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 | 博士创『芯』说第十六期—杨博翰:密码芯片中的随机性基石—硬件TRNG和PUF的设计与思考

跨学科交叉融合的 未来芯片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2022-04-12 18:01

图片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今天的我们,正身处于网络数据交织密布的信息时代。有人曾形容:“互联网时代使得私有域和公有域的概念被完全打乱......如果没有一套系统性的网络安全防护,一切在黑客眼里都是透明的”。


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的应用日渐广泛,如何确保个人隐私与网络数据不被泄露与盗用?被誉为信息时代电子“盾牌”的密码芯片,又将如何抵御攻击、保障信息安全?


在连续学习两期ISSCC特别篇之后,本期博士创『芯』说将带领大家短暂转换思路,跟随来自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杨博翰博士,一同学习探讨题为《密码芯片中的随机性基石—硬件TRNG和PUF的设计与思考》的学术报告。那些深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密码芯片中,关键核心技术有哪些?与传统支付加解密方式相比,它又将面临哪些新的挑战?敬请期待!

图片




图片

主办方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北京未来芯片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复旦大学新一代集成电路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


图片

报告主题
密码芯片中的随机性基石—硬件TRNG和PUF的设计与思考


图片

报告时间
2022年4月15日 (周五)
10:00 - 10:50


图片

报告方式
线上直播
腾讯会议:238-793-596


图片

报告嘉宾


图片


杨博翰,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博士后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硬件安全,聚焦于真随机数发生器、不可克隆函数和轻量级分组密码的硬件设计的防护。参与设计的KNOT算法是唯一进入NIST标准竞赛LWC第二轮的国内算法。近年来发表高学术论文50余篇,核心工作主要发表在CHES、DAC、HOST、TCAD和JCEN等国际知名会议和期刊上,多次获得最佳论文提名。多次担任CHES,DATE,SPACE和RAW等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长期为TCAS I&II,TIFS,TC和TVLSI等期刊担任审稿人。




图片

报告题目与摘要

密码芯片中的随机性基石—硬件TRNG和PUF的设计与思考


真随机性是现代密码安全体系的拱心石,在密码芯片上主要是由真随机数发生器(TRNG)和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生成。如何在传统集成电路中安全高效地获取高质量的不可预知性是相关科研人员和密码芯片工程师的研究目标和设计难点。同时TRNG和PUF也成为众多攻击者的目标。本报告将在介绍TRNG和PUF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当前密码芯片上的TRNG和PUF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分析和阐述。


图片

报名方式

图片
图片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注册报名





图片

联系方式
冯老师 
yuefeng@mail.tsinghua.edu.cn


图片

活动海报

图片


图片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达注册报名页面:)


图片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图片

未来芯片高精尖中心

微信号:THU-ICFC

图片
图片


收录于话题 #博士创『芯』说
 27
下一篇 博士Review | 博士创『芯』说第十五期—贾海昆:高性能毫米波振荡器设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