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研究生专业目前分为三个方向:一是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测试方向(设计学硕),二是集成电路工艺与器件方向(器件学硕),三是电子信息(设计与器件专硕)。
其中设计学硕和设计专硕主要集中在张江校区,器件方向主要集中在邯郸校区,部分也在张江校区。邯郸和张江都有大面积的超净间供器件工艺同学使用,设计的测试间主要集中在张江。
从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2018年、2019年和2020年,2021年的招收考研生情况来看,其分数线以及录取人数受学生分数(考研试题难度)影响较大。
2018年由于考研试题相对较难,整体录取分数较低。其中设计与器件专硕复试线为300分,56人进入复试(最低分数为301分),其中有4位器件,最终录取51人,器件同学都录取,没有刷人。设计学硕与器件复试线为330分,32人进入复试(最低分数为332分),最终录取21人,器件占了3人,复试没有刷器件。2018年学硕和专硕的器件和设计都是一起划线。
2019年由于考研试题难度下降,整体录取分数较高。设计与器件专硕计划招生50人,复试线为360分,61人进入复试(最低分数为361分),最终录取50人,其中包含器件5人,器件没有刷人。学硕计划招生15人,其中设计方向10人,器件方向5人,设计学硕复试线为375分,12人进入复试(最低分数为375分),最终录取10人。器件学硕6人进入复试,最低分数为341分。录取5人,还有一人被调剂至复旦工研院。2019年学硕器件与设计分开,专硕一起划线。
2020年由于疫情,学硕专硕都有扩招,器件学硕进入复试5人,院线300分,其中一人最后被调剂至专硕,录取4人。设计器件专硕一共录取120+人,其中包含5位器件专硕。分数线为300分,复试没有刷人。2020年学硕设计器件分开划线,专硕一起划线。
2021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再次有一定程度的扩招,这里不细讲。
变化最大的就是今年2022年,今年的考研取消了学硕招生,同时专硕的器件和设计方向分开招生。器件招收58人,可以说大大扩招了,加上八九月份时传言取消了器件考试,很多同学都是九月份决定报考的,准备时间有一定的不充分,使得复试结果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因此需要每位同学仔细准备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的复试是以面试的形式进行的,没有相关笔试。在2018年和2019年,微电子学院最终录取学生是根据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加权平均计算总分排名录取的,其中初试成绩占比70%,复试成绩占比30%。
以2019年情况来看,主要流程是:
2018年和2019年复试流程基本一样,2020年具体复试安排以学院所公布的复试实施细则为准。2018年和2019年都存在靠复试逆袭的学生,比如2019年总分361分的同学依靠复试分数较高,最终顺利录取。而有的分数比这位同学高的学生却因为复试表现不佳而最终被淘汰。
由此可见,复试是相当重要的,尤其对于处于复试线边缘的同学,可能就可以依靠复试的优异表现最终被录取。
对于研究生招生的院校来说,许多学校都会设有校线,对应不同的学院也会专门设置不同的院线。复旦的微电子专业方向则相对与众不同,只公布校线,而相应的院线就是复试名单中最后一名考研同学的分数。
但是这也不能说明校线就不重要了,因为校线不仅设定了最低总分,还统一设定了最低的单科分数线。不过一般而言,就算每年的考研难度不尽相同,单科线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起伏波动,为了照顾报考学生,总分线不会特别高,所以这对于考复旦的人来说基本上是没有特别大作用,主要还是看专业排名。
之前报考复旦微电子专业的时候,就发现每年的招生大纲基本上没有变化,每年都是一样的,但最终录取的人数和大纲却有一些出入,对此我很是迷惑。当年查询到考研初试成绩之后,我打了很多电话给微电子学院招生办询问此事,那边的工作人员最终告诉我,学院会根据当年学生考试成绩灵活调整,确实也是这样的。
对于考研初试成绩排名很高的同学们来说,很高兴你们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地来到了复试环节,祝福你们在复试环节能够平稳度过!
接下来讲一下往届学长的经历,说一下复试的客观流程。
通过各种途径,大家应该也都知道了,微电子学院复试只有面试,没有笔试环节,这就减轻了初试过后的学习压力。一般来说,复试应该是定于某天早晨,我还能清楚地记得,去年的时间是3月12日的早上,地点在复旦大学张江校区。
学院直接按照复试名单进行复试小组的分配,首先是将学硕的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然后是专硕,接着按照排序结果,为每个参加复试的同学安排复试的序号,所有人一起进行复试。打个比方,假若有四个复试小组,然后顺着排名进行复试,前四名同时进入到不同的四个面试教室复试,也就是第1,5,9...名同学在第一复试小组,第2,6,10...名在第二复试小组,以此类推。
每个复试小组大概有四、五个老师,有一个专门负责英语面试的老师,但这个老师不一定是英语专业的。还有一个器件的老师和一个电路设计的老师,这两个老师专门负责专业课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主考官,负责面试流程的把控和调度。通常来讲,在面试的时候,老师会给你一张纸和一支笔,供学生在需要进行推演时使用、打草稿、做简单记录。
通常老师坐在学生的对面,而学生坐在另外一边面试(这就导致去年我面试的时候,还看到了我的各项成绩和在我之前面试同学的成绩,但是最好不要盯着去看,这样不太好,心里压力也会莫名地增大)。如果名单人数不多,学院会抓紧时间,尽可能一早上结束面试的。每个人的面试时间大概是10-15分钟。另外一个需要澄清的是,面试时间的长短并不意味着面试成绩的高低,有些同学会以为面试时间越长,面试的成绩就越高,实则不是这样的,面试时间的长短和成绩是没有关系的。
面试都是从自己被叫到名字和序号开始的,也就是当你被叫到一个充满了紧张和担忧气息的小房间里之后,你的面试之旅就开始了。通常情况下先是进行英语的自我介绍,接着是专业课问答,最后致谢离开教室。每个部分都有分数,总分大概由四、五个部分构成。
英语自我介绍要提前准备一下,可以约几个同学一起提前练习,尽量做到自然不怯场,不然有可能一边英语自我介绍一边眼神盯着天花板,像小学生背书一样,很不自然,给老师的印象也不是很好,多了几分尴尬。
不过英文自我介绍不是固定环节,有时候当学生进入到复试教室后,老师会说明不用做英文介绍了,转而随机抛出一个话题让你用英文阐述,话题可能是介绍自己的学校、介绍自己的家乡、介绍自己的家庭、解释为什么想要报考复旦大学等等。这时候千万不要惊慌,按照老师的提示一步步阐述就好,尽量做到边想边叙述,这部分的分数也会拿到的。
对于英语自我介绍内容,一般来讲就是常规的内容,如果你介绍的内容引起了英语面试老师的兴趣,他会就着你自己说的内容进行提问,问题不会太复杂。偶尔也会问三两个其他的英文问题,不过不用太紧张,都是一些比较日常的对话。
然后是专业课面试环节,说到这里,我想起当年专硕进去面试的情景。考的是器件方向,但是专硕名单上的设计和器件是安排在一起面试的,这时候如果老师一直问你模电和数电知识,你一定要表明一下你报考的是器件专业方向,以免硬撑着面试结束最后表现不好影响了成绩。如果今年设计和器件分开招生的话,那就应该不会有这个情况了。
对于器件专业课面试内容,初试时的一些概念比较重要。名词解释需要重点关注,比较重要的专业名词要理解清楚了,虽然一般情况下老师不会让学生现场推导,但是你一定要清楚推导结果和其所代表的器件特性,因为老师可能会挑出结果中的某个参数进行针对性提问,例如问你某个参数发生了变化,会对结果造成怎么样的影响(二氧化硅减薄会怎么样?二氧化硅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high-k材料?亚阈值的摆幅?解释一下DIBL效应?)。
有空的话,可以适当了解一下最近的新工艺,理解新工艺的特点,以及新工艺的优势等话题,不用特别深入了解,但是要至少说出一二。面试中最忌讳的是“不知道的瞎蒙、瞎回答”,之前有人在面试的时候没有记清楚硅的禁带宽度,瞎蒙了一个,结果被老师职责了。
专业课大概三、五个问题也就结束了,这时候大部分能说出来基本就稳了(说实话,器件的同学老师都会珍爱你们的)。
2021年考研由于疫情的原因,复试变成线上进行,2022年不出意外也是线上进行。但是同学们也不必过于担心,整个线上复试的流程有模拟。大家到时按照流程走,就不会出差错。需要注意的是复试过程中需要有两台监控设备,一台在背后,一台在你的侧面。另外就是寻找一个空荡安静的房间保证没有人打扰。等待的时间可能有些漫长,让自己的心静下来!
最后祝大家复试顺利!
有兴趣报考复旦大学微电子的同学,欢迎加入复旦大学微电子考研群,群中会有最新资讯以及学长学姐来解答问题哦。也可以在群中寻找资料或者是参与我们的课程,快来加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