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成立于2021年4月,学院将瞄准集成电路“卡脖子”难题,聚焦集成电路学科前沿,打破学科壁垒,强化交叉融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实现集成电路学科国际领跑,支撑我国集成电路事业的自主创新发展。
集成电路学院可以溯源到清华大学于1956年设立的半导体专业。1980年清华大学成立微电子所, 2004年成立微纳电子系,主要从事前沿科学研究,产出对本学科有重大影响的科研和学术成果,培育集成电路领域的学术大师和优秀人才。六十多年来,清华大学在我国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发展史上取得了一系列代表国家水平、具有标志性的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产业领军人才,为中国集成电路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微纳电子系建于2004年,是清华大学微纳电子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前沿科学研究,产出对本学科有重大影响的科研和学术成果,培育微电子和纳电子领域的学术大师和优秀人才。三十多年来,微纳电子系/微电子所在我国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发展史上取得了一系列代表国家水平、具有标志性的成果,为中国的半导体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累计获国家奖励9项,省部级奖励30多项。微纳电子系/微电子所下设有固体器件与集成技术研究室、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研究室、微纳器件与系统研究室和CAD技术研究室四个研究室和微纳电子加工平台。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微纳电子系/微电子所形成了微纳电子学和集成电路与系统两个研究方向,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硅基微电子研究体系,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是中国微纳电子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坚持真刀真枪地实干,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培养集成电路产业需要的专业人才。许多毕业生投身芯片设计、设计工具(EDA)、制造、装备和材料等各个产业链环节,成长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领军人才。自1956年设立半导体专业以来,半导体专业与微电子所共培养集成电路人才4200余人。2017-2022年,超过八成的毕业生进入集成电路产业和科研一线。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清华大学集成电路相关学科已形成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科生的培养在加强数理基础的同时,注重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建立深厚的学术基础和持续的创新能力,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加强学科培育与实际产业需求的结合,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家国情怀。
◐
飞姐补充:
清华大学为国内NO1,牌子很响,而且目前微电子影响力呈上升趋势,近几年大陆发表ISSCC论文数量最多的都属清华大学。
考上了清华大学,以后走选调生或者其他的都是非常好的。
对清华感兴趣的可以加入我们的群聊哦:
2022年:
校内or院内调剂:除制造外均不招收调剂,且第一次复试比达到1:1.5,意味着复试竞争很激烈。制造第一年招生一志愿报考未满,向校内招收调剂,所以进复试人数很多,刷人更加惨烈。(集工集管刷下来的同学也有机会参加制造的复试)
2021年
校内or院内调剂:不接受调剂,今年第一年刷人(集工被刷的会调剂到集管面试)。
2020年
校内or院内调剂:集成电路技术与管理专业接收校内调剂,参加集成电路工程复试没有被录取的同学会被直接调剂到集成电路技术与管理专业。
分析:招生人数方面,清华微所在2018年开始招收新专业集成电路技术与管理专业后招生基本总招生人数保持稳定,今年扩招了15个制造名额,也给想进清华的同学增加了更多的机会,但是可能是因为增加了15个名额,在去年专业课难度增加,数学难度增加的情况下,分数还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可见报考清华的学生数量有了很大的增幅。虽然如此,在招生名额达到59人的情况下,在清华校内也是工科招生大户了,所以相对只招个位数的专业还是相对容易上岸。想考清华的同学需要合理评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承受风险的能力,做好准备后方可大胆尝试,给自己一个机会但也不要盲目跟风最后变成考研的“炮灰”。备注:关于考上之后专硕能不能读博,清华这边也是可以的,只要可以找到愿意接受读博的老师。
其他年份情况如下表所示:
2019年之后没有微所取消学硕,保研和考研都只有专硕。
2020年及以前因过线人数不足均未出现刷人情况。
2021年为差额复试,其中集工进复试12人,管理进复试41人。
2022年竞争加剧,不过也可以看到随着能进入复试的人越来越多,微所也在不断调整政策增大筛选的力度。
总成绩(1000 分)=初试成绩(原始分)*1+笔试成绩(100 分)*1+面试成绩(100 分*4
按照总分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
笔试环节考察集成电路与系统。
2020、2021和2022年均因为疫情影响,复试形式为网络复试,笔试环节改为抽题口述回答
清华微电子所考研专业课科目为832半导体器件与电子线路,不提供大纲
(高文焕的模电和闫石的数电以及尼曼的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和拉扎维模集)
不限于这四本书,适当补充刘恩科半导体和Sansen也可。
学费:3.9万/全部
学制:3年制,学费每年1.95万(前两年交)
清华大学微电子没有考纲
三个专业的区别:
集成电路工程第一学期结束后,会进行导师双选,之后两年半在北京本部完成毕业论文。
集成电路管理为与企业联合培养,第一年在本部上课,之后按照所选导师的安排,后两年进入企业实习,也会有一定工资,适合想积累工作经验的同学报考。
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第一年在学校,后两年半在制造相关企业联培,具体培养方案暂时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