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研人到分享考研知识
她说:“利他主义,总能帮到你”
她把思考与经历变成作品
成为了一名绘画博主
在获得关注与赞誉的同时
更是获得了超过10W+的收益
由热爱出发 用专业变现
武科大有这样一位“画画的小王”
王梓娴
个人简介
王梓娴
2021级 艺术与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硕士研究生
2021.7至今
小红书
发布28个作品
累计1.4万粉丝,7万获赞与收藏量
抖音
发布11个视频
累计3千粉丝,1千获赞量
荣誉合辑
2021英国生态设计奖铜奖
2020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 二等奖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全球招贴设计优秀设计奖
全国“战役”海报设计大赛优胜奖
北京国际设计周 《水墨与纹藏-国际视觉设计特色作品展》优胜奖
天鹤奖国际创新设计比赛入围奖
初心起——兴趣使然
每个平台的调性是不一样的。小红书更偏向‘日常分享’、‘种草’,以图文笔记为主;抖音则娱乐性更强,以短视频为主。
在考研前,王梓娴便习惯在小红书看一些分析笔记,同时特意关注了平台的运营机制。后来,在考研时,接触马克笔手绘的过程中,她看见有很多人分享自己的作品,但质量好的笔记其实并不多,不能满足很多同学的需求。那时候,她便萌生了一个想法——在考研结束以后,把自己的手绘内容分享出去,给更多的人提供一个参考。
于是,考研结束以后,王梓娴对自己考研过程中的手绘资料进行了整理,学习了一些运营技巧,选择了从比较熟悉的小红书开始发布作品。
王梓娴是绘画博主,目前发布的作品是以提供价值为主,相对来说,娱乐性比较弱,所以会一直以小红书为主要平台。但考虑到粉丝的需求,她也会在其他平台慢慢更新作品。比如,粉丝对绘画过程比较感兴趣,她就在抖音和小红书上面更新绘画过程的一些视频。她表示,等到后期视频拍摄和剪辑更熟悉一些,会在多个平台同步更新作品。
我觉得,最大的困难不是技术本身,好的视频其实需要很多前期的规划与思考。
可能每一个视频仅仅几十秒,没有很长,但也是需要较长时间的构思。例如抖音,前三秒就需要出现吸引人眼球的内容。所以,这就是王梓娴开始发布作品之后觉得比较难的地方。她也考虑到,做博主最终其实都会回归一个点,就是考虑视频受众对象的需求,比如这个视频的价值是什么,针对的用户有哪些,他们的真实需求是什么。
众所周知,艺术创作是非常需要灵感的,王梓娴发布作品亦是如此。但比较有趣的是,她的灵感来源除了浏览网络平台、大量地看图和欣赏一些好的作品外,还靠deadline。由于积累了一定粉丝后,她也有接单,交稿的最后期限,她总是灵感迸发,果然人在紧急情况下往往会灵感乍现。
在作品发布在网络平台以后,王梓娴会仔细的翻看粉丝的评论并回复,有时候也会专门更新作品来回应粉丝的需求。比如很多粉丝询问她创作时使用的马克笔是什么品牌的,她便更新《考研手绘工具—马克笔篇 购买干货合辑》;当粉丝询问可不可以临摹或借用时,她会贴心回复“可以”;当粉丝评论求作品原图时,她也会私发给他们,并回复每个人。
期待中——提升能力
其实大家都可以做到,主要是要找到自己的禀赋所在。同时做能给别人提供价值的事情,往往结果不会太差。因为我清楚地了解自己是个普通人,不能把所有的事都做得完美,所以可以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上持续输出就好。
王梓娴在本科是学环境设计,主要是做景观园林,但在跟着导师做项目过程中,接触了比较多的平面设计,老师觉得她平面比环艺更顺手,推荐她转专业;同时,她自己对视觉传达设计比较感兴趣,于是决定跨专业考研。由于跨专业考研,她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越到后期,自己的不足越明显,希望在后面学习中,可以更加深入的学习插画方面的内容。
最近,除了每周的手绘更新,王梓娴一直在做一件事情,不断地去梳理整个绘画的过程,使自己形成比较科学和有逻辑的绘制思路。同时,也和一些画画博主交流,思考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呈现专业理论,为后期可以给大家出一些教程视频做准备。所以在做博主方面,她希望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给更多的人提供有价值的东西。
为了让正在考研的同学们少走弯路,王梓娴结合自己的考研过程,分享到:
考研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目标,千万不要因为单纯的逃避工作而选择考研。
任何考研机构都只是辅助,不要觉得报了辅导班,就一定会上岸,否则就与上岸无缘了。
专业能力是核心竞争力,任何时候包括考研,要重视专业课,不要忘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END
少年风华正茂
当不负热爱 奔赴山海
在灿烂的年华活出青春的摸样
前路漫漫 未来可期
愿王梓娴的热爱被更多人看到
@全体武科大人,这些行为,严禁!
减肥第一天,失败!
为什么选择武科大?
REVIEW
武汉科技大学溯源于1898年
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工艺学堂
为优秀的学姐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