有市场,没有推广,也没有任何营销预算,格志日记基本上都是靠用户的口碑传播。2021年,格志日记入选华为应用市场《匠心奖》,获得首焦、闪屏、本周亮点等资源推荐,应用下载量受到大幅度提升。
“个人成长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过去在建设平台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每个人其实都是被时代的潮流裹挟着向前跑。”曹舒旻认为,现如今,发展的速度已经慢下来,更多样化的成长、更个性化的需求正在被看见。格志日记也慢慢从关注个人效率、职场方向,转向个人成长与内心平衡的需求。
和格志日记有着同样的产品理解与方向的,还有虚拟自习室应用CoStudy。
通过还原真实的校园场景,CoStudy打造出了一个能够陪伴学习的虚拟世界。你可以在CoStudy找到适合自己阶段的专属教学楼,走进教室占座,与志同道合的用户结成Co伴,还可以约好友做你的同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CoStudy的出现,不仅能让Z世代在虚拟空间里结交到很多朋友,还能通过陪伴学习的方式给他们带来心灵上的治愈与温暖。
作为一位95后的开发者,CoStudy的创始人周莹也曾有过迷茫期。那时候的她一心想把所有的想法都上线到产品中去,迭代节奏很快,但用户反响并不是很好,一度觉得很受挫。
“当时是华为应用市场看到了CoStudy,表达了对我们的肯定,让我有了一定的信心。后来我们参加了华为开发者大会,让我们和一些中小开发者有了更多沟通,华为应用市场内部的工作人员也给了很多的建议。正是这些沟通和建议让我有了一些比较清晰的节奏和方向,从创业初期的迷茫期走了出来。”
目前,CoStudy的累计下载量已超500万,用户反馈也有了更多的鼓励与认可,还获得了华为应用市场《匠心奖》的推荐。当这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App成为年轻一代成长、学习的阵地,华为应用市场亦成为这些年轻开发者们的成长舞台。
“我希望以后能更多的实现自我价值,做出让用户有获得感的产品。
也希望未来能跟众多开发者一起改变用户的生活,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周莹如是说道。
新青年的“平凡之路”:从满足一个人,到帮助一群人
“从个人关注到社会,从一个人变成少数人再变成多数人。”白描App的开发者陶新乐,曾在采访中这样形容自己的产品定位。
起初,只是为了方便女友在读书时做记录,陶新乐做了一款文字识别工具,并出于开发习惯发布到了华为应用市场上。得益于较高的准确率以及校对等更多编辑功能,白描App对学生党、文字工作者都有很高的实用性,用户越来越多,后来无意中发现一些视障人群也在使用。
“当我们了解到这个软件除了对普通人有用,还对社会上的视障人士有用,就针对这一部分用户去做了功能优化,让它变成了一个更具有社会价值、更利于特殊群体使用的工具性辅助软件。”
在接入了华为AI相关能力后,白描App可以轻松实现“拍照—识别文字—朗读结果”这一过程,进而帮助视障人群便捷地了解眼前的平面印刷文字。同时,白描App还适配了手机上的无障碍辅助功能,使用起来也更简单。
从一个泛用户群体工具到对特殊人群的产品优化,白描App与“科技向善”理念的碰撞可以说是“无心插柳”。而心岛日记App从开发之初,就致力于帮助人们缓解情绪问题。
心岛日记App的开发者李神龙曾因心理问题经历了一段医学治疗。痊愈之后的他推己及人,注意到人们较少关注到症前情绪疏导,于是决心开发一款关注当下年轻人情绪变化的App。
在心岛日记,治愈用户情绪可通过情绪自愈和情绪互助来实现,即用户可以通过写情绪日记去表达情绪,生成情绪报告并被推送相关内容得到情绪疏导;或是被推送到与自己心情、处境相似的匿名情绪日记,互助倾诉,传递温暖。
据李神龙介绍,用户在心岛日记App录的第一个情绪中,消极情绪占比达到80%。
经过7-15天情绪自助和互助后,消极情绪占比已经降低到40%以内。
在上架华为应用市场后,心岛日记得到了在运营和推广方面提供的支持,并得到了《开发者说》内容栏目的推荐。截至目前,心岛日记在华为应用市场的安装量达到167万次,并获得了5星使用好评。
携手共创更精彩的数字生活
有句话说的好,科技的发展不是为少数人,也不是为多数人服务的,它是为更多人服务的。让科技创新造福社会中的更多人群,软件应用的价值才会得到更大的体现和发展。
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利用最新技术助力学习成长,诠释传统文化,还是关注社会问题,找到新的解决方案,无一不体现了这些年轻开发者们在当下数字世界勇于创新开拓,承担社会责任感的“新青年”精神。
相信在不断加速创新的数字世界里,既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开发者们“扎根发芽”,也需要有像华为应用市场这样的平台与HMS生态来培育的“土壤”。两者相辅相成,携手共进,方能迎来更加精彩的数字生活时代。
观看开发者完整故事:
华为终端云服务
,
华为终端云服务携手新华社@新青年 ,将热爱与梦想汇聚,解锁6位华为应用市场青年开发者的成长故事,#以开发之名 共同见证#精彩生活背后的热爱。他们是华为540万开发者的缩影,感谢他们把理想编织进代码,从指尖创造出一个个创新而温暖的应用,照耀所有人~
视频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
#
个
上一篇
下一篇
阅读
分享
收藏
赞
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
写下你的想法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前往看一看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取消
发送到看一看
发送
哪些特质让这群华为应用市场开发者在数字浪潮中被看见?
最多200字,当前共
字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