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院好青年|博士生冯欣:披荆斩棘 乘风破浪

西电微院 2022-04-02 20:31
图片

图片

图片

冯欣,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微电子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跃教授,研究领域为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研究生就读期间,发表一作高水平SCI论文6篇,单篇IF最高17.9,主持研究生创新基金重点项目一项,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睿社会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和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等,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口头报告并取得多项学术性奖项。博士提前半年毕业,现为西电广州研究院华山准聘副教授,属于广州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团队。



深学笃用的先行者


2013年的夏天,冯欣同学第一次踏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园,炎热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到她对大学生活的期许。繁忙紧张的军训结束之后,充实的大学生活全面铺开,她也正式叩开了微电子领域“大门”。

从小对动手实践类项目感兴趣的她在选择学生社团时毫不犹豫选择了大学生科技协会,并在大一期间就报名参加了学校“星火杯”比赛。在参与科技活动组织和参赛的过程中,她遇到了许多优秀的学长学姐,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冯欣同学参与了多项科技竞赛,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日渐浓厚,从开始的小队成员迅速成长为小队负责人。在不断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她也意识到想要了解最新技术和科学前沿还要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训练。

要学就要学到最好”,在下定决心之后,冯欣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联系了微电子学领域的专家郝跃院士,得益于她大一大二期间的优异成绩和竞赛经历,郝跃院士同意她进入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在取得保研资格后,本该轻松惬意度过大四的她,毅然选择参加了学院“3+X”本硕博贯通培养计划,提前开始研究生部分课程的学习,在实验室度过了又一个充满挑战和收获的盛夏。



踔厉奋发的追梦人


研究生阶段,冯欣一如既往把兴趣当成科研道路上的良师益友,铢积寸累,日就月将。她深知做学术不能闭门造车,因而在深耕研究领域的同时也注重提升自己的学术交流能力,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两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报告。谈及多次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经历的体会时她这样说,“在面对面与国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过程中,能明显感到思维碰撞带来的全新启发,每次都能获得科研方面的新见解。

既然选择了做科研,就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脚踏实地,择善而固执”。

郝跃院士的教导是冯欣科研道路上的指路明灯,也是她学术过程中的行为准则。她力求严谨和细致,这一点在论文撰写时尤为体现,逐字逐句地打磨,反复修改以保证逻辑正确和科学严谨性,最多的时候一篇论文可以修改五十多遍。先后在Nano Energy等国际一流专业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SCI论文并被国际权威期刊Adv.Funct. Mater.、Small、Adv. Electron. Mater.引用报道。在开展科研项目过程中,她的这种作风也为她带来了一系列好评,受到国内外专家认可,担任了Adv. Energy Mater.、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等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图片



奋进勇立的践行者


在人们的印象里,科研工作者的形象似乎总是与不苟言笑绑在一起,冯欣的日常打破了人们的刻板印象。

在科研之余,她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曾连续三年主动申请担任学院本科生课程助教,为学弟学妹答疑解惑,分享解决问题和课程学习的方式方法;面对同龄人,她也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科研心得和收获,先后在学院“科学道德与学风”学术交流会、研究生党支部“科技创新大讨论”等活动上做主题分享。她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有体力活也都是抢着干,风风火火,不嫌脏也不怕累。因为研究领域涉及到的设备精密且昂贵,日常维护及安全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设置了实验室学生管理员的岗位,明知需要第一个到实验室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她还是毫不犹豫地报名,协助老师进行实验室日常设备维护和安全管理,为同学们的实验顺利安全进行做出保障。

图片


冯欣说,她的成长过程得到了家人、老师、同学的帮助,也得益于学校多元的培养,求学期间深刻体会到了“志不求易者进、事不避难者进”的道理,未来将继续在工作岗位上感悟时代、勇于开拓,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提高自己,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





来源:研究生工作部,通讯员:罗丹 高宇星


近期推荐

#

微院好青年 | 博士生芦浩:旦夕砥砺 临池不辍

#

十佳党员-本科生南泽:征程正未有穷期,不待扬鞭自奋蹄

#

十佳党员-本科生王立炜:四年磨一剑,天涯学海任逍遥

#

十佳党员-本科生秦川: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

微院好青年 | 博士生李照希:雄关漫道从头越,厚积薄发自奋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