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先驱:林兰英的追梦赤子心

半导体芯闻 2022-07-04 18:58 发表于安徽

图片

来源:内容转自公众号中科院半导体所谢谢。


把黄金时代贡献给祖国的科学事业

——林兰英的赤子之心


1948年8月,30岁的林兰英赴美留学。进入狄金逊学院攻读数学,并选修物理和化学。数学系的系主任埃尔教授,很欣赏林兰英,赞叹:“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东方才女。”埃尔教授想推荐林兰英前往芝加哥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但林兰英并未为此心动。因为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物理学家运用固体物理理论解释了半导体现象,并与冶金技术结合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块半导体锗单晶,轰动了全世界。有过物理教学经验的林兰英,敏感地意识到固体物理对一个国家增进国力的作用,她的心中始终装着祖国。因而,在数学领域已经颇有造诣的林兰英,决定从数学转换到物理专业。


1949年深秋,林兰英走进了美国费城宾西法尼亚大学研究生院,开始了固体物理的研究。1955年夏,她完成了《弱X射线辐照引起氯化钾和氯化钠晶体的膨胀》论文,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成为宾西法尼亚大学建校115年来的第一位中国博士,也是该校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博士。这篇论文于1956年5月发表在美国著名的《物理评论》杂志上。


图片

1955年林兰英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固体物理学博士学位后留影


1956年12月,处在异国他乡的林兰英,并没有被优越的生活条件所打动,相反,她对“祖国”这两个字的感受更为深切,更为真诚,她更关心的是祖国的发展。“祖国是我的,我是祖国的”,林兰英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回归故里,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添专加瓦,奉献才华。于是,林兰英以母亲病重为由,向美国当局递交了回国的申请。


当时与新中国为敌的美国,对林兰英这样有造诣的华裔科学家,是不愿意“放虎归山”的。林兰英谢绝了公司同行们的热情挽留,冲破了联邦调查局的利诱、威胁和恐吓,终于办成了回国手续。


离美时,她在美工作所积蓄的6800多美元被无理扣留,归国后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极为困难,需借钱度日,但林兰英仍将她在索菲亚公司工作期间积攒的当时价值20多万元人民币的500克锗单晶和100克单晶捐献给了中国科学院,成为中国半导体科学工作者求之不得的无价之宝。


1957年春天,林兰英回到了阔别数载的祖国,并马上开展半导体研究。当时,我国的半导体事业十分落后,单晶计划在1968年才进行制作。林兰英加入以后,仅半年,就拉制出了我国第一根锗单晶。之后,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研制出n型和p型的锗单晶各1公斤,提供给北京电子管厂生产半导体收音机所需的锗晶体管。1958年,中国诞生了首台半导体收音机……


图片

1957年秋林兰英在办公室留影


爱国是个古老永恒的话题,也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80年代中期,林兰英院士去美国几所大学访问,向那里的中国留学生说了这样一段话:“不能用50年代的条件要求你们,因为时代不同了。但无论是50年代还是80年代,甚至是21世纪,有一个我们大家必须遵循的共同点,那就是凡是炎黄子孙,你应该把你的黄金时代贡献给祖国的科学事业。”

参考文献:

1.晓菲 、曾默:林兰英:中国太空半导体之母,香港《文汇报》,1994年1月24日。

2. 游和平:《老一代革命家与科学家的故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

3. 何春藩、王占国:《林兰英传》,科学出版社,2014年。


图片