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发酵,电子气体全球恐慌

半导体芯闻 2022-02-23 17:56

图片

来源:内容来自网络整理,谢谢。


俄罗斯总统普京决定派遣「维和部队」,俄乌局势愈加紧张,其对全球半导体业,特别是上游相关材料业的影响进一步发酵,恐将阻碍氖、氪、氙等惰性气体供给,皆为芯片生产关键原料。目前内存业者握有 6 至 8 周关键气体库存、高于正常值的 4 周,但这些气体供给极度仰赖乌克兰,要是战火中断输出,半导体生产将受冲击。

韩国惰气进口高度仰赖俄乌两国,半导体业界出现紧张情绪


韩国半导体产业的惰气进口,有相当程度倚赖俄、乌两国,引起该国业界紧张。

根据韩国贸易协会的统计数据,2021 全年韩国和乌克兰之间的贸易规模达 9 亿美元,虽然乌克兰只排在第 68 名,但是韩国科技产业的半导体制程当中,重要原料的氖、氪、氙等气体大多是从俄、乌两国进口,且比重较高的更多达一半水平。

为此,俄乌冲突若陷入战争状态,韩国担忧该国的三星电子和 SK 海力士等相关产业,有可能在生产方面遭受影响。

韩国 2021 年从俄、乌两国进口的氖,比重分别为 5.3% 和 23%。氖在空气中的体积只有 18.2ppm、属稀有气体,也是准分子雷射气体的原材料之一,而硅晶圆在光刻制程当中需使用到准分子雷射气体。

韩国浦项钢铁光阳厂的氧气工厂,在上个月刚完成氖气生产的设备安装,氖气的出货作业也才刚展开,预估在下半年之前可供应韩国国内 16% 的需求量,但是在初期阶段仍须仰赖自乌克兰进口的氖气。

另外半导体的蚀刻制程需使用到氪,韩国 2021 年的进口总量当中,有高达 30.7% 的比例是来自乌克兰、比重最高,另有 17.5% 是从俄国进口。

氙气方面,韩国 2021 年自乌、俄两国进口的比重分别达 17.8% 和 9.2%。

日本于 2019 年实施严格的半导体原料出口管制,在那之后,韩国半导体产业就持续推动供应链的多元化,因此有看法认为此次俄乌冲突对韩国造成的影响有限。SK 海力士社长李锡熙于 2 月 16 日,在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主办的「半导体投资振兴恳谈会」上表示,「已确保大量库存。有做好相当准备,应该不必过度担心。」

不过市场上似乎也弥漫着「现在就感到放心,似乎还为时过早」的氛围。NH 投资证券研究员于 2 月 21 日的报告中提到,在 2014 年至 2015 年的乌克兰危机期间,使用于半导体生产的氖气行情曾经涨到每立方公尺 3500 美元、是以往的 10 倍以上;预料俄乌冲突将对半导体原料供给带来冲击。

俄国恐"断氖",日本急查进口


欧美等西方国家已纷纷对俄罗斯祭出金融制裁。担忧俄罗斯恐因日本加入制裁而报复,日方急忙开始清查自俄国进口的关键原料,并为供应链可能面临的干扰拟定紧急应变计划。

日经亚洲评论23日报导,日本2020年对俄罗斯的进口额来到107亿美元,当中虽多是液化天然气(LNG)及非铁金属,但占据其中1%的氖气(Neon)等用于半导体制造的惰性气体,却可能让日本产业备受影响。

报导指出,日本自俄罗斯进口1%的氖等惰性气体、自乌克兰进口5%。经济产业省(METI)正在调查,若俄罗斯切断供应,芯片制造商手中库存还可支撑多久、能不能从其他国家取得供应。

根据报导,截至目前为止,尚无企业预期会有立即性影响。然而,即使日本芯片制造商能找到替代供应源,俄罗斯断链仍恐压缩全球供应量、导致价格飙高。METI官员坦言,间接影响实在难以估算。

另一个重要隐忧是用来覆盖半导体零件、移除汽车废气有害物质的钯。俄罗斯生产全球约40%的钯,意味着汽车供应链可能因俄方切断出口而受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读卖新闻2月22日报导,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话,日本将跟进美国、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拟对芯片等高科技产品进行出口管制。

内存惰性气体供给受阻,助推NAND Flash价格涨势


内存大厂美光小部分惰性气体 (氖气等) 供应来自乌克兰,由于其为 DRAM 与 NAND Flash 微影制程的关键原料,业界人士预期,若部分供应遭俄乌战火中断,产出恐受阻,随着 DRAM 与 NAND Flash 第二季合约价可望同步反转向上之际,将助力价格涨势。

相关内存厂如南亚科、华邦电、旺宏,及模块厂威刚、群联等,营运都将因此受惠。

美光执行长 Sanjay Mehrotra 周二 (22 日) 受访时表示,美光有一小部分惰性气体 (如氖) 来自乌克兰,目前看来惰性气体供应链处于合理状态,现阶段有大量库存及多元供应来源,但正紧盯局势发展。

受到铠侠、威腾 3D NAND Flash 工厂原料污染问题持续延烧,第二季 NAND Flash 供应缺口放大状况短期难解,将助推价格涨势,业者看好,第二季 DRAM 与 NAND Flash 合约价将同步反转向上。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