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经典论文!

angmobile 5G 2022-03-14 17:00

图片

图片

本文作者

毕奇:中国电信首席专家、中国电信研究院首席技术官,负责5G和6G领域的工作。曾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2年11月7日,贝尔实验室向毕奇授予“贝尔实验室院士”称号。2000年和2002年荣获贝尔实验室总裁金奖,2005年荣获全美亚裔最佳工程师奖,2019年荣获创新创业杰出贡献奖。

独家编译:6G公众号(ID:sixgmobile)、5G公众号(ID:angmobile)。


【摘要】6G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主题是毫米波和太赫兹频段,对此既有热情也有悲观情绪。众所周知,6G对高频段的预期采用会导致部署的两个主要问题:覆盖半径减小和覆盖半径内小覆盖空洞的急剧增加。本文研究了可能阻碍高频段部署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实际限制,并提出了一种解决运营商诸多担忧的方法。除了提高系统容量外,该方法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小覆盖空洞方面特别有效,从而增大了下一代蜂窝网络采用高频段的机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文参考文献:

[1] 6G Flagship,”Key Drivers and Research Challenges For 6G Ubiquitous Wireless Intelligence,” Sept., 2019; http://jultika. oulu.fi/files/isbn9789526223544.pdf.

[2] 6G Flagship, “White Paper on RF Enabling 6G —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rom Technology to Spectrum,” Apr., 2021; https://www.oulu.fi/6gflagship/.

[3] Samsung, “6G The Next Hyper Connected Experience for All,” Dec, 2020; https://cdn.codeground.org/nsr/down-H. Viswanathan and P. E. Mogensen, “Communications in the 6G Era,” IEEE Access, vol. 8, 2020.

[5] 6G Flagship, “White Paper on RF Enabling 6G —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rom Technology To Spectrum,” 6G Research Visions., no. 13, Apr., 2021;https://www.oulu.fi/6gflagship/.

[6] X. You et al., “Towards 6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Vision, Enabling Technologies, and New Paradigm Shifts,” Sci. China Inf. Sci., 64, 110301. 2021. https://doi. org/10.1007/s11432-020-2955-6.

[7] Q. Bi, “Ten Trends in the Cellular Industry and an Outlook on 6G,” IEEE Commun. Mag., vol. 57, no. 12, 2019, pp. 31–36.

[8] T. S. Rappaport et 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Above 100 GHz: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6G and Beyond,” IEEE Access., vol. 7, 2019.

[9] I. Cutress, “Intel’s Manufacturing Roadmap from 2019 to 2029: Back Porting, 7nm, 5nm, 3nm, 2nm, and 1.4 nm,” 2019; http://www.anandtech.com.

[10] 30.202 Power Limits, FCC, “Part 30: Upper Microwave Flexible Use Service,” Sept., 2020.

[11] S. Zhang et al., “Envision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in 6G,” IEEE Network, vol. 34, no. 3, Mar. 2020.

[12] 3GPP TS 23.303, Release 12, “UMTS-LTE Proximity-Based Services (ProSe),” 2014.

[13] 3GPP TS 23.303, Release 17, “Proximity based Services (ProSe) in the 5G System (5GS),” 2021.


喜欢
关注我们 ↓↓↓


请关注我们

我们是专门关注5G、F5G、物联网、AI、车联网的第一大新媒体平台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15026472759。
图片
喜欢
分享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